付小琳 (河南師范大學 河南 新鄉 453000)
他曾被蘋果計算機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評價為史上最偉大的平面設計師。
他言辭的犀利,讓人又愛又怕,給予那些最基本的問題以最精辟的回答。
他是當今美國乃至全球,炙手可熱的標志設計師,設計思想家及教育家。
他為設計輾轉多數學校和設計公司,且深信好的設計能夠帶來的巨大創造力。
他的出手的設計,其理念秉承了包豪斯倡導的現代主義美學,曾被譽為經典之作的IBM商標就是家喻戶曉的代表作之一。
他就是保羅?蘭德。
他的生平普通卻燦爛,媒體熱推他的《設計是什么》一書,內容更是訴諸了這位美國LOGO教父的設計語言,從商標設計到好設計的標準,都將設計人該懂的所有事娓娓道來。
書中這些內容便是對設計最為一針見血的思考辭與經驗談。當然,作為世界級的設計大師,他的光輝地位是毋庸置疑且不可撼動的。在此,我們且先不看他的平生簡介和履歷細節部分,先來簡單領略一下《設計是什么》中這位大師的藝術才華與創作風采,也許更多的是個人的魅力吧。
此書是瑞士新浪潮平面運動之父沃爾夫岡溫加特(Weingart)撰序的。其中在大師開講部分有一段精彩的問與答。
第一個問題就是“設計的定義是什么”?他說“設計是一種關系,一種比例”。大師的回答確定而有力量,與此同時,我們也會引申思考,即設計工作的進行很大程度上去考量人作為主體對周邊物所產生的某思想,甚至是接觸過后的深刻體會,進而迸發出的藝術觀感。之后又問到說”設計有過時的問題么?他則說:設計只有好與壞的差別,不必擔心夠不夠新”。這一回答也足夠意味深長,一如他自己對標志設計所堅守的原則,風格是簡潔明朗,手法是直接果敢,因此他的設計體現出強烈的視覺效果,這些完全是因為他深知設計本身的法則,更是具有著化繁為簡,甚至是化平凡為神奇的設計能力。故而說明了設計不存在新,就在于好或壞,好的設計被創作出來就是能夠被受眾接受、喜愛,并長時間地為社會大眾而服務。也許正是這樣,那些所謂的經典往往都是這樣地美妙,它們總是散發著誘人且永久的光芒,供人欣賞,令人迷戀。這是一種能力,關于設計的。
現在我們真正進入到這位設計大師的世界中,來感受他最真切的設計思想與藝術動向。
關于保羅?蘭德(Paul Rand):保羅?蘭德1914年8月15日生于紐約的布魯克林,保羅蘭德在他15到18歲的時候,(即1929-1932年)這一期間,白天讀普通高中,晚上紐約普拉特學院(Pratt Institute)學習設計。之后的兩年,他18-19歲時(即1932-1933年)去讀了紐約的帕森斯設計學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少年時期的保羅蘭德奔波、輾轉在為學設計的崎嶇道路上,能看得出是對設計所鐘愛有加的真實情感。
保羅蘭德以為,作為一個企業識別系統的核心元素的標志來說,其展現力度必須強烈有效的被人識別和記憶。關于IBM公司以事務機器及打字機起家的這段史詩,保羅蘭德為了加強受眾對這家企業的視覺性記憶,把它的名字由原始的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縮寫為IBM,這幾個字在對其進行設計時,便是結合了IBM本公司是以事務機器和打字機起家的這段歷史性階段,他將“IBM”三個字母的體態和本體形象特征設計成為打字機的打印風格,“B”字母中間設計成兩個方孔,與其經營打孔機這一業務緊密相連。該產品標志設計醒目、凝練、更是通過這次更新的外形特征展現出了IBM最基本的營業內容、最本質的企業性質、最高端的服務質量。后來,在保羅蘭德62歲時,也就是1976年,又為IBM公司設計變動為八條橫紋形體標志,其標準色蔚藍色,水平的等線構成,似乎使得人發自心里產生電磁波般的振動狀態,讓人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強烈的律動感。IBM公司最新的標志形象不但牢牢地抓住了消費大眾的眼球,而且獲最終得了人們的青睞,更是理所當然地成為社會公眾最為信任的計算機界之“藍色巨人”。
總結下拼貼藝術手法形成原因,是源自畢加索急欲突破空間的限制而神來一筆的最終產物,而右邊兩張平面設計作品都是保羅蘭德拼貼創作手法的優秀演繹。色彩、肌理、質感和元素重構的都體現在他經營的設計布局中,由于保羅蘭德平常很是注重對歐洲藝術家的創作手法進行研究,很顯然地,他把這一方式有效的運用在了自己的設計實踐里。作品中照片或插圖井然有序的排布,圖形和繪畫活躍奔放的呈現,都是通過拼貼來實現的,也不難看出這位設計大師的設計水平。其中包括對節奏的把握能力、特殊的設計概念與藝術品位等方面于意義上的一個高度。是的,普通的平面設計通過拼貼這一藝術化的表達方式,保羅蘭德為我們創造出一個以集結視覺吸引力、多重思維邏輯、構建著內涵與視覺性趣味的新奇感官世界,更是搭建起了個人豐富的內心世界與受眾間的美好橋梁。
在進行創作時的蘭德并非用那些簡單的英文字母去設計這幅招貼作品,繼而將這些所謂的符號元素進行了意義上的分解,再把這些信息符號重組。他的風格別致、獨特,構造成和諧自然,顯現出設計本身的創造價值,不僅合乎人性化的設計規則,同時體現了科學與藝術兩者的完美結合,從而極大程度地迎合觀眾的接受心理體。
注釋:
1.保羅蘭德.《設計是什么》.原點出版社,2010.
2.保羅蘭德.《設計是什么》.原點出版社,2010.
1.保羅蘭德.《設計是什么》.原點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