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凱 河海大學
21世紀是一個以知識創造經濟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社會總體經濟的發展與基礎都離不開對知識和信息的使用。而對于知識和信息來說,其所具有的使用價值都是建立在管理的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只有對信息進行了有效的管理,比如收集、整理和保存等,才能夠發現其所具有的價值,并對其價值進行利用,從而創造出一定的經濟利益。而從信息的收集開始,直到信息的提供利用,這一系列有序、且完整的管理步驟便叫做檔案的管理。放在企業中,也作會計檔案管理。財務會計管理是會計管理中一項重要內容,它的管理對象主要是企業內部資金運動情況的管理。
所謂知識經濟,實際就是指用知識來創造社會經濟,這種經濟模式是在傳統的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等基礎之上演變而來的。一般來說,工業經濟就是指國家通過對工業產業精力的投入,在某個時段里大量發展工業事業,從而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而這些通過大量發展工業而獲得的經濟利益,便是工業經濟。按照此種解釋,那么我們能夠得出這樣一個理論:工業經濟是以工業為基礎的經濟,農業經濟是以農業為基礎的經濟,知識經濟則必然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我們當前所處的社會便是一個知識經濟社會,在這個社會中,其可以創造經濟的知識主要是指人類所掌握和擁有的文化知識,當然,也包括科學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等多方面的知識。
上述內容說到知識經濟是指以知識創造的經濟,那么由此而推,所謂的知識經濟時代即是指用知識來創造經濟的時代。說得具體一點,便是將知識的運營和利用作為促進經濟發展和增長的一種方式,將知識產業作為該時代下的龍頭產業,并大量發展知識產業,通過知識產業的發展而創造更多知識經濟的時代。
1.知識經濟對會計環境的影響。綜上所述,會計環境的變化必然對會計核算、監督的內容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給現行的財務會計的理論與方法帶來巨大的沖擊,我們必須要作好充分的準備,以迎接這一挑戰。
會計環境是指影響會計信息需求,以及影響會計管理模式的外部因素,例如政治因素、經濟環境因素、科技和文化教育環境因素等等。不同環境下所產生和存在的會計信息必然不同。如此,當我們所處的時代從工業經濟時代或農業經濟時代逐漸發展成為知識經濟時代以后,由于其時代下的經濟基礎作了改變,也就是經濟環境作了改變,那么該時代下的會計信息業必然會隨之改變。也就是說,當知識經濟代替工業經濟,知識經濟時代取代了工業經濟時代的位置之后,其會計管理的主要管理對象——會計信息,也必然會減少關于工業方面的信息資料,而增加科技文化、數據信息等知識方面的信息。對企業內部的會計管理環境來說,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是使得企業資產的重心發生了轉移,從原始的生產制作部門逐漸轉向了工程開發、設計部門;使得企業投資主體的結構發生了改變;使得企業的組織形式以及交易模式發生了改變;企業財富的分配模式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
2.知識經濟對會計歷史成本原則的沖擊。歷史成本原則概念的產生時期在工業經濟時代,它又被人們稱之為“實標成本原則”,主要用來確定企業內部財產物資的實際入賬金額,并且按照其實際成本進行計價。歷史成本原則的產生原因是有型資產的運轉以及市場物價的變動,企業領導者需要對企業資金的運動情況作具體了解,所以才產生了歷史成本計價原則。
而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人們的科學文化水平逐漸提高,所能創造出的無形資產價值也越來越大,其中知識估價以及人才的利用與開發工作為傳統的歷史成本計價原則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企業內部某些無法對其進行估價,也無法等價交易的無形資產的成本估價受到了阻礙,這使得人們在運用歷史成本原則對企業內部的無形資產進行估價時,往往不知該如何著手。
1.對復式記賬方法的沖擊與創新。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經濟的日益復雜化(實體、規模、業務種類、時效要求等),對為其服務的經濟信息處理的重要工具——會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會計工作內容和工作量也因此大大增加。
對復式記賬理論進行全面創新是很困難的,但對其應用進行一定的擴展的可能的。筆者的思路是:在現行記賬憑證的內容中除反映常規的二元分類信息數據項之外,再增加一個或數個分類信息數據項,用于記載各種重分類信息。這實際上相當于現行的對同一經濟業務作兩張或多張憑證。
2.對現行原始憑證的填制與傳遞的沖擊。隨著電子貨幣的廣泛使用與網上交易的盛行,原始憑證的填制與傳遞可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現行格式的發票、賬簿多數會被無紙化的電子發票、電子表格所取代。由于企業內部局域網的建立,企業組織內部各部門,如采購部門采購員需用資金時,將不需要到財務部門領取支票,而只要通過內部局域網向財務部門發一個電子申請,財務部門收到申請,對照財務預算核準后向采購部門下達付款授權指令(電子密碼),采購員即可據此向購貨單位付款(電子貨幣)。
知識經濟的迅速發展改變了現行企業的會計環境,使得現行的會計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出現了與時代不符的現象。知識經濟時代與傳統的工業經濟時代、農業經濟時代有所不同,尤其是在企業資產投入上,知識經濟時代下的資產投入更傾向和偏重于無形資產投入,這便使得傳統的歷史成本計價原則不再適用于現代化的企業會計管理。因此,在知識經濟時代到來的前一刻,企業會計部門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積極應對知識經濟對財務會計管理的挑戰,并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且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發展和需求的會計管理模式,以求將財務會計轉變成為知識經濟時代下一個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角色,甚至反過來促進和推動知識經濟的發展。
[1]陳曉紅.淺談知識經濟發展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J].經濟師,2006(03)
[2]李克蘭.知識經濟時代下的會計問題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09(10)
[3]王司海.知識經濟對財務會計的挑戰與對策[J].今日科苑,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