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資本如何控制真實世界
文/皇甫木強
《美聯儲》
[美]威廉·格雷德 著 耿丹 譯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2013年5月版

威廉·格雷德,美國著名的經濟評論家,原任《國家》雜志財經版主編,央視大型紀錄片《貨幣》顧問和采訪嘉賓之一。但他真正重要的身份只有一個,那就是美聯儲研究專家。或許這不算是一個真正的“頭銜”,但他的確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深入美聯儲,采訪和對話對象上至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和聯邦儲備銀行的各位行長,下至在美聯儲工作的每一位普通員工,以及眾多經濟學家和銀行顧問。這讓他的作品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觀指導,也有具體到美聯儲員工的工作細節。
本書的內容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理論介紹,即美聯儲如何運作、美聯儲的經濟政策如何影響到全球的每一個人。作者做了一個形象比喻,將美聯儲比成“神殿”,而其中的銀行家們則是“巫師”。由于多數普通民眾對貨幣、金融、經濟政策了解程度不夠,所以美聯儲就變得無比神秘,他們制定經濟政策仿佛就是巫師在神殿內祈求神諭。神殿還有另一個含義,就是美聯儲在國家機構中的重要性,它甚至絕緣于美國引以為傲的民主體系之外,從不用民主的選舉方式確定領導人,而總是“暗箱操作”。
另一部分是講故事,講述保羅·沃爾克掌權時期,美聯儲如何應對國內外經濟困境、實施改革。許小年說:“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銀行家不是格林斯潘,而是沃爾克。”這句話并非虛言,格林斯潘留下的是金融危機和大蕭條,保羅·沃爾克則解決了通貨膨脹等一系列問題,開創影響深遠的“貨幣主義”時代。
當然,講述美聯儲的圖書不可能只講美聯儲,因為它和政治、社會、經濟、歷史、環境等都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所以本書將美聯儲定位于華爾街與白宮的平衡器,它看似與政治無關,卻又必然受到白宮政策和總統意向的影響;它調節經濟,因而不可避免地成為華爾街利用和攻擊的對象。美聯儲是否政府機構的爭論持續了近一個世紀,但有一點是確定的,這個既是私人企業、又是國家機器的機構對全世界的經濟和社會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中國經濟怎么了》
徐瑾著上海三聯書店
2013年6月版38.00元
中國經濟硬著陸還是軟著陸?誰在推高中國房價?股市還有希望么?看得見的稅收與看不見的政府之間,改革何去何從?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財經版塊主編,在經濟時評中找答案。

《吳敬璉文集》(三冊)
吳敬璉著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3年5月版180.00元
文集收錄吳敬璉先生1980年-2012年間最具代表性的文章,分為縱論中國改革和發展、改革的整體推進戰略和方案設計、企業改革和所有制結構調整、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等八個專題。

《北大經濟管理課》
成杰著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3年6月版32.00元
經濟學和管理學本身都是研究人的學問,是世間最簡單也最復雜的學科。本書包含兩大部分:幸福人生的五堂經濟課和高校團隊的五堂管理課。作者為巨海集團董事長,是一位實戰派的管理咨詢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