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安鳳,王 偉
(首都醫科大學燕京醫學院,北京 101300)
組織學作為一門醫學基礎課,承擔著為后續基礎課奠定基礎的任務。傳統的組織學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側重于傳授基礎知識,是培養和提高醫學生綜合素質的主渠道。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的延伸,鼓勵醫學生參與具體的科研訓練和實驗室工作,培養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對鞏固第一課堂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思維和視野、挖掘學生的潛能有著重要的意義[1]。近年來,我院組織胚胎學教研室針對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學生開展第二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實施石蠟切片制作、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血涂片制作3項實驗,教師和學生均獲益匪淺。
組織學是醫學入門學科,對剛接觸醫學的學生來說,枯燥的專業名詞、抽象的組織器官易使他們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有針對性地拓展課堂內容的廣度,結合一定的病理學和臨床知識,進行第二課堂的實踐操作,以增加學習的趣味性,補充學生課內知識,提升第一課堂的教學效果。如講解完血液學理論內容后讓學生查閱血液病相關知識,同時在第二課堂制作血涂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己制作血涂片,參照血液病的細胞圖譜,觀察正常的血細胞,并討論正常血細胞與血液病異常血細胞的差別。又如學生親身體驗了石蠟切片的制作過程后,對理論課所講授的HE染色的原理、過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理論課上提到的切片制作過程中出現的人工假象有了直觀的認識,真正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這樣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困惑,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尊重了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探索醫學奧秘的欲望。
第二課堂作為第一課堂教學活動的延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動手操作能力,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鍥而不舍、積極工作的事業心,與人合作的群體意識和團隊精神等。醫學是一門實踐科學,動手操作是必不可少的能力。如石蠟切片制作中的取材,要求學生從動物身上取下所需的組織或器官,這一操作是學生在中學階段及組織學第一課堂上不曾接觸過的,但卻是后續醫學基礎課必需的實驗技能。在活動中,教師首先介紹實驗所需器械的名稱及用途,然后教授如何抓取、處死動物及打開腹腔,緊接著講解動物各器官的位置、辨認,最后介紹如何取材及取材時的注意事項。教師邊講解邊示范,而后讓學生練習。通過這樣的講、練結合,學生規范操作的能力得到了充分鍛煉[2]。
又如做難度相對較大的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實驗時,學生經常面對一些意想不到的難題,如修復失敗導致不能顯色,抗體濃度過低,抗原抗體作用失敗等。遇到難題時教師與學生共同探索,并不斷鼓勵學生,增強學生承受挫折與失敗的能力,有利于他們今后工作中勇敢地面對各種考驗。而經過艱辛努力之后的成功可以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樹立致力于醫學科研工作的信心。學生取得的成績既是自我價值的實現,也是同學和教師對其勞動和能力的一種認可,必將對其今后的學習和生活產生巨大的激勵作用[3]。
第二課堂活動提供了師生交流互動的空間,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加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使教師能真正了解學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另外,在組織、指導學生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中,教師需要查閱各種資料以完善自己的知識儲備,拓寬知識面,在與學生共同研究、探討中活躍了學術氣氛,達到了教學相長的目的。
在第二課堂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不足之處:一是第二課堂教育缺乏普遍性,主要原因有:(1)由于剛進入醫學院校接觸醫學課程,部分學生學習任務繁重,缺乏參與第二課堂活動的時間與精力;(2)部分學生尚未意識到動手能力對醫學學習的重要性,缺乏參與第二課堂活動的主動性,即使參與也是隨波逐流;(3)由于實驗條件有限,我們對參加活動的人數進行了嚴格控制,致使部分對活動感興趣的學生失去了機會。二是第二課堂的形式相對單一。我們目前開展的第二課堂活動主要是指導學生進行簡單的實驗操作,培養學生初步的科研意識。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對如何更好地開展第二課堂教學工作做了改進。一是擴大宣傳,讓學生進一步明確“醫學是一門實踐科學”的概念,端正參與第二課堂活動的態度,以確保第二課堂的學習效果;二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增加活動周期,鼓勵更多學有余力的學生參與第二課堂活動;三是增加其他形式的學習活動,諸如文獻檢索與閱讀、論文寫作培訓等與科研相關的內容,使學生了解科研工作的程序和方法;四是允許在第二課堂表現優異的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讓他們在實踐中進一步領略知識的力量,體驗成功的喜悅。
綜上所述,在組織學教學中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科研興趣,有其獨特的優勢。但第二課堂的形式和內容還需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加以改進。
[1]劉當遠.發揮第二課堂作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8(2):185-186.
[2]張國境,金潔,王偉,等.醫學生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的實踐與探索[J].繼續醫學教育,2010(4):55-56.
[3]蔣志勇.淺析高校第二課堂的育人功能及其管理[J].教育與職業,2008(8):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