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軼群
(遼寧中醫藥大學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沈陽 110101)
黨的十七大提出“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國家、各省市也陸續出臺大量鼓勵高校畢業生創業的有利政策??梢?,開展創業教育已經成為新時期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一項重要內容。
通過對學生開展創業方法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訓,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不僅能解決其就業問題,還能夠為其他人提供就業崗位,從而緩解就業壓力,取得更大的社會效益。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和國際化的必然趨勢,是新時期高校人才培養的迫切要求。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仍然十分復雜。從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實際情況看,自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畢業生數量持續增加,至2012年,全國已達到680萬人,比2011年凈增長20萬人,再創畢業人數新高,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工作任務依然艱巨。
中醫藥高職院校畢業生出現“供大于求”和“供不應求”并存的局面,一方面,一部分畢業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另一方面,有一些崗位卻無人報名。原因是一些大型醫院醫務人員需求量日趨飽和,而很多基層醫療機構、民營、私營醫療機構、西部艱苦地區卻非常缺少醫藥衛生相關專業的技能人才,但畢業生在擇業時受經濟利益的驅動以及向往城市心態的影響,使他們只想留在大城市和大型醫療機構,不愿意到農村基層及民營醫院就業[1]。同時,大、中型醫藥企業員工已日趨飽和,面向企業就業的畢業生工作不穩定,流動性大,這都為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增加了困難。
以創業帶動就業是我們解決當前畢業生就業問題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中醫藥高職院校構建系統的創業教育培養模式,有利于提高高職學生的核心就業能力。創業教育大力提倡創業意識,其關鍵在于倡導創業精神,培養創新思維,引導學生積累創業技能,鼓勵學生進行創業實踐[2],通過開展創業教育,讓學生了解企業知識,體驗創業過程,參與創業實踐,提升學生從事職業所需的知識、技能和特質,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對于緩解當前就業壓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國各級政府部門積極推動高校創業教育,但高校創業教育的學科化、體系化還不完善。從目前創業教育的相關課程設置來看,尚無規范的創業教育教材[3];一些高校雖已經開設了相關的選修課,但缺乏與專業課程之間的聯系;教育目標和教學內容仍不協調,需要探索構建創業指導課程體系。
目前,創業教育課程主要還是以選修課的形式向學生介紹,中醫藥院校與其他院校相比而言,經濟類背景的教師較少,而且講課的教師大多只具備理論知識,真正有過創業經歷的非常少,而創業卻恰恰強調實際操作和實踐經歷。
中醫藥院校學生的就業崗位群是以醫療機構為主的專業,如護理、醫學影像技術、檢驗等專業,實際創業學生較少。而就業面向企業性質用人單位的專業和不以醫療機構為主要就業去向的專業,如藥學類專業、醫療美容技術專業等,對這些專業的學生來說,其更容易接受經營理念,所以,對于創業意識和創業教育也比較容易接受。
創業教育如果不經過實踐演練,僅僅停留在知識講授的基礎上,無異于“紙上談兵”。一些學校沒有條件建設足夠的實訓基地,導致學校的創業教育只灌輸理論知識,而學生參與實踐的機會較少。
隨著社會價值觀的改變,一些學生很容易把參與創業教育教學活動的目標定位在對經濟利益的獲取上,有的學生只是為了有趣、好玩,甚至有的學生只是為了得到所修課程的學分。
鼓勵大學生創業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力資源強國戰略的迫切需要,是落實以創業帶動就業發展戰略,促進大學生充分就業的重要途徑。我們要認識到,創業教育并不是讓學生放棄學業,而是讓學生在大學階段盡可能地去接受鍛煉,去學習、掌握他們在未來就業或創業時的能力。
中醫藥高職教育既有高職教育特色又有明確的行業背景,在開展創業教育時,要緊密結合這些特色。高職教育是與普通高等教育性質不同的高等教育,它的本質特征不是“學科本位”,而是“能力本位”,更注重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培養。因此,創業教育的開展要把提升學生創業素質和能力作為主體。醫藥衛生行業的特點決定了創業教育的針對性,創業教育要與行業相關,要與專業結合,如在醫療美容專業學生創業教育中,可以增加美容院的開辦內容,在藥學類專業創業教育中增加藥房的開辦相關內容等。
創業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創業品質和創業能力,而創業品質和創業能力的培養關鍵在于實踐。學校要千方百計拓寬實踐渠道,有條件的學校要以大學生創業基地建設為載體,積極爭取地方政府扶持高校畢業生的創業項目,從經費、場地、政策上為創業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創造條件,整合和利用校內外的各種資源,為學生提供實踐鍛煉的機會和環境。
在開展創業課程的過程中,除了現有的創業指導教師外,要聘有請經濟類教育背景及有過創業經歷的教師聯合授課,聘請校內外有創業經驗與創業能力的專業教師、企業家、創業成功人士、科研人員、管理人員為創業導師,形成既有理論又有創業實踐經驗的、能夠擔當起大學生自主創業指導服務的團隊,為學生自主創業提供專業化的指導和跟蹤服務。
通過校園大學生創業大賽、大學生求職大賽等活動,激發和提高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鍛煉自我的積極性,邀請創業成功的畢業生回母校開展創業經驗交流,以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
[1]邵麗霞,孔禾,烏云,等.護理本、??飘厴I生就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包頭醫學院學報,2007,23(2):201-203.
[2]趙永吉,高云,王玉璽.努力開展創業教育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力[J].遼寧教育研究,2007(6):125.
[3]傅志平,楊雨慧.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模式的理性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09(13):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