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彬
(梧州市衛生學校,廣西 梧州 543001)
隨著高校的擴招,中專的生源素質逐漸下降,表現為學生學習自覺性及積極性偏低,文化基礎較差,分析和理解能力差。內科護理學主要從理論上分析護理評估(病因、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護理診斷以及合作問題、護理目標、護理措施、健康教育,內容較復雜、抽象,并且枯燥,再加上大部分學生對基礎學科與臨床醫學的密切關系缺乏認識,對已學過的知識淡忘,使學過的知識出現脫節,從而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難以理解和掌握,并逐漸失去學習的信心。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筆者嘗試在教學過程中加入相關的視頻資料,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由于現代網絡技術的廣泛使用,各式各樣的視頻資料都可以在網上找到,總結視頻資料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1)新聞類:內容與生活貼近,具有真實性、時效性、準確性等特點。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此類視頻最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2)動畫類:能形象生動地反映疾病發生的機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科學性。通過此類視頻,學生可以加深對知識難點的理解和記憶;(3)個案類:病例個案真實、典型、詳細。學生通過觀看病例視頻,對疾病的發生、發展、臨床表現、治療、護理等會有深刻的印象;(4)醫學類:此類視頻是專門針對醫學生學習臨床知識拍攝的,對發病的原因、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治療等都有詳細的介紹,能讓學生對所學疾病有全面系統的認識。所以,不同類型的視頻資料在教學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不一樣。
一段好的視頻資料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還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在授課前、授課時、授課后都可以應用視頻資料。
(1)課前應用視頻資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教師在講新課之前可以用一段簡短的新聞視頻引起學生的注意,涵蓋面不能太廣,要讓學生一看就能明白新聞內容,否則就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筆者在講授“原發性肺癌患者護理”時,先給學生觀看一段新聞視頻“肺癌晚期,醫院誤診險要命”,內容主要是講一名患者被醫院誤診為肺癌晚期,而匆忙接受化療,后來在另一家醫院診斷是良性腫瘤,不影響其正常生活,但之前的大劑量化療使其一側肺葉功能喪失,該患者因此痛不欲生。看完視頻后,學生最大的興趣是如何診斷肺癌?肺癌患者的臨床表現是什么?為何第一家醫院會誤診?有了這些問題,學生上課就會積極主動了,同時,視頻中提到的一些檢查手段及患者化療后的癥狀表現,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了深刻的印象。這樣,就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成主動探索學習,有利于培養其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最后教師總結評價,從而使理論知識得以深化,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1]。
(2)課中插入視頻資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和分析、理解能力。
內科護理學相對其他幾門臨床課程是較復雜的,有些內容比較難理解,中專生的理解能力弱,在課堂教學中應用視頻資料有利于解決這個難題。視頻資料圖、文、影、聲并茂,給多種感官提供了若干個興奮點,有利于學生注意力的保持,從而使教學效果良好,課堂氣氛熱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比如,筆者在講“腎病綜合癥的發生機制”時,利用一段動畫視頻向學生講述腎病是如何發生的。首先是腎小球遭到破壞,大分子蛋白質濾過出來形成大量蛋白尿,蛋白質的漏出使得血漿蛋白降低而形成低蛋白血癥,而低蛋白血癥又引發了水腫和高脂血癥。學生看到了整個發病機制,形象而生動,大大加深了印象和對該知識點的理解。又如,在講“心功能分級”的時候,先向學生講述,心功能分四級:一級指體力活動不受限制;二級指體力活動輕度受限制,日常活動可引起氣急、心悸;三級指體力活動明顯受限制,輕微活動就引起氣急、心悸;四級指體力活動重度受限制,休息時亦氣急、心悸。然后筆者給學生播放了一個三級心功能患者的錄像資料:某患者,女,55歲,患高血壓心臟病10年,近半年患者體力活動明顯受限,輕于日常活動即可引起呼吸困難、心悸。筆者接著向學生提問“此患者目前心功能處于幾級?”讓學生在理解的同時,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和鞏固。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和分析、推理、判斷能力,又激活了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思考問題和歸納問題的能力。
(3)課后應用視頻資料,有利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有利于其全面系統地認識疾病。
當教師在課堂上介紹完某個疾病的病因、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護理診斷及合作問題、護理目標、護理措施、健康教育時,學生對該疾病已經有了大概的了解,但內容比較抽象,不能使學生產生深刻的印象,此時就可以選擇一些相關的醫學類視頻。例如,筆者在講完“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護理”后,利用課堂時間給學生播放一段有關慢性腎功能衰竭疾病的視頻,視頻對疾病發生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治療等都有詳細的介紹,并且把透析治療的整個過程都記錄了,讓學生對該疾病有了更全面的認識。由于已經對該疾病進行了學習和認識,通過觀看視頻,學生對所學知識就有了更深的印象,并且可以了解到相關臨床工作的知識。
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應用視頻材料,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支撐教學內容所要傳遞的知識點及其重難點,是為了幫助教師與學生就教學信息進行交流互動,以此輔助教學,達到教學相長的作用[2]。因此,視頻材料的使用要緊扣教學目標,并且以教學內容為依據,通過合理選取、編輯和加工,更好地表達教學要點,將教學內容涉及的知識點、重點及難點等信息更好地傳遞給學生。視頻材料的應用要與教學內容相整合;視頻材料的搜集要與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關性;視頻材料的應用目的也要與教學目標相一致;視頻材料的應用時機更要與教學要點的安排相一致,要使其完全融入教學過程中。只有這樣,才不會使視頻材料的使用與教學內容相脫節,才不會出現教師單純利用視頻材料“滿堂灌”,致使學生抓不住重點,才不會與“雙主”教學觀念相脫離,才能夠真正發揮其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的作用。
3.2.1 視頻材料的選取要貼近學生的學習需求 只有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視頻材料,才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內心情感的共鳴,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性、積極性和主動性。
3.2.2 視頻材料的長度要合理 視頻材料過短,可能無法更好地表達教學內容及知識要點,但視頻材料過長,又容易引起疲勞,還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嚴重影響教學效果。因此,視頻材料的長度要以教學內容為依據,根據不同教學內容合理設計視頻長度。
3.2.3 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內科護理學課程的視頻資料豐富,趣味性強,但是在播放視頻資料時,教師往往忽視了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盡管學生在觀看視頻教學資料時,能夠有思想認識方面的改變或提高,但如果教師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要將視頻資料和其他教學方法結合使用。比如,教師可以結合臨床病例點評、課堂討論、分析、角色扮演,讓學生對所觀看的視頻資料進行深入加工,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2.4 要將視頻材料嵌入到多媒體課件當中 現在的多媒體教學多借助于多媒體課件,而視頻材料作為重要的輔助素材和手段,不應該僅僅限于單獨播放。為了使教學過程的銜接更自然,視頻材料要采取嵌入式形式,隨著多媒體教學課件的運行而播放。所以,教師在設計課件時,要以教學內容為依據,將視頻材料科學合理地安排到其中。
[1]董軍,陸大祥.“科研式”教學法在病理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1,3(2):102.
[2]許學軍.多媒體教學的優點及現狀與對策[J].中國科技信息,2006(1B):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