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松 黑龍江東方學院管理學部
隨著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其在社會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并逐步成為一種重要的資源。在信息化社會中,為了更充分地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就必須要對其進行科學系統的管理。信息資源管理是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以計算機和現代通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應用而形成的一種新型的信息管理理論。它不僅包括對信息本身即信息內容實施管理的過程,還包括對信息內容及與信息內容相關的資源(如設備、設施、技術、投資、信息人員等)進行管理的過程,即將某一范圍內原本離散的、多元的、異構的、分布的信息資源通過邏輯的或物理的方式組織為一個整體,使之有利于管理、利用和服務。早期的信息資源整合多應用于圖書館和政府的信息情報部門,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并運用信息資源的整合,以實現企業信息化發展。
信息資源整合的協同技術為企業提供了連接合作伙伴的新方法,它是供應鏈實現協同的基礎和關鍵,為企業的戰略協同和策略協同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對于企業來講,協同技術不僅提高了企業決策的迅速性和有效性,同時還增加了端到端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Internet是支持信息資源協同的主要網絡技術,其迅速地發展使得其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協同工作平臺成為可能。除此之外,企業信息資源整合的協同技術還包括電子數據交換(EDI)、XML、電子訂貨系統(EOS)、自動識別技術、GIS與GPS技術等。
基于Web的企業信息門戶網站也是一種重要的協同技術,企業建立EIP(EnterpriseInformationPortal),不是單純的要將企業的靜態信息集中羅列,而是要通過EIP的建設,整合企業內部的原來各自為政的數據信息,對原有系統的業務流程進行整理優化,在各個系統間搭建起信息交互的橋梁,向外界提供一個統一的訪問平臺,進而為供應鏈的發展提供了同步運作和信息協同的平臺。企業信息門戶技術是以商業流程和企業的應用為核心,將門戶技術與商業流程中的應用模塊相結合,進而實現供應鏈的同步運作,為人們提供豐富的企業資訊,實現信息的個性化交流。
整個社會的經濟環境可以看作是由無數供應鏈交叉形成的龐大而復雜的多供應鏈系統,企業所處的行業都可以看作是一個供應鏈環境,其信息資源所涉及的范圍也極廣。因此,整合企業信息資源,就意味著企業與其競爭對手或合作伙伴在信息資源方面進行共享或競爭,從而達到信息資源的再分配,使得資源使用最優化。從供應鏈角度來看,企業外部信息資源整合即為企業所處供應鏈的協同。
1.數據整合。數據整合是企業信息整合的基礎,企業通過對整個信息系統中的數據進行全面的分析整理,進而理清楚各信息系統之間的數據關系,建立數據交換平臺,實現各系統之間數據的有序交換與共享。通常企業的數據目標是不同的,因此為了避免數據結構的不一致性,企業在進行數據整合時會將不同的數據庫集成起來,形成一個虛擬的數據庫,以保持應用軟件的數據相互一致并與企業的情況相符合。
2.內容整合。內容整合通常建立在數據整合的基礎之上,通過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信息服務來滿足客戶對信息集成的需求,其內容通常是一些非結構化的信息,如文本、圖像、表格、多媒體文件等。另外,較為復雜的內容整合通常會涉及到有關知識、目錄、搜索技術等,企業通過將信息資源與門戶網站、協作應用以及其他的關鍵軟件集成為一體,以達到對門戶網站技術提出較高的要求,進一步促進企業信息化的發展。
3.應用整合。應用整合為用戶提供了集成和個性化的服務,進而消除了信息孤島的現象。應用整合包括簡單的應用集成和規范的應用管理。企業通過采用統一的數據交換的標準,實現數據交換的可靠性;通過采用統一的身份認證系統,確保信息數據的真實性;通過實現門戶網站的應用集成,為客戶提供集成和個性化的服務。
從供應鏈管理的角度看,企業信息資源的整合主要包括戰略層協同和策略層協同兩方面。
1.戰略層協同。戰略層協同以概念模型和協同管理思想為基礎,對整個供應鏈的協同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主要是對供應鏈協同管理的關鍵要素、預期協同價值收益、協同機制等方面的建模分析。企業可以通過建立戰略協同模型,分析協同制造的業務特征,從協同的角度研究了其在全球化網絡環境中所面臨的戰略問題和相關的技術問題。
2.策略層協同。策略層協同是企業供應鏈協同管理研究的中心問題,主要包括具有直接供需關系的上下游企業間的需求協同策略、產品設計協同策略、庫存協同策略、生產協同策略、物流協同策略、采購協同策略等。對于供應鏈協同策略層的研究是供應鏈協同管理研究的核心問題,逐漸受到企業的高度重視,并將其理論研究與企業實際運作相結合,進而通過企業實踐應用來不斷地完善并發展。
[1]韓杰.基于電子商務的企業信息資源整合
[2]王昕,都金鰲.論企業信息資源的整合.計算機系統應2007年第10 期
[3]張慧,彭奇.志論企業信息資源整合
[4]李翔.企業信息資源的整合
[5]勞幗齡.《基于電子商務的企業信息資源整合建模》.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