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寬寧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多少位教師,就有多少種課堂教學。在提倡個性、多元的社會主導理念下,讓不同的教師在不同的課堂中按照統一的思路甚至程序教學似乎是不合常理、有悖科學的做法。然而,當我們把視野聚焦到我國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中時,卻發現了教同一門學科的不同教師,甚至一所學校中教不同年級不同學科的所有教師在一種思維框架,或者說范式指導下開展教學的現象。這種現象,被部分學者看做是機械教條主義的反映,被批判為是對課堂教學規律的背離,但同時,這種統一范式下的課堂教學活動又在我國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進程中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如何把理論認識與實踐經驗進行有機結合和辯證把握是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應該思考的問題。
“范式”一詞,在庫恩提出之初,主要是指一些常規科學領域的科學研究成就,這些成就被某個科學共同體在一段時期內公認為是進一步實踐的基礎,或者說,能為特定的連貫的科學研究提供模型。這些科學成就,可以是定律、理論,以及與之配套的應用方法甚至儀器。本文中所說的課堂教學范式,主要是指在一定層次和范圍內的教育工作者,包括教育管理部門領導者、校長、教師、教學管理人員等對課堂教學所持有的理論共識,以及反映這些共識的實踐模式。
在我國近十年來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踐中,一些優秀的一線教育教學管理人員和教師積極學習、認真研究,形成了對課堂教學比較成熟的理論認識,也根據經驗總結提煉出了自己的實踐模式。而這些理論認識和實踐模式因為行之有效,在一定范圍內的學校和教師群體中成為大家共同認可和爭相模仿的對象,并對其中的每一位教師的個人成長和其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這種能在一定學校或者教師群體范圍內成為大家共識的關于課堂教學的理論認識和實踐模式,我們統稱之為課堂教學范式。這種范式,并不一定是影響整個教學研究領域的根本性、基礎性的理論認識,它可大可小。這類范式,可能只是對課堂教學中的某一方面形成的共識,如對師生互動的共識,對學生自主學習重要性的共識,或者是對課堂教學某種程序步驟安排的共識,也可能是在有限范圍內的群體成員形成的共識,如一個區域內所有學校教師的共識,一所學校內教師群體的共識,甚至是一所學校內同一門課程的任課教師的某種共識,雖然群體范圍不同,但這種共識都具有范式的特征和意義,能對課堂教學的研究和實踐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很多中小學在改革過程中采用統一的課堂教學范式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實踐證明,課堂教學范式在特定時期特定教學條件下,對改善教師的課堂教學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首先,課堂教學活動具有規律性,體現這些規律的課堂教學范式是具有普適性的。課堂教學是學校實施教學的基本形式,是把學生按年齡和知識程度編成有固定人數的班級,由教師根據教學計劃中統一規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時數,按照課程表進行教學的一種組織形式。雖然,因為每個教師、學生之間個別差異的存在而使得每個課堂教學都有其獨特之處,但是,所有的課堂教學都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學習的活動,而學生的學習最終都要落實到學生自主地領會、建構知識并形成自己的經驗。所以,不論是在什么樣的課堂教學中,把學生調動起來,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與學的活動中去,讓學生通過對所學知識進行充分地分析、綜合、應用等而達到個性化地理解和掌握,這都是合目的與合規律相統一的、具有普遍意義和價值的有效課堂教學原則。具體到某一所學校,其社會文化背景、學校教學條件、師資水平和學生生活經驗等具有更大的一致性,根據這些一致性在課堂教學中所體現的共同特征而形成和應用某種范式,雖然淡化甚至忽視了每一特定課堂中細微差異的不同需求,卻同時具備了管理學和教育學的雙重價值,因為在一定程度上說,恰恰是共性的東西才具有管理和教育的意義。反過來說,如果拘泥于課堂教學中教師、學生、內容、條件等諸因素每一個方面的細微差異,我們就會讓相對主義和不可知論的泥潭拖住雙腳,而無法高效前行。
其次,對教師來說,在他成為真正的教師之前,他用的是前人已有的經驗和技術,新手教師需要課堂教學范式的引導。大家都知道中醫,中醫學有個重要的特點就是整體觀念,把人體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對待,強調在對病人身體進行整體把握的基礎上辯證論治,排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局部、機械的醫治辦法。但是,再優秀的中醫醫生,也不是天生的,或者一步長成的,其培養必然從望聞問切的基本技術操作程序入手,然后隨著經驗的不斷豐富而達到透過病象直達病理的境界。教師的成長也一樣,作為新手的教師,總是先根據前人總結的理論認識或實踐經驗,按照某種實踐模式一步步模仿、熟練,然后才能化技術于無形,達到無法勝有法的大師水平。我國當前基礎教育學校進行的課堂教學改革,不論從理念、價值取向和實踐路徑都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有著巨大差異,換句話說,在新的課堂教學改革面前,大部分教師都是新手。對他們而言,沒有統一的基本認識,沒有可以遵循的的技術規范,并不能產生廣闊自由空間中的創新和發揮,而只能是盲目、混亂、無序下的焦慮和低效。正因為此,引導教師進行新的課堂教學改革,有必要給教師提供一種相對成熟的理論認識和實踐模式,從而使教師能夠根據這種范式調整自己的認識,安排自己的教學活動。這是教師在能夠運用新教學理念靈活地、創造性地實施課堂教學活動之前的必由之路。
第三,在學校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初級階段,運用一種范式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進行規范,是學校保證整體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人都是有惰性的,即使面對一種經過多方論證是科學有效的課堂教學新理念和新模式,教師也往往因為舊模式的得心應手而不愿放棄,從而對新改革持消極態度。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從管理渠道入手,通過采用統一范式指導所有教師的課堂教學,并制定和實施相應的評價獎懲措施,可以先讓教師們順從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的要求。這種做法中,雖然教師在初期的行為是受迫被動的,但一旦他們在實踐中體會到新方法的好處和優點,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新改革中去。同時,范式作為學校教師團體的統一認識和實踐,具有全員性,容易在全校形成一致的氛圍和風氣,在此環境中,即使有少數極不情愿的教師,也多在從眾心理的作用下不愿強出頭,于是,學校的課堂教學改革可以較為順暢地進行下去。而因為學校推行的課堂教學范式是符合課堂教學規律的,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可能限制少數優秀教師進行創造性的個性化教學活動,但可以促使大部分教師進行合理有效的教學,從而能夠保證學校有較高的整體教學質量。
第四,采用統一課堂教學范式是學校進行有效管理,推動課堂教學從混亂無序到條理有效的重要手段。作為本質相同和根本目標一致的課堂教學,不論學科內容是什么,也不論是在哪個年級水平,都具有共同的核心特征。在一定的教育者群體范圍內以這些共同核心特征為基礎形成基本范式,并以此統一教師的課堂教學認識和實踐行為,可以高效地實現教育目標。從管理學的視角分析,學校作為一個團體要高效運轉,也必須要有統一的目標、思想、規則和行動。學校制定統一的課堂教學目標,宣傳統一的教育教學思想和管理理念,可以較好地統一教師的認識,而學校采用統一的規則和一致的行動,則有利于對教師的課堂教學實踐進行有效管理。其中,統一的規則可以讓教師清楚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明白自己的教學行為底線,而統一的行動方案和程序步驟則一方面有助于相關管理人員進行監督管理,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師間進行相互學習和溝通,幫助每一位教師的教學達到范式框架內的最高效。可以說,這種課堂教學范式的應用,是學校推動課堂教學從低水平的混亂無序到條理有效運行的重要手段。
在一定范圍內以統一范式規范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雖然具有重要的價值和現實意義,但這種做法主要適用于改革初級階段、教師教學水平不高的特定條件下。不同教師運用統一的課堂教學范式,尤其是完全一致的實踐方法,絕不是課堂教學改革的最終目的。在學校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一旦教師對改革形成了積極主動的態度和科學合理的理念,掌握了體現新理念的教育教學理論和課堂教學實踐的基本技巧方法,學校管理部門就應該逐步放松統一課堂教學范式對教師的規約,給教師自我發展和創新的廣闊空間,使教師的課堂教學真正成為他與學生自由成長的天地和個性展示的舞臺,使每一位教師和學生都更好地成為他自己。
這種對范式規約作用的有意降低,并不是否定范式本身的合理性和科學性,而是在多元理論和因材施教思想指導下引導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更加靈活多樣的認識和研究,采用更加符合特定教師個性和適應學生不同特點的教學方式方法,使每一節課堂教學既符合課堂教學的基本規律,又展現特定師生的個性特點,使教師和學生在有效進行知識技能等的授受過程中,也同時從課堂教學實踐中感受到自我生命的獨特意義。而這正是課堂教學走向藝術化創新的高效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