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小穎 梧州學院
2011年7月23日和8月12日,美國嚴格的兒童玩具鉛含量標準相繼實施,同年11月,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通過了新的獨立第三方產品測試法規,該法規以更高的標準對兒童產品進行測試和認證。美國一系列強制性標準實施導致我國玩具出口頻遭美國通報與召回。2011年,美國非食品類消費品快速預警系統對我國出口的產品發起通報與召回347項,其中玩具類產品被通報的頻率最高,共計189項,占比54.5%。僅2011年12月份,美國先后對我國生產的“TRUMPT”牌玩具喇叭、“BB FUN”牌玩偶、玩具武器套裝等多種玩具產品發出消費者警告,并對我國生產的嬰幼兒搖鈴、泰迪熊、圣誕樹套裝等玩具產品實施自愿性召回。美國近些年頒布的強制性標準使市場準入門檻不斷提高,對我國玩具出口貿易的抑制效應開始顯現。
近幾年,我國約90%的玩具出口企業、4/5的出口玩具產品遭遇到來自美國的苛刻與嚴厲的玩具強制性標準壁壘,引起頻繁的貿易摩擦與數十億美元的出口虧損。如先后在1996年、2003年和2007、2011年經過修訂,如今成為強制性標準的美國玩具安全標準——ASTM F963,2008年5月1日實施的《玩具測試和安全認證系統計劃草案》以及2008年8月14日簽署的《2008消費品安全改進法案》等系列強制性標準貿易壁壘措施從安全、環保方面對玩具進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玩具出口貿易摩擦風險俱增,面臨著日益嚴峻的強制性標準貿易壁壘的威脅。
美國一系列關于玩具出口的強制性標準的制定與實施,使我國玩具出口遭遇了頻繁的強制性標準壁壘,這些強制性標準壁壘主要包括安全性標準、法律性標準、認證制度標準與市場準入標準。
ASTM F963——美國玩具安全標準是由美國商務部國家標準局制定,并在1976年正式頒布的全國性的針對玩具產品的安全標準規范,在1998年、2007年、2011年被先后修訂為ASTM F963-03、ASTM F963-07 和ASTMF963(2011版)。該標準主要針對14歲以下年齡段的兒童玩具產品的生產技術與安全性能的測試方法,包括物理測試和化學測試,如沖擊試驗、壓力試驗、跌落試驗、包裝材料的重金屬的限量標準和PVC中的增塑劑鄰苯二甲酸酯的限量標準等,旨在降低玩具產品在正常使用與濫用時可預見發生的事故率。
CPSC 16CFR是由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CPSC)所制定的美國聯邦消費品安全法規第16部分(16 CFR),屬美國國家強制性規定,具有聯邦法律的地位。任何玩具生產商、銷售商都必須嚴格執行,如CPSC發現在市場銷售的玩具存在安全缺陷或玩具有潛在的危險,有權要求玩具生產商、銷售商回收在市場上銷售的全部玩具。對發生嚴重安全事故的,CPSC有追究玩具生產商、銷售商法律責任的權利。對不符合ASTM F963與CPSC 16CFR等規范的玩具產品將采取強制性的法律手段,如召回、傷害賠償、司法訴訟等處罰。對于不符合ASTM F963標準進口的玩具產品,則在海關進行直接扣押或者禁止入關。
由美國玩具產業協會和美國國家標準協會于2008年5月1日共同宣布的《玩具測試和安全認證系統計劃草案》規定:第一,對玩具生產商實施分級審核和強制認證,檢測頻率為每年1至6次不等,且費用由供貨方承擔;第二,所有出口美國的訂單在出貨之前必須抽樣送第三方實驗室測試出示ATSM F963證書,并且根據測試結果進行改進以滿足其要求;第三,所有的原材料供應商都須提供有效的相關測試證書,如油漆粉、重金屬、可燃性等的測試,并要求定期抽查送到SGS/ITS實驗室做測試,一旦發現不合格產品,即取消與其合作并退貨。該草案中關于玩具產品的強制性質量安全測試和認證手續非常繁瑣,部分條款缺乏合理性,導致我國玩具產品的出口成本劇增。
《2008消費品安全改進法案》由美國前總統布什簽署,該法案中的技術法規和技術標準與國際標準相比更為苛刻,市場準入標準大幅提高。如該法案將兒童用品涂料的鉛含量限值從0.06%降至0.009%,縮小了近七倍,并且規定從2009年1月1日起永久性禁止3類鄰苯二甲酸鹽DEHP、DBP及BBP,暫時性禁止3類鄰苯二甲酸鹽DINP、DIDP及DNOP。美國先后實行的這一系列強制性標準使美國玩具市場準入由“寬進嚴出”逐漸轉變為“嚴進嚴出”。早期,進口玩具在美國的市場準入更為寬松一些,如在正常情況下,外國玩具產品出口到美國的入關檢測項目少,絕大多數產品能順利通關。但在進入市場后的管理程序上較其它國家嚴厲,具有“寬進嚴出”的特點。如果產品在消費者使用過程中出現因產品質量與安全問題導致的事故,產品立刻會遭到召回甚至追究司法責任。但是,美國的《2008消費品安全改進法案》規定:對美出口的兒童產品須實行強制性第三方檢測,2009年1月10日開始,自愿性標準ASTMF963將轉化為強制性標準;2009年8月14日前,玩具上必須加貼可追溯性的標簽。美國玩具的市場準入制度不再寬松,玩具市場準入制度和執行管理上明顯轉變成為“嚴進嚴出”。另外,美國地方性法規與國家法規交叉、重復。針對玩具行業與玩具產品的法規和標準,美國實行全國性與地方性立法并存的管理方式,在某些方面的規范出現交叉、重復,甚至某些地方法規和標準嚴于國家法規,如賓夕法尼亞、馬薩諸塞、俄亥俄三個州都對填充玩具和洋娃娃規定了專門的地方性規定,其中包括填充物的材料要求、標簽要求以及檢查測試要求等;華盛頓州頒布了關于含鉛產品的標簽法案,規定大于40ppm的產品都要附貼標簽;加州在2009年實施的禁止銷售鄰苯二甲酸鹽濃度超過0.1%的玩具等等。交叉、重復立法使得美國技術性貿易壁壘更靈活、隱蔽,市場準入標準不斷提高。
美國是我國玩具出口的主要市場之一,占我國玩具出口1/3的市場份額,但近些年美國頒布的關于玩具的強制性標準貿易壁壘造成我國玩具出口大幅減速,部分玩具出口企業相繼倒閉。2008年中國對美國出口玩具總值為87.53億美元,包括傳統玩具57.94億美元,童車類產品1.07億美元,百音盒類產品110.62萬美元,電子游戲機5.18億美元,節日玩具及娛樂用品4321.84萬美元。然而,2008年以后,我國玩具出口減速明顯。2009年,我國累計出口玩具金額為61.81億美元,同比僅增長了2.1%,出口增速明顯放緩。2010年,我國對美國出口玩具僅39.2億美元,同比下降了9.2%,而我國玩具出口第一大省——廣東對美國出口玩具僅11.9億美元,同比下降了4%。2011年我國對美國出口玩具31.5億美元,同比下降5.2%。從企業數量看,2006年,中國玩具出口企業數量達到歷年來最高的10124家,2007年則減少為8129家,比2006年減少了19.7%。2008年以來,中國玩具出口企業數量下降的情況更為嚴重。2010年,我國具有玩具出口實績的企業為3507家,比2009年同期減少了52.7%。其中,廣東有1918家玩具企業退出出口市場,占去年同期出口企業總數的77.8%。到2011年,我國有玩具出口記錄的企業3948家,仍然保持在較低的規模。整體來看,我國玩具出口美國大幅減速,玩具行業利潤下滑,面臨著較為嚴峻的形勢。
我國的玩具出口若想順利進入美國市場,必須達到美國頒布的關于玩具的強制性標準貿易壁壘的要求。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必然以付出更高的成本作為代價,也因此降低了我國出口的玩具產品的競爭力。首先,玩具出口商為達到美國強制性標準,需在產品設計研發、生產線改造、檢測設備更新,原材料的甄選等環節增加投入,直接導致產品的成本突增,競爭力下降。其次,美國對玩具生產商實施的分級審核和強制認證,導致了中國玩具生產商檢測費用的激增,因為中國玩具工廠的認證費用高達人民幣2萬至6萬元每次。同時,美國對玩具產品采取了強制性的第三方認證制度,其規定的第三方認證機構的檢測費用一般比較高昂,以SGS/ITS做ASTM F963認證為例,每類產品每次檢測費用則高達人民幣3000至4000元。假設某生產商一年生產10至20類左右的新款玩具產品,還需支付十幾萬元的檢測和認證費用,輸美玩具成本至少增加25%。
美國通過立法制定的苛刻的強制性標準,使我國玩具產品的出口面臨著更高的門檻,強制性標準貿易壁壘成為我國玩具產品進入美國的最大市場準入障礙。若產品符合規定,則允許通關,否則就禁止入關。然而,在美國不斷提高的近乎苛刻的技術法規和技術標準面前,并非所有的中國玩具出口企業都能適應,也并非所有的中國玩具產品都能符合,而這些不能適應的出口企業和不能符合的玩具產品,必然被美國的強制性標準貿易壁壘拒于門外。一方面,因為信息不對稱,中國的玩具企業對美國的強制性標準貿易壁壘的要求并不完全了解,對高標準的認證要求,往往存在著畏懼心理,不敢申請認證。另一方面,伴隨著技術規范的日益更新與新的法規不斷出現,出口企業面臨著從原材料檢測到企業內部的質量控制,與在上一個標準頒布后剛剛建立起來的質量控制體系,實驗室的日常運作和產品原產地追溯制度等環節對較高標準的認證要求,企業認證的成本極高,部分玩具出口企業也因為考慮到認證的成本過于高昂,而對認證望而卻步,就失去了更多的貿易機會,也無奈地放棄了美國市場。
自從2009年11月的美泰玩具召回事件發生后,美國對中國玩具實施的召回就變得越來越頻繁。2009年12月21日,CPSC會對中國產超級磁鐵玩具實施召回,召回原因為玩具底部的小磁鐵容易脫落;2010年8月15日,CPSC對中國產玩具快艇實施召回,召回原因為存在灼傷使用者的危險;2010年11月4日,CPSC對中國產玩具木琴實施召回,召回原因為木琴表面的涂料鉛含量超標。據統計,在2010年的前52周內,CPSC共召回了76款共1300萬件玩具,其中中國玩具占被召回玩具總數的98.41%。我國玩具在美國的頻繁召回,引發了“中國制造”玩具甚至整個中國制造的產品在世界多個市場上的信任危機。MSN與佐格比在2011年最新公布的一份調查顯示,在接受訪問的美國人中,84%認為中國的玩具不安全。
美國已有的針對玩具產品的強制性標準貿易壁壘,除了美聯邦法規第十六部分CPSC 16CFR及美國玩具安全標準ASTM F963-03以外,還包括其它與玩具有一定關聯的法規及地方立法。同時,這些法規和標準并非一成不變,并日益呈現出更加隱蔽、廣泛與靈活的趨勢。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及時了解美國有關玩具的強制性標準貿易壁壘,是我們作出有效應對的前提。一方面,玩具出口企業作為生產和出口的主體,應當主動加強對美國強制性標準貿易壁壘信息的了解。只有通過深入了解美國有關玩具產品的技術法規和技術標準,才能準確地判斷我們的產品進入美國市場是否存在貿易風險。同時,玩具出口企業還應當注意及時了解美國玩具標準與法規的動態變化,避免發生因為使用過期標準與法規而造成產品被召回的事件。另一方面,政府應當組織專門機構研究對外國的強制性標準貿易壁壘體系,及時收集、整理、跟蹤國外的強制性標準貿易壁壘信息,建立咨詢機構,為企業提供快捷有效的信息服務和指導。對此,我們不妨借鑒日本的經驗,在德國對其包裝法進行修改時,日本就開始關注其修改的全過程,當德國新的包裝法正式生效時,日本出口德國的產品已經全部采用了新法要求的包裝方式,成功地化解了可能產生的貿易壁壘造成的損害。
我國玩具出口要跨越美國的強制性標準貿易壁壘,玩具產品的高質量是根本條件,增強玩具生產的技術含量、環保安全意識是根本途徑。玩具產品的質量受產品設計技術、玩具材料、玩具工藝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要從技術、設計、材料、工藝各環節來解決實際問題。首先,玩具生產企業應從設計這個源頭重視玩具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其次,注意選擇符合美國要求的原材料,重視供應鏈上的信息控制和驗證,并強化生產過程的監控,避免發生由原材料問題帶來的產品不符合要求的后果。如蘇州林音木玩具有限公司生產的木制品玩具使用了天然植物油成分的涂料,解決了一直困擾的木制品玩具鉛含量超標等問題。再次,玩具生產企業應當加強自檢自控體系的建設,以降低玩具出口的風險。如增加檢測機械設備、培養熟悉安全標準和檢測方法的專業人才以及加大產品抽檢率等。最后,面對美國不斷推出技術法規和標準,必須加強玩具生產工藝的改進。如蘇州天長塑膠有限公司在國內創新生產出無增塑劑的塑膠類產品,其經迪士尼授權的產品在歐美市場十分暢銷。
玩具產品的附加值越低,玩具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就越小,其對技術性貿易壁壘所引起的成本增加的消化能力就越弱。因此,中國玩具出口企業應當改變低價低質的競爭方式,運用先進的聲、光、電等科技,著實重視高新產品的研發,并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不僅要加大高附加值的玩具如電動玩具和芯片玩具等產品的出口,而且要在確保中國傳統玩具在美國市場份額的同時,探索如何提高其附加值。同時,還要增強品牌意識,創建自己的品牌,從原來以量取勝逐步走向以質取勝。
我國玩具出口對美國、歐盟等市場依賴高,這些國家與地區的強制性標準貿易壁壘日益嚴格與苛刻,加上我國玩具加工貿易企業密集的珠三角地區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上漲已接近兩成,人民幣升值等因素不斷擠壓我國玩具出口企業的利潤,玩具出口企業的利潤越來越小。因此,我國玩具出口企業可分散經營,實施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加大對技術性貿易壁壘較低的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開拓力度,如非洲、東盟、拉美、中東歐等市場,一方面可以合理地減少貿易摩擦,有效地降低遭受美國等地區的強制性標準貿易壁壘影響的機率,降低貿易風險。另一方面,海外市場的多元化格局,有利于我國玩具出口企業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抵消對美國與歐盟出口的損失,提高應變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真正做到了“東邊不亮西邊亮”。
因強制性標準貿易壁壘而引起的貿易糾紛與貿易摩擦,我們應該積極應對,建立制度化的對話和磋商機制,避免單邊化和政治化。針對由非歧視性技術規范、標準引發的貿易爭端,我國應對不符合技術標準的玩具出口企業進行整頓規范,責令其加強生產質量管理。而因歧視性技術規范、標準引發的貿易爭端,我國應該堅決反對,通過雙邊協商等手段維護出口企業合法權益。面對美國的強制性標準貿易壁壘,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檢驗監督機制,并建立完善政府、企業和中介組織三者分工合作的貿易摩擦應對機制。政府應健全應對貿易摩擦的快速反應機制和敏感的產業損害預警機制,加強對不公平貿易做法的調查和制裁,保護國內產業和企業應得利益。我們的玩具出口行業協會應積極組織企業更好地應對貿易摩擦和加強企業自律,促進企業的規范貿易。同時,對于玩具出口企業而言,還要加強“出口自律”,增強主動采取措施避免貿易摩擦的意識,進一步發揮企業應對貿易摩擦的主體作用。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國際交流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美國實施的強制性標準貿易壁壘,并非僅僅針對中國,歐盟和日本等玩具生產水平較先進的發達國家同樣會遇到相同的問題。中國應該通過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與其他玩具生產國一起共同探討如何應對美國強制性標準貿易壁壘的問題,吸收和借鑒國外先進的技術、知識和經營管理經驗。美國的玩具進口主要來自中國,88%以上的市場份額就是中國爭取中美之間話語權的最佳籌碼。我們應當充分利用這個籌碼,積極地與美國有關方面探討中美玩具安全標準的異同與協商兼容的問題,盡可能爭取達成雙邊互認協定,降低重復認證所增加的成本和玩具出口貿易的風險,穩定中美雙方的信賴關系,實現中美玩具貿易的雙贏。
[1]張錫嘏.外國技術性貿易壁壘及其應對[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2004,71.
[2]肖德云.綠色貿易壁壘對中國玩具出口的影響研究 [J].財經論叢,2012(6):3-7.
[3]輸美玩具新標準6月執行,塑料玩具出口面臨新挑戰[N],國際商報,201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