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影
(哈爾濱市郵政局,黑龍江 哈爾濱150001)
郵政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性產業和公共服務業,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及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基礎設施,承擔著普遍服務的義務,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政令暢通、保障公民基本通信權利、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目前,黑龍江省郵政公司主要經營郵政基礎業務、速遞物流業務、金融業務等近200項業務種類,下轄13個地市郵政局,67個縣(市)郵政局,郵政實物網絡覆蓋全省、連接城鄉、通達全國;擁有集圖像、語音和數據傳輸功能為一體的全省郵政綜合信息網和實現全國聯網的郵政儲蓄計算機網,具有實物運送、信息傳遞、資金流通“三流合一”的獨特優勢,已初步形成了適應郵政業務發展的現代郵政網絡,能夠滿足市場多元化、多層次的需求。2013年1—8月,黑龍江省郵政業務總收入保持穩定增長,增幅為8.67%,增幅列全國郵政第16位,除代理金融、函件和分銷專業低于全國郵政平均水平外,其他專業均不同程度高于全國郵政平均增幅;快遞收入累計完成5.99億元,增幅為22.7%,有效業務收入增幅低于總收入增幅1.7個百分點,全省郵政總收入規模列全國郵政第13位;完成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預算進度69.39%,進度列全國郵政第11位,除報刊發行收入進度高于季節系數外,其他專業均不同程度低于季節系數;縣局收入占全省郵政收入比重為48.72%,同比上升0.93個百分點,增幅10.8%,超出市局增幅3.7個百分點。
目前,黑龍江省郵政業僅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以下簡稱《郵政法》)和《黑龍江省郵政條例》兩部法律法規,其中《郵政法》于1986年12月2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并于2009年4月2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全文共9章,分別對郵政設施、郵政服務、郵政資費、損失賠償、快遞業務、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作出了相關規定;《黑龍江省郵政條例》于2011年8月12日黑龍江省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通過,共包括8章53條,分別對設施建設、郵政服務、快遞業務、安全保障、監督管理和法律責任作出了相關規定。新《郵政法》雖然較修改前對政企分開后郵政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職責、保障郵政普遍服務的制度和措施、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制度、快遞業務市場準入、安全監管的制度和措施、郵政業務資費的制定機制以及相關法律責任進行了修改和完善,但其中不少條款仍存在范圍寬泛、可操作性差等問題,相關配套法規未能及時跟進,再加之在利益格局、利益主體多元化的新形勢下,相關部門各行其道,政策執行力大打折扣,已遠遠無法滿足郵政業日益變化的發展需要。
服務效率差、服務水平不高一直是群眾反映強烈,制約黑龍江省郵政業發展的難題。這一問題的形成與郵政業從業人員服務觀念淡薄、綜合素質不高、郵政通訊技術設備落后、投入不足等因素息息相關。目前,黑龍江省郵政網絡所承載的普遍服務負擔較重。根據憲法規定,政府應承擔“保護公民通信自由的權利”的職責,郵政系統應代表政府行使該項職責。而就黑龍江省郵政業實際運行狀況而言,承擔這一普遍服務職責負擔過重,再加之基礎設施投入不足、運力有限,局、所、亭、箱、車、站等郵政基礎設施數量嚴重不足、技術層次低,無法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通郵、用郵的需要,同時造成郵政系統虧損嚴重,特別是農村邊遠地區,往往是開展業務越多,虧損就越大。據國家郵政局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郵政每年承擔的普遍服務虧損額達41.7億元。其中,以農村為主的普遍服務網點虧損達27.67億元,政策性業務虧損達14.03億元;主營業務不突出,經營范圍過于寬泛也是黑龍江省郵政業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郵政業的主業應該是實物信息傳遞業務,但目前黑龍江省郵政經營范圍涵蓋了金融、物流、快遞、廣告、信函、包裹、分銷、代理等各項業務,多元化的業務格局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企業的資源,進而導致主營業務未能發揮核心作用,降低了郵政普遍服務水平和效率。
在黑龍江省郵政業發展過程中,政府主管部門由于受人力、財力、物力等條件制約,在監督檢查郵政企業貫徹執行郵政服務價格政策情況,依法對違反價格政策的行為進行處理,及時處理關于郵政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的質量投訴和舉報,監管郵政配套設施建設和使用情況,建立健全從事郵政業務企業的基礎數據信息,指導、監督、檢查、規范郵政市場的主體行為,規范信件寄遞業務的經營行為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疏漏,存在監管不力現象,對郵政業規范、健康發展造成了一定障礙。
黑龍江省應建立健全郵政業法律法規體系,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郵政法》。加快推進《郵政企業專營業務范圍的規定》和《郵政普遍服務基金征收、使用和監督管理辦法》的制定工作。盡快出臺《郵政行業統計管理辦法》等配套規章,適時修訂《快遞市場管理辦法》《郵政普遍服務監督管理辦法》。按照“積極穩妥,質量為先,突出實效,體現特色”的原則,完善地方法規體系,研究制定一批符合省情的郵政法規,進一步加強郵政法制建設,為郵政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黑龍江省應按照我國《郵政法》確立的分業經營原則,進一步推進郵政體制改革。實現郵政普遍服務業務和競爭性業務分業經營和分賬核算,突出主營業務。推進政企分開,實行公司化和產權多元化管理。分階段縮小甚至逐步取消郵政專營,放開郵政市場,鼓勵公平競爭。加快推動郵政快遞物流改制轉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做大做強郵政快遞物流業。理順郵政企業各業務板塊關系,形成郵務、快遞物流和代理業務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發展機制。積極探索用工動態轉換機制,建立健全以“關鍵業績考核、市縣局分等管理和年度述職考核”為主要內容的全面績效考核體系,激發廣大員工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和工作效率。
黑龍江省應著力加強郵政普遍服務體系建設,切實維護公民基本通信權益,逐步實現公共郵政服務均等化。將郵政普遍服務納入城鄉居民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非營利性郵政設施建設用地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采取劃撥方式供地,郵政設施建設項目應減半征收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費。進一步落實空白鄉鎮郵政局(所)的補建工作,提升農村郵政局(所)的普遍服務能力,逐步建立“覆蓋全省、惠及全民、水平適度、持續發展”的公共郵政服務體系。建立和完善以郵政企業設施資源為主體,社區基層公共服務平臺、超市、便利店等其他社會資源為補充的服務體系,切實提高全省郵政普遍服務水平。
加強普遍服務監督檢查,研究建立服務水平監測和綜合評價體系,開展普遍服務綜合績效考核,保障普遍服務有效實施。實施快遞經營許可制度,規范市場主體行為,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強化執法監督和行業自律,規范市場行為,建立公平公正競爭有序的市場秩序。監督寄遞企業落實寄遞物品安全責任制,履行服務安全承諾,切實保障寄遞渠道安全。完善監管機構設置,加強郵政監管組織保障,健全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郵政行業監管體系。
首先,統籌協調發展郵政普遍服務業務、郵政速遞物流業務和郵政金融業務。由主要依靠擴大外延投入向主要依靠改革創新、科技進步、從業者素質提高和發揮網絡、品牌、渠道優勢、提升核心能力轉變;由主要注重規模增長向規模、結構、質量、安全、效益并重轉變。其次,大力提升郵政綜合服務能力,加快完善局所業務功能,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第三,依托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推動企業功能整合和服務延伸,融入產業鏈、服務鏈和供應鏈,促進與電子商務、制造業協同發展。增強郵政綜合實力,將黑龍江省郵政企業打造成為品牌強大、實力雄厚、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服務業集團。
[1]國家郵政局.郵政業發展“十二五”規劃[N].中國交通報,2011-08-11.
[2]馬軍勝.把郵政事業不斷推向前進[N].光明日報,2012-10-09.
[3]馬軍勝出席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召開2012年工作會議[EB/OL].http://www.gov.cn/gz,2012-09-15.
[4]李惠德.貫徹落實好郵政法推進現代郵政發展[N].解放日報,2012-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