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讀刊Digest
私家品牌食品讓人放心嗎
這幾年日本各個零售店都在大力開發“私家品牌”食品,其熱度要超過前一段的“自然食品”了。與自然食品不同,私家品牌食品最大的特點是便宜。這些食品不做廣告,沒有豪華的包裝,而且大都是用其他食品廠商的生產線有閑暇的時候進行生產的,一開始就沒有設備投資,其成本大大降低。私家品牌食品也沒有考慮和其他著名廠家的食品競爭,而且沒有自然食品定價高,重視的是質量,另外便是特別強調要便宜。
日本消費者在接觸這些價格超便宜的食品時,總會問一句能否讓人吃著放心。但通過對14家私家品牌產品的廠商進行調查,發現他們不僅接受日本國家機關的食品質量檢查,還都有自己的保證食品衛生、安全的另一套體制。比如有的零售店就設置了生活質量科學研究所,專門從事這方面的研究。所有新的私家品牌食品在投入零售店前,會在相關研究所進行詳細的質量檢查。

日本《朝日時代》5月27日

英國《經濟學人》5月25日
如何拯救奧巴馬的第二任任期
盡管丑聞不斷,民怨難平,大刀闊斧的改革還是有可行性的。但奧巴馬很難在第二任期內取得成功。在接下來的四年里,民主黨和共和黨很可能一直口角不斷,互相誹謗。要避免這種情況,奧巴馬就應該把眼光放在更高的國家層面上。即使共和黨不斷質疑、調查奧巴馬政府,他也要摒棄前嫌,推動兩黨合作以解決美國國內的重大問題。

德國《經濟周刊》5月31日
國家該怎么花錢
由于良好的經濟形勢,德國政府稅收大幅增加,國家金庫可謂盆滿缽滿。國家不缺錢,也不需要再去琢磨如何創收,而應該好好考慮如何更好地、更有效地使用這些納稅人的錢。老百姓希望看到的是一個更明智的、更有效的、更公平公正的國家,從而使每個人都盡可能地獲得更加平等的機會。因此,把更多的錢花在教育上是十分必要的。

法國《快報》5月30日
回顧60年歷程
在回顧《快報》近60年歷程時,我們不得不承認婦女運動是所有社會現象的核心:50年代,婦女取得話語權;60年代,婦女主張根據自己的意愿來決定是否避孕;70年代,圍繞墮胎問題展開論戰;80年代,女性開始在職業和政治領域要求權力;90年代,兩性平等成為社會主要話題;2000年代,女權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反對不公正的行為。

法國《新觀察家》5月31日
電子煙革命
目前法國有50多萬人使用電子煙。電子煙中含尼古丁,但不會產生煙霧,常被視為“清潔”的戒煙產品。消費者可能吸入更多尼古丁或其他有害成分。而電子香煙的安全性還缺乏科學論證。法國衛生部長5月28日宣布一系列措施限制使用電子煙,包括禁止在公共場所吸電子煙、禁止向18歲以下青少年提供電子煙、禁止播放電子煙廣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