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郭鵬
孫繼榮:新型城鎮化重在社會責任
□ 本刊記者 郭鵬

孫繼榮 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社會責任及可持續發展首席專家
“新型城鎮化具有現實意義,必須把社會責任當做實現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指導思想?!?/p>
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公眾的目光不可避免地投注到企業的社會責任上。企業參與其中,對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履行社會責任對企業避免風險、提高核心競爭力、推進創新,以及建設企業文化、發展人力資源、開拓市場營銷、提升品牌形象等方面,都有明顯或潛在的效益。
可以說,履行社會責任不僅是社會利益相關方的盼望,也是企業自身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社會責任與新型城鎮化的關系,一直都是各界討論的熱點。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社會責任及可持續發展首席專家孫繼榮在第一屆中國民生發展論壇上指出,新型城鎮化是社會變遷和社會革新以及社會融合的必然趨勢,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不僅是城市建設和農業發展的問題,更是社會責任的問題。
孫繼榮認為,要實現新型城鎮化,首先必須要有完整的可持續發展的指導理念,并且要提供給參與者新的發展思路。新型城鎮化涉及的是大量的人群和企業,所以一定要重視社會責任。
在他看來,社會責任最核心的問題是做出適合當地城鎮化需要的可行性方案。方案必須要由當地群眾達成高度的認可和統一,只有這樣的城鎮化發展思路才有群眾基礎。
孫繼榮表示,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不可分割。要實現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建設小康社會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社會環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各方履行好社會責任。“社會責任不僅是對社會做出好的舉措、好的事情、捐贈或者其他的公益行為,社會責任更應該是企業和政府及相關組織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貢獻出一套完整的系統化的方法?!彼f。
孫繼榮強調,新型城鎮化具有現實意義,必須把社會責任當做實現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指導思想。新型城鎮化不僅是國際上的一個大趨勢,也是我國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要實現新型城鎮化,就一定要考慮社會對新型城鎮化的期望是什么。
孫繼榮指出,新型城鎮化意味著必須改變思維方式,用新思維構建新城市。一個成熟的城市必須是可持續發展的,重復以前的老路,未來將會付出代價。要實現低碳經濟的城鎮化,智能的城鎮化,企業及任何社會組織,乃至政府必須利用系統化的方法論將社會責任的原則融入管理,形成一個可持續的、具有競爭力的、對整體發展具有長遠影響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