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炳滿 (陜西省清澗縣中醫院,陜西 清澗 718300)
頸動脈粥樣硬化是腦梗死所致靶器官損害的重要方面,采用特異、靈敏且方便的檢測方法進行頸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檢測對腦梗死患者心血管危險性分層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1]。目前頸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彩超)由于無創、方便、重復性好等優點已經成為檢查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首選方法[2]。本研究為此探討了彩超對頸動脈粥樣硬化的診斷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4月~2012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60例腦梗死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齡30~86歲,平均(60.62±1.35)歲。疾病類型:腔隙性腦梗死45例,動脈硬化血栓性腦梗死15例。影像學上單側病變22例,雙側病變38例。同期選擇60例健康人群作為對照組,無糖尿病、高血壓和嚴重心、肝、肺、腎等疾病者,無腦血管病史。平均年齡(60.55±7.43)歲,其中男38例,女22例。兩組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彩超方法:采用Philips公司的iE33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超寬頻探頭,頻率為3~11 MHz。兩組受檢者取平臥位,從頸總動脈起始處開始沿血管走向縱切掃查,測量頸總動脈從內膜內表面到中膜外表面的距離(IMT),記錄頸動脈斑塊的發生情況。然后應用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技術,將取樣容積調整到最佳位置,超聲束與血流方向夾角小于60°,利用脈沖多普勒測血流參數:收縮期峰值流速(PSV)、舒張末期最低血流速(EDV)及PI、RI等。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軟件包進行分析,血流參數、IMT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的t檢驗,斑塊發生率采用率、百分比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IMT與斑塊情況比較:經過觀察,觀察組的IMT值與總斑塊發生率都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IMT與斑塊情況比較(n=60)
2.2 血流參數比較:經過觀察,兩組EDV與RI值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PSV與PI比較,并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血流參數對比(±s,n=60)

表2 兩組血流參數對比(±s,n=60)
指標 對照組 觀察組 t/χ2值 P值PSV(cm/s)34.93±4.52 36.28±3.98 0.698 >0.05 EDV(cm/s) 11.68±6.21 6.12±3.25 5.855 <0.05 RI 0.68±0.15 0.86±0.21 4.211 <0.05 PI 2.45±0.65 2.78±3.12 1.002 >0.05
腦梗死的血管病變主要累及動脈內膜,動脈內膜增厚是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表現,而斑塊形成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顯著特征。雖然頸動脈超聲還不是一項常規檢查,但作為預測血管并發癥的價值已經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頸動脈超聲已經被許多大規模的心血管病臨床試驗作為替代終點[3]。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增加是早期反映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無創性指標,內膜-中層厚度的改變時間上早于斑塊的發生,超聲能對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做到精確測量,心腦血管病的危險性隨著內中膜厚度的增加會有所增加。顱外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特別是位于頸總動脈分叉處與頸內動脈時,可通過管腔狹窄及斑塊相關性血栓栓塞導致一過性腦缺血或腦卒中。但大部分缺血性中風與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導致的栓子形成密切的關系。已有病理研究證實,超聲能夠可靠地識別纖維帽厚度及斑塊內壞死或出血,而這兩者是斑塊行為的決定性因素。一般情況下,血液黏滯性及血管的長度變化不大,外周阻力主要決定因素是小動脈管徑的變化。當管徑輕度縮小,外周阻力即顯著增加,符合高血壓病的病理機制和血流動力學改變。舒張末期血流速度反映遠側組織的血流灌注狀態,由于阻力增高,管徑縮小,故表現為舒張末血流速度降低。阻力指數及舒張末血流速度是反映高血壓小血管病變的敏感指標[4]。本組資料觀察組的IMT值與總斑塊發生率都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EDV與RI值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PSV與PI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彩色多普勒超聲可早期反映腦梗死所致的動脈粥樣硬化,但對腦梗死的預測價值尚需進一步研究。
[1] 朱世明,張麗華,張 峰.頸動脈超聲與腦循環動力學檢測對高血壓病合并缺血性腦卒中的早期診斷[J].中國急救醫學,2012,10(22):577.
[2] 李有忠,胡愛云,單秀琴.頸動脈粥樣硬化與腦梗塞的關系[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8,10(14):25.
[3] 王 星,呂玲環,王石真,等.彩色多普勒超聲對腦梗塞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診斷價值[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0,9(16):685.
[4] 華 揚,凌 晨,段 春,等.雙功能彩超與經顱多普勒超聲對頸內動脈重度狹窄或閉塞的診斷價值[J].中華超聲影像雜志,2010,9(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