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健,王桃英 (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陜西 西安 710038)
胎兒畸形指的是在產婦妊娠階段,胚胎在遺傳因素或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胚胎異常發育[1]。這類胎兒的出生,對家庭和社會都是一種負擔,因此如何在胎兒畸形早期就準確診斷,是減少胎兒畸形發生的最有效方法[2]。我院對超聲排查胎兒畸形產婦的研究取得一定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2012年間于我院接受產前超聲檢查的產婦為研究對象,其中接受Ⅲ級產前超聲檢查的產婦2 135例為觀察組,接受Ⅰ級、Ⅱ級產前超聲檢查的產婦3 045例為對照組。觀察組產婦年齡 21~35歲,平均(26.35±2.67)歲,孕周12~37周,平均(26.48±7.87)周。對照組產婦年齡22~36歲,平均(25.58±2.79)歲,孕周15~39周,平均(28.18±6.73)周。所選產婦均為單胎、首次妊娠,未合并其他妊娠并發癥。
1.2 方法:檢查儀器采用飛利浦HDI4000及東芝Aplio500型超聲檢查儀。
1.2.1 觀察組:觀察組產婦接受Ⅲ級產前超聲檢查,檢查內容包括胎兒生長相關情況,包括孕囊發育情況、胚芽情況、雙頂徑、股骨長、腹圍、胎盤情況、羊水量、胎心率和臍動脈血流情況等一般參數以及胎兒的主要臟器檢查。主要排除的胎兒畸形包括開放性脊柱裂、無腦兒、腦膨出、胸腹壁缺損、內臟外翻、心臟畸形、致命性軟骨發育不良等。
1.2.2 對照組:對照組產婦接受Ⅰ級、Ⅱ級產前超聲檢查,檢查內容與Ⅲ級檢查相比,檢查內容較少,可供排查的胎兒畸形種類也較少。
1.3 觀察指標:統計所有產婦發生胎兒畸形的超聲檢查陽性結果情況和最終確診為胎兒畸形的情況,評價Ⅲ級產前超聲檢查在產前診斷胎兒畸形中的臨床價值。
1.4 統計學處理:對所得數據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且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檢查結果:兩組陽性檢出率結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Ⅲ級產前超聲檢查:分析觀察組的超聲檢查結果發現,孕周在20~30周的陽性檢出率最高,明顯優于其他孕周檢查結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1 兩組陽性檢出情況比較[例(%)]

表2 Ⅲ級產前超聲檢查不同孕周比較[例(%)]
胎兒畸形指的是在產婦妊娠階段,胚胎由于遺傳因素或外部因素的作用,形成的胚胎異常發育。這類胎兒的出生,對家庭和社會都是一種負擔,因此如何在胎兒畸形早期就準確診斷,是減少胎兒畸形發生的最有效方法。臨床的產前檢查中,B超檢查以其無創、無痛,安全性高、價格低廉等優勢,成為最常見的檢查方式。臨床對產前的超聲檢查分為三個等級,檢查內容依次增多和深入,是排查胎兒畸形的有效方法[3]。
本次研究針對不同妊娠周期的產婦,探討Ⅲ級產前超聲檢查在產前診斷胎兒畸形中的臨床價值。結果發現,Ⅲ級產前超聲檢查的陽性檢出率為95.40%,遠高于其他兩級的78.11%。提示細致深入的超聲檢查,能發現胎兒畸形的情況。另外,對Ⅰ級、Ⅱ級產前超聲檢查未能確診的產婦,也建議到有Ⅲ級產前超聲檢查資質的醫院進行復診。對Ⅲ級產前超聲檢查結果分析發現,20~30周的產婦陽性檢出率最高,筆者認為,這是由于這一時期的羊水充足,加之胎兒活動性加劇,能夠更好地觀察胎兒的形態和結構。30周以后的胎兒形態、個體固定,對心臟等重要臟器的觀察更為方便,是排查這類胎兒畸形的好時機。
[1] 李曉鵬,石慧瑩,羅文娟,等.Ⅲ級系統胎兒產前超聲篩查對胎兒畸形的診斷價值[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1,10(15):1203.
[2] 葉淑紅.產前胎兒Ⅲ級超聲檢查對胎兒畸形的診斷價值[J].實用醫技雜志,2011,18(5):481.
[3] 對防范胎兒畸形產前超聲篩查風險的思考[J].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1,8(8):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