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艷麗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人民醫院消化科,四川 攀枝花 617068)
循證護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臨床上又稱之為實證護理,是伴隨著循證醫學的發展而快速出現的臨床上一種新的護理模式[1]。上消化道出血是臨床上常見的多發病,起病急,病因復雜且變化較快,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是并發癥發生率較高的疾病[2]。常規護理多應用于該類疾病,但是針對性較差。因此,我院將循證護理應用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出血患者中,以觀察其臨床護理效果。現將護理過程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1年9月~2012年3月科室收治的72例肝硬化并發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患者,其中男43例,女29例,年齡17~68歲,平均(43.9±13.5)歲。所有患者經臨床超聲或CT確診有肝硬化存在,內鏡確診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以嘔血、便血合并休克為主要的臨床表現。按照患者的自愿原則,經患者分為循證護理組和常規護理組,每組31例。循證護理組中肝炎肝硬化患者15例,乙醇性肝硬化11例,自身免疫性肝炎4例;常規護理組中肝炎肝硬化患者14例,乙醇性肝硬化1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3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理分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式
1.2.1 常規護理:常規護理組的患者術后給予最基礎的護理措施,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給予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
1.2.2 循證護理:①確定護理問題,了解不良食物對肝硬化患者的影響:乙醇對肝臟的損害作用,其他優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對機體的影響等[3]。②根據提出的問題,查閱相應的中國期刊數據庫論文,查閱相關資料,進行篩選,給予患者相應的護理措施。③心理護理:因大量出血,患者對自身疾病存有恐懼的心理,護理過程中應主動、耐心與患者進行交流,鼓勵、安慰等支持手段緩解患者的恐懼心理。④預見性護理: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與季節、時間、溫度有關,一般多發于冬季,溫度低消化道出血患者比例越大,因此,警惕高危人群,在高發季節做好相應的體征監測。⑤飲食護理: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給予患者合理的飲食,通過增強患者機體及肝臟的抵抗力,恢復肝功能的正常運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改善患者的預后。對于大量嘔血的患者,必須嚴格進行禁食禁水,出血穩定后給予流質食物;⑥止血治療的護理:對于由食道及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生長抑素是目前用來治療的較為有效的藥物,可以顯著的減少患者內臟部位的流血量,對心血管系統的不良反應較小。本疾病的出血量較多,速度快,再出血率及死亡率均較高,因此護理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發現再出血的征象,加強出血高峰期時間段的病情觀察[4]。⑦基本生活護理措施:患者術后需要臥床休息,日常的生活主要又護士及家屬進行協助完成,根據患者的需求及病情的狀況,對患者的臥床姿勢進行調整,盡量減少患者的過度用力,以避免病情的加重。病房內設有臺燈,盡量避免光線對患者的直接刺激,減少護理隊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
1.3 觀察指標:對兩組患者護理后平均止血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總有效率等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s)表示,以P<0.05或P<0.01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循證護理組與常規護理組平均止血時間分別為(2.37± 0.65)d、(4.69±0.85)d,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住院時間、治療費用等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多因為疾病發生較急、變化快,加上大量嘔血容易造成失血性的休克,若無及時有效治療措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5]。因此,護理人員掌握基本的護理知識可以使患者的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及時的治療。
循證護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主要借助了系統的評價,從而顯示更加科學。經過系統的評估后患者采用最優質的護理方式,注重個人的經驗以及臨床的依據,同時鼓勵患者參與到對其針對性的護理過程中,使患者充分享有知情權等特點,通過網上收集有關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醫護文獻[6],收集整理解決問題的真實可靠性的研究成果,針對不同的患者制定合理的護理方案,同時充分考慮到患者的個體差異性、文化程度的差異以及家屬的自愿參與意愿,選擇患者所能接受的行之有效的循證護理方案,從而提高患者接受護理干預的依從性。通過本次的研究結果顯示,循證護理后患者的平均止血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等與經常規護理后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 P<0.01)。
綜合上述分析,循證護理對患者疾病的痊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護理工作的基礎上給予患者循證護理理念,同時考慮到治療的需求以及患者的需求,護理人員在工作中也要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對患者的疾病護理具有預見性,不斷發現導致患者痛苦的原因,努力使患者達到最佳的舒適狀態,從而使循證護理滲透到每一個具有的護理措施中,使患者感受到從護理人員那里得到的關愛和家庭的支持,從而對疾病保持積極的態度,為預后的康復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
[1] 陳 平.36例肝硬化并發上消化道出血的舒適護理體會[J].貴州中醫學院學報,2012,34(2):95.
[2] 范 麗.肝硬化并發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護理38例[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10):331.
[3] 周 靜,劉 偉.對住院患者實施舒適護理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3(6):11.
[4] 李繼紅,陳秀文,寇 玲,等.循證護理對肝硬化患者飲食指導的實施體會[J].吉林醫學,2008,29(2):156.
[5] 孫義蘭.循證護理在心臟介入治療后并發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2):15.
[6] 陳 群,羅惠群,郭世莉.舒適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西部醫學,2012,24(3):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