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琳 (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婦幼保健院,山西 晉城 048000)
近年來隨著護理學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對于初產婦健康保健的關注,對于初產婦的臨床護理也逐漸成為我科室研究的熱點問題[1-2]。筆者通過對我院收治的初產婦臨床資料匯總,擬探討護理干預對于初產婦乳腺炎發生率的影響情況,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初產婦100例臨床資料進行匯總分析,年齡22~42歲,平均(33.6±7.3)歲。孕周28~42+3周,平均(37.6±4.6)周,陰道分娩68例,剖宮產32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0例,高中30例,本科及以上20例。職業:體力勞動者66例,腦力勞動者34例。筆者通過是否實施預防乳腺炎的護理干預進行分組,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兩組初產婦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初產婦的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常規護理措施的基礎上應用預防乳腺炎的護理:①產后半小時內開始早吸吮。②不定時間哺乳,防止乳汁淤積:要產婦乳房脹的時候或嬰兒需要的時候,隨時進行喂哺,但要養成不含乳頭而睡的良好習慣,每次哺乳盡可能讓嬰兒吸凈乳汁,如果有淤積,要通過吸乳器及時吸出或者通過對乳房按摩促進乳汁排出。③保護好乳頭,防止破損:妊娠后期每天用溫水對乳頭擦洗,用手指按摩乳頭,同時通過75%乙醇擦拭乳頭,提高乳頭表皮堅韌性。④保證乳頭清潔,減少或者防止細菌侵襲:妊娠期要經常性的用溫水對乳頭清洗,哺乳前后也要對乳頭進行清潔,提高嬰兒口腔衛生,如果發現乳頭有破損,輕者繼續哺乳,破損重者停止哺乳,排空乳汁,等到傷口愈合后再哺乳。⑤對乳頭內陷進行矯正:妊娠期通過擠捏和提拉,通過嬰兒的吸吮可以減少乳汁淤積。⑥保持健康的睡姿:睡眠時要左側臥位、右側臥位、仰臥位交替使用,以防壓迫乳房,使乳腺管堵塞,乳汁淤積。
1.3 觀察指標:①觀察兩組初產婦泌乳情況:主要觀察產婦產后24小時、72小時泌乳情況。②觀察兩組初產婦乳腺炎發生率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5.0對初產婦臨床資料建立數據庫,通過χ2檢驗對計數資料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初產婦泌乳情況和乳腺炎發生率情況如表1,觀察組產婦產后24小時、72小時泌乳及乳腺炎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χ2=28.89、20.61、16.22,P<0.05)。

表1 兩組初產婦泌乳情況和乳腺炎發生率情況[例(%)]
乳腺主要由腺泡和導管構成,產婦分娩后雌激素和孕激素在血液中的濃度迅速降低,而催乳素濃度上升,在催乳素的作用下,乳腺開始泌乳。產后嬰兒早吸吮,對乳頭、乳暈刺激,可以促進催乳素的釋放,增強乳汁的分泌功能和初產婦對于母乳喂養的信心[3-4]。當乳頭刺激和嬰兒的吸吮動作產生沖動,可以通過神經纖維向下丘腦室旁核傳入,從而反射性地引起腺垂體對催乳素和縮宮素進行分泌,促進腺泡和導管周圍平滑肌纖維收縮,向導管和乳竇迅速擠入乳汁,促進乳汁從乳頭小孔射出,與此同時開始促進子宮收縮,排出惡露和子宮復舊,進而有效地減少產后出血量,利于產后恢復。乳汁是理想的培養基,如果初產婦不能正常哺乳,產婦乳汁過多、嬰兒吸吮過少、乳腺管不通暢均可能導致乳汁無法完全排出,進而出現乳汁淤積,增加了細菌生長的幾率。如果產婦的乳頭破損可能引起細菌侵襲感染,沿著淋巴管進入,同時也可以對乳腺管侵襲,上行到達腺小葉,導致感染。產婦就會發熱,乳房紅腫熱痛,導致乳腺炎的發生。因此,護理人員要及時告知產婦每天哺乳之后將剩余的乳汁吸空,對乳頭內陷者進行擠捏和提拉乳頭,在哺乳前后對乳頭進行清潔,保持周圍干燥和潔凈。養成良好的哺乳習慣,讓嬰兒盡可能自己吸凈乳汁,保持嬰兒口腔衛生。當產婦有輕微乳房脹時,教會產婦自我按摩減少乳腺炎發生,一般產婦取坐位或者側臥位,對胸部充分的暴露,在乳房上涂抹潤滑油,雙手手掌從乳房周圍沿著乳腺管輕輕向乳頭方向推撫100次。
分析我院收治的初產婦100例臨床資料,筆者通過是否實施預防乳腺炎的護理干預進行分組,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結果表明,觀察組產婦產后24小時、72小時泌乳及乳腺炎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綜上所述,預防性的護理干預應用于初產婦可以提高其泌乳狀態,降低乳腺炎的發生率,促進子宮修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張黎黎,宋玉鳳,陳鞠紅.初產婦急性乳腺炎的預防治療與護理[J].河南外科學雜志,2004,10(1):87.
[2] 侯燕文,李 艷.護理干預對減輕產后乳房脹痛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8,9(2):2450.
[3] 李志紅,陳玉蓮,涂飛容,等.初產婦產后乳腺炎的調查與護理干預[J].內蒙古中醫藥,2011,5(7):97.
[4] 肖 紅,龔良展,等.兩種預防產后乳房脹痛方法的效果比較[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1):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