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體貴,德力格爾,張立忠,張偉紅
(赤峰學院 科技處,內蒙古 赤峰 024000)
完全學分制[1,2]是以選課制為基礎,以學分作為學生學習的計量單位,以學分績點作為評價學生學習質量的指標,以取得規定的最低學分和績點作為畢業和獲得學位審定標準的一種教學管理制度.新建本科院校推行完全學分制改革,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創新型和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有利于師資隊伍建設;有利于教學資源共享;有利于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2].為保障完全學分制順利實施,新建本科院校必須落實切實可行的改革措施.
完全學分制與學年學分制在人才培養模式、學生管理、教師考評、后勤管理等各個方面都表現出了極大的不同.完全學分制是一種適應人才個性發展和因材施教的現代大學的科學管理制度,是現代教育制度的基礎.完全學分制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高等教育國際化和大眾化,有利于推進高等教育改革.實行完全學分制必須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充分認識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營造學生主動學習、自主設計學習過程的成長環境,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獨立思維、自我管理的能力,真正實現以“教師和管理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這就要求高校廣大教師、管理者,盡快實現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轉變以適應完全學分制的各種要求.
培養學識廣博、能力卓然、素質全面的創新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是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關鍵.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個性發展的完全學分制人才培養模式是培養創新型人才、復合型人才的前提保障.
完全學分制是以選課制為基礎發展而來的,他所表現出來的學生為主體、個性發展、主動學習、自主設計、獨立思維、自我管理的特征,要求學生必須轉變多年養成的被動學習習慣,培養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大學的學習是自我成長的途徑,而非外在強迫性的教學行為.如果學生能樹立自我發展的理念,確立自主學習的意識,完全學分制的實施將為他們的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
完全學分制改革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教務管理、學生管理、后勤管理等方方面面.在改革過程中也會出現各種各樣難以預料的問題,如現有的教學資源、信息管理系統等能否滿足完全學分制的要求;學年學分制人才培養方案如何進行修訂;專業核心課程體系如何進行構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可能出現的無序狀況能否及時得到解決;部分家庭困難的學生能否完全適應按學分繳費管理體制;教材及參考書籍等能否得到及時有效的供應等.所有這些問題的解決以及各個部門的協調,都需要有一個權威機構.新建本科院校要成立一個以校長為組長、主管教學的副校長為副組長,各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為完全學分制改革提供組織保障,確保完全學分制改革順利實施.
為保證完全學分制順利實施,人才培養方案應進行模塊化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可由公共必修課(28%)、專業核心課(30%)、專業拓展課(16%)、公共選修課(14%)、和集中實踐教學環節(12%)等模塊組成.公共必修課是國家規定的高校各專業必修的課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外語、體育、計算機基礎等;專業核心課程是指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對學生專業核心知識的掌握、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專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起決定作用的課程;專業拓展課程是為拓展學生的專業知識,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或為不同專業方向設置的課程;公共選修課是為擴大學生知識面,掌握先進科學技術和最新學術研究成果,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學生某些方面的才能而設置的課程;實踐課程是為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所設置的實踐環節,包括實習、實訓、社會實踐等.
專業核心課程是指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對學生專業核心知識的掌握、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專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起決定作用的課程,是整個課程體系中處于核心位置的、相對穩定的、具有生成力的、最能體現專業特色的、與其他課程形成有機內在聯系的課程.專業核心課程所涉及的內容是社會所需人才的核心價值,也是學生將來就業所依靠的最基本的知識和最重要的能力.較好地完成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并具備一定專業素養的學生,才能滿足社會對專業人才的基本需求.
專業核心課程的門數不宜過多,原則上控制在10門以內,總學時630學時左右,學分不超過35分,專業核心課程的確定要由多年從事本專業教學和科研的專家學者進行論證,以確保專業核心課程體系構建的科學性.
高等教育學科和專業改革趨勢是學科相互交叉、滲透,專業之間的界限逐漸淡化,理工結合、文理結合、人文結合.施行完全學分制正是這一趨勢的必然選擇,按類招生是完全學分制的特點之一.按類招生、按類培養也就成為完全學分制的必然要求.
按類招生管理辦法要對類的劃分、大類必修課的設置、大類必修課與專業核心課的關系等內容做出明確規定.新建本科院??筛鶕陨硖攸c將專業劃分為如下幾大類:教育類,包括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技術學和小學教育等專業;文史類,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漢語言文學、戲劇影視文學、歷史學和考古學等專業;理學類,包括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物理學、應用物理學、化學、應用化學、生物科學和地理科學等專業;醫學類,包括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醫學檢驗和護理學等專業.
選課制是完全學分制的基礎和核心,是實現完全學分制的載體,完善選課制度是構建個性化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建本科院校要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多層面的選擇,如專業、課程、教師、上課時間、學習方式等,擴大學生自主選擇的空間,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從個性壓抑轉向個性發展,實現從共性教育向個性教育的轉變.
選課制度要明確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機制;建立以人為本、注重個性發展的多種人才培養規格,以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各種人才的需求;確保向學生提供充足的、高質量的課程資源;確保配備其他足夠的教學資源,如教室、實驗室、運動場地等;確保具有先進的教學信息管理系統作為支撐,以保證選課的順利進行;做好選課工作與按學分收費工作的銜接.
在學年學分制人才培養模式下,團總支、學工辦、班主任等組成學生管理體系對學生實施有效管理.完全學分制下,由于專業、班級的概念淡化,一個班級實際上是一個“課程班”,由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組成,這時學年學分制下的班主任已經無法對“課程班”實施有效的管理.完全學分制下應該取消班主任制,由指導教師代替班主任,實行導修制.
導修制是實行完全學分制的重要保證.由于班級和專業概念淡化,為克服完全學分制帶來的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的無序狀況,加強對學生選課和學習的指導以及生活管理,需要導師的指點和幫助.導師的主要職責是指導學生選課、幫助學生安排個性化學習的學業指導以及在生活和品行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導師與學生的比例一般以1:10-15為宜.
導修制管理辦法要對導師的權利、責任、義務以及導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地位與作用等各個方面做出明確的規定.
為培養知識面寬、跨學科、高層次、創新型、復合型專門人才,更好地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同時也為學生的就業提供更多選擇,近年來有條件的高校先后制定了輔修二學位管理辦法,并開設了輔修二學位課程,實行雙學位、主輔修制.
基于完全學分制的人才培養模式使學生獲得第二學士學位成為可能,更重要的是第二學士學位質量能夠得到保障.所有院系除向全校開設公共選修課以外,還要向全校開設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核心課程不僅對本專業的學生是可選的,對全校任何學生都是可選的.本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對于非本專業的學生而言,就是第二學士學位課程.主修專業的學生要求必須完成公共必修課、專業核心課和集中實踐教學環節的學習,專業拓展課不作為學生的必修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或某一方面的特長在全校范圍內選修課程,或選修第二學士學位課程.輔修雙學位的學生必須完成輔修專業的全部專業核心課程并通過學位論文答辯,方能獲得第二學士學位.輔修雙學位的學生必須與主修專業的學生在同等條件下完成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如同一課堂、同一授課教師等,并參加相同標準的課程考試,以確保輔修二學位的學習質量.
雙學位及主輔修管理辦法要對輔修雙學位的條件、教學組織、教學開展、雙學位授予等事項做出明確規定.
在學年學分制下,學生多選、重選、退選和不及格課程多次補考等現象頻頻發生,浪費了大量寶貴的教學資源.按學分收費將極大地避免這種不合理現象,如學生每門不及格課程只有一次免費補考機會,多選或重選的課程按所選課程的學分交費,降級的概念不再存在,彈性學年內勤工助學的學生只要不注冊則不需交納任何費用,教學資源能夠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受制于“學年收費制”,認為在這種制度下不可能實現“按學分收費制”.其實,在科學測算的基礎上完全能夠實現學年收費與按學分收費的轉換,而不增加學生經濟負擔.如可將學年學費劃分為學期注冊費和學分學費兩部分,在正常情況下,這兩部分的和不能大于學年學費,這樣既保證了收費的合法性,又保證了按學分收費的順利實施.
按學分收費管理辦法要對學期注冊費、學分學費的標準,選課、重修、多修與學分學費的關系等做出明確規定.
為保證新建本科院校完全學分制順利實施,除以上主要改革措施和管理辦法外,還要制定其他必要的管理制度,如:完全學分制學籍管理制度、考試管理辦法、成績管理辦法、教材管理制度等,以確保完全學分制的順利實施.
實行完全學分制,以學生為本,給學生以自由選擇權,尊重學生的選擇,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是改革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關鍵.由于我國高等教育受傳統教學管理模式影響較深,完全學分制的實施將會面臨許多困難.只有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創造條件、積極推進,為完全學分制的實施在思想上、組織上、理論上和制度上提供強有力保證,才能使高等學校真正成為培養建設創新型國家所需人才的搖籃.
〔1〕林春,馬德垺.學分制教學管理的主要構成.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育研究,2003(2):11-13.
〔2〕范體貴,德力格爾,等.高等院校本科完全學分制改革研究,赤峰學院學報,2011(4):1-5.
〔3〕李桂紅.我國高校學分制改革的兩大問題.上海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版),2000(11):6-9.
〔4〕趙雷洪.高校完全學分制的實施及其保障措施.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92-95.
〔5〕董河魚,崔鸰.內蒙古高校學分制改革調查與研究.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 (教育科學版),2013(3):151-154.
〔6〕汪明義.實施專業核心課程制度培養高素質復合型應用人才.中國高等教育,2012(10):21-23.
〔7〕岳愛臣.專業核心課程的構建與實施.教學建設與改革,2007(3):43-44.
〔8〕谷進軍.高校按類招生培養策略及協調機制研究.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8):57-61.
〔9〕徐中兵,徐金花.對完全學分制下高校教學管理的思考.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2):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