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市農機局
據最近調研,在益陽市血吸蟲病疫區“耕田不用牛、收割不彎腰、運糧不肩挑”已成為現實,“以機代牛”血防工程的實施使疫區農民感染率大大降低,為推進益陽血吸蟲病防治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
益陽市地處湘中偏北,洞庭湖畔,轄區內的沅江、南縣、資陽、赫山、大通湖5個縣市區屬血吸蟲病疫區,疫區總人口270萬,占全市總人口的58%。目前全市尚有46個鄉鎮879個行政村流行血吸蟲病,現有血吸蟲病患者38714人;現有釘螺面積5.718萬hm2(85.77萬畝),其中垸外面積5.62萬hm2,垸外易感染地帶長達352.3km,易感染地帶面積達1.432萬hm2,有開閘放水帶進釘螺涵閘21座。為減少農民與血吸蟲傳染源的接觸,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益陽市農機部門就開始積極研制、推廣和普及應用水田耕整機代替牛耕作業。近幾年,益陽市委市政府實施“以機代牛”工程,進一步加快農業機械化發展,重點控制血吸蟲病傳染源。
(1)市政府建立了血防工作機制。
市政府建立了主要領導負總責的血防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機制,每年對全市血防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將防治責任落實到區縣(市)政府和水利、交通、農業、林業、教育、財政、農機等相關部門,各部門共同參與血吸蟲病綜合治理,上下形成了血防工作的強大合力。
(2)成立了“以機代牛”工程實施指導組?!耙詸C代牛”工程實施指導組由市農機局局長任組長,負責協調項目實施過程的各種關系,同時抽調技術骨干組成課題組負責具體實施工作。
(3)縣鄉組建工作機構。沅江、南縣、資陽、赫山、大通湖5個疫區的縣鄉兩級政府也組建了相應工作機構,制定工作規劃和實施方案,明確任務、提出措施和辦法,任務指標計劃分解到鄉鎮。做到任務分配到位,責、權、利明確。
(1)積極抓好宣傳培訓。“以機代?!笔且豁椚鐣南到y工程,牽涉千家萬戶。為此,益陽市各級農機部門利用會議、廣播、座談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發動,同時把技術培訓,提高人員素質作為“以機代牛”工作成敗的關鍵來抓。2010~2012年,全市共舉辦插秧機、收割機等培訓班659期,培訓機手15760人次。
(2)加大投入提高裝備水平?!耙詸C代?!钡闹饕康木褪菧p少耕牛和勞動力接觸疫水機會,從根本上控制血吸蟲病傳染源。僅2010~2012年,沅江、南縣、資陽、赫山、大通湖區五個區縣(市)農機部門在“以機代?!毖拦こ讨型度氲霓r機購置補貼資金就達19885萬元,其中南縣5800萬元、沅江市5155萬元、赫山區3850萬元、大通湖區2780萬元、資陽區2300萬元。2012年,全市農機總動力達450萬kW,水稻生產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70%,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達到61%。
(3)發展農機合作組織。要確保有效地控制血吸蟲病傳染源,益陽市農機部門積極組織農機具開展社會化服務,有效地提高了農業機械的利用率。至2012年底,全市已擁有各類農機作業服務中介組織、作業服務小分隊、專業合作組織和專業服務公司1500多個,直接從事農機作業服務的農機手已逾8萬人,作業收入超10億元。農機服務產業已成為全市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增長點。隨著耕地、收割、植保和運輸等機械在疫區的普及應用,在節本增效的同時還大大減少了疫區農民感染血吸蟲病的機率。
(1)推進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農業機械的廣泛應用盡管降低了農業生產的勞動強度,減少了耕牛、人和疫水接觸的機會,但農機作業環境還有待進一步加以改善,農機裝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首先要推進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大力發展高速插秧機、大中型拖拉機和旋耕機等新型機械,使勞動力從根本上不接觸疫水。同時積極協調,利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加快農村機耕道等基礎設施建設。
(2)推廣適宜于湖洲作業的大中
型機械。益陽市有湖洲面積13.33萬hm2(200萬畝),是主要的血吸蟲病傳染地。目前,湖洲作業基本上是人工為主,應重點發展適宜于湖洲作業的蘆葦收割機、蘆葦打捆機、大中型拖拉機、旋耕機和開溝機等。
(3)發展新型漁業養殖模式和捕撈機械。益陽地處洞庭湖畔,是全國重要漁業基地,而傳統的漁業養殖模式和捕撈方式都將接觸疫水,勢必增加感染機率,而先進科學的作業方式和新型機具的推廣應用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這將成為益陽農機部門今后相當長時間內的工作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