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陽苗族自治縣農機局 劉紹平
麻陽苗族自治縣位于湖南雪峰山與武陵山脈之間,總面積1568.19km2,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丘陵山區雖不利于大型農機具大規模作業,但山區因其獨特的地理條件,為中小型農機化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近幾年來,我們克服地理條件先天不足,創新發展思路,突出抓好山區農機化發展的四個關鍵環節,在全縣23個鄉鎮312個行政村,縱深推進農機化發展,取得很好成效,探索了山區農機化生產經驗。
(1)充分利用購機補貼的推力。自2007年以來,我們積極利用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推動山區農機化發展。在實施購機補貼項目過程中,始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強化管理、堅持服務,確保補貼政策落到實處。至2012年底,補貼各類機具1.8萬多臺套,共發放補貼資金1086萬元,2萬多群眾受益。農業機械覆蓋了農、林、牧、漁及農業工程等,農機總動力達到14.6萬kW/3.8萬臺套,農機原值達到1.4億元,農業機械化作業水平達到32.4%,推進了全縣農業機械化生產,為農村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抓典型示范樹樣板。確定每個鄉鎮必須創建一個以上農機化示范點,在示范點的遴選中優先耕地集中連片、有利于機械化作業鄉村,重點突出機械化育插秧技術的推廣應用。2013年,在舒家村鄉、蘭里鎮、文昌閣鄉創建示范基地167hm2(2500畝),全縣機械插播面積800hm2、機耕面積1330hm2、機收面積5530hm2。同時,注重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業專業合作社、農莊、涉農公司的創建及農機化技術推廣。目前,全縣建立8個農機專業合作社、21個涉農公司、124個農業專業合作社、13個農莊,這些農業經營組織全部實現機械化耕作,引領了山區農機化發展。
(3)做好安全監管服務生產。在抓好農機技術推廣的同時,還要做好農機作業的安全監管工作,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提高農機安全生產水平。通過安全宣傳教育,增強農機操作人員遵章守法和安全生產意識,維護良好的農機安全生產環境;通過督促檢查,發現及排除安全生產隱患,做到遏制農機重特大事故發生。2013年上半年,查處各類農機違規65余起,其中無證駕駛和準駕不符31臺次、無牌車輛13臺、非法載客7臺次,督促駕駛員年檢車輛38臺次、懸掛號牌28臺次。創造了連續6年無農機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良好局面。
(4)強化農機實用人才隊伍建設。一是加強農機管理服務隊伍建設。嚴格制度建設和作風建設,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意識,使農機化工作做到一班人馬分工負責、一套制度嚴格管理、一筆經費切實保障。二是加強農機操作人員培訓。農機技術培訓是農機部門的重要職責,在培訓工作上采取理論聯系實際,進行綜合培訓并嚴格考試考核,按照標準確保培訓效果。5年來,已培訓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駕駛員821人次,復訓各類駕駛員754人次,培訓鄉鎮農機員267人次。通過農機人員培訓,為農機科技的推廣應用,提供了人才保障。三是加強農村中介服務隊伍建設。通過建立農機作業服務中介、農產品供需中介、農業生產資料中介、耕地流轉中介、勞務中介等人才隊伍,活躍農村市場,加速農村各種資源的流通與交易,更有利于農業機械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