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區醫院(102200)張晨辰
睪丸扭轉是指睪丸或精索發生扭轉,血管受壓阻塞,造成睪丸急性缺血,甚至壞死,又稱精索扭轉。此病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青春期患者最多[1]。及時、正確診斷,緊急處理是提高扭轉睪丸存活率的關鍵。現對2000年8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睪丸扭轉病例進行分析。
1.1 一般資料 擇選我院泌尿外科2000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睪丸扭轉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13~36歲;左側38例,右側12例。起病情況:劇烈運動32例,有陰囊外傷史10例,入眠時靜息起病8例。其中有9人既往有類似疼痛病史,未經治療,自然消退。起病距治療時間:<6h 36例,6~20h 9例,>20h 5例。臨床表現均為突然起病,一側睪丸腫痛。29例患者伴有惡心、嘔吐癥狀。患側陰囊皮膚潮紅,不同程度腫脹,有觸痛,平臥時疼痛加重。睪丸橫位上移,睪丸抬舉試驗(Prehn征)陽性,提睪肌反射消失。5例曾誤診為急性睪丸附睪炎,給予抗炎治療無效后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確診。所有病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6h 36例,其中18例睪丸血流信號增強,類似急性炎性改變,睪丸外周積液,12例血流無變化,6例血流減弱;6~20h 9例,睪丸血流信號弱,1例無血流信號;>20h 5例,1例提示血流信號弱,4例無血流信號。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立即于精索近外環處作精索周圍及精索內部局部浸潤麻醉,疼痛均明顯緩解,但睪丸位置無明顯變化。
1.2 方法 本組50例均行手術探查。其中逆時針扭轉34例,順時針扭轉16例。術中將睪丸復位后,以鹽水熱敷30min,促進睪丸血液循環恢復,觀察睪丸色澤變化。若恢復正常,血供恢復,則行睪丸固定術。將睪丸前、后、下各固定1針,精索與外周組織固定2針。對白膜呈紫色斑點狀的,可試行切開白膜向睪丸門方向逐步剔除壞死組織,如有新鮮出血即可留下殘留組織。本組3例部分切除,術后隨訪B超提示血運尚可。如睪丸顏色無變化,則行壞死睪丸切除術。行睪丸切除術時在白膜內切除壞死組織,保留白膜等殘留結構。
手術發現47病例為鞘膜內型睪丸扭轉,3例為睪丸附件扭轉。呈順時針或逆時針扭轉180°~720°。45例術中睪丸色澤逐漸恢復后行睪丸固定;5例睪丸色澤無恢復者行壞死睪丸切除。睪丸固定患者術后隨訪3年,出現睪丸不同程度的萎縮25例,但尚未發現生育能力受影響者。本組患者<6h 36例,手術復位成功率100%;6~20h 9例,手術復位成功率88.89%;>20h 5例,手術復位成功率20%。
由于睪丸對缺血極為敏感,一旦扭轉,睪丸將很快產生不可逆的功能損害,故早診斷、盡早解除梗阻是恢復睪丸功能的關鍵。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對睪丸扭轉診斷準確率達95%[2]。故對所有可疑病例均應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以明確診斷。一旦確診或高度懷疑睪丸扭轉,手術探查復位應爭取在發病后6h內完成。睪丸的基本缺陷是雙側性,故對側睪丸雖未發生扭轉,亦建議擇期做預防性睪丸固定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