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兆新,李栩文,羅 俊
人類Y染色體屬近端著絲粒染色體,由長臂Yq和微小的短臂Yp組成,兩端各有一小部分稱擬常染色區(PAR),約占Y染色體的5%,在減數分裂過程中,PAR可與X染色體的相應區段進行交換、重組。其余約95%的Y染色體區域為非重組區(NRY)或稱Y 特異區,呈單倍型(指位于同一染色體上緊密連鎖的多個基因座的基因排列所構成的組合型別)獨立向下遺傳,由父親傳遞給兒子,從而保證性別決定的基本功能。Y染色體STR基因座(Y-STR)是其中一種重要的遺傳標記。近年來,Y-STR基因分型技術在案件偵破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利用Y-STR基因分型技術成功破獲2例案件,報告如下。
案例1:某縣系列搶劫強奸盜竊獨居老年婦女案。在某年6~9月短短3個月的時間內,連續發生了3起獨居老年婦女徐某(82歲)、黎某(71歲)、梁某(88歲)分別在家中被一男子強奸并搶走家中現金(數量不大)的案件。經過現場勘查提取受害者的陰道擦拭物或內褲上可疑斑跡等生物檢材,經過DNA基因分型測序檢驗結果證實上述案件提取的生物檢材檢出的STR基因分型均為同一男子所留,專案組決定對生物檢材進行Y-STR基因分型檢驗家系排查來指明偵查方向、劃定偵查范圍,確定犯罪嫌疑人所在的家系。經Y-STR基因分型測序檢驗分析,發現案發地的梁姓家系男性的Y-STR基因分型與案件所提取的生物檢材Y-STR基因分型一致,并結合傳統的偵查手段,將犯罪嫌疑人鎖定在梁某身上。經過DNA基因分型測序檢驗結果證實梁某的STR基因分型與案件所提取的生物檢材的基因分型一致,該案件告破。
案例2:某縣潘某被搶劫殺害案。某日凌晨,潘某獨自一人騎摩托車途徑該村村口時,被人持械襲擊毆打并搶走身上財物,潘某因受傷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經DNA基因分型測序檢驗,現場路面的兩處點狀血跡非死者所留血跡,均為另一男子所留,經過Y-STR基因分型測序檢驗,被認定是死者潘某的同宗潘姓男子所留。根據這一重要線索,專案組決定提取160多戶潘姓村民的生物檢材送檢,送檢的潘某(男,60歲)的STR基因分型與現場路面的兩處點狀血跡STR基因分型符合單親遺傳關系。經調查,發現其子有重大嫌疑,經過對潘某之子的生物檢材進行DNA基因分型測序檢驗證實其STR基因分型與現場犯罪嫌疑人遺留血跡的基因分型一致,最終使該案件告破。
近年來,Y-STR分型技術也逐步應用于案件的偵破中,其與常染色體STR基因座比較,在法醫學應用中具有以下特點:① Y染色體為男性所特有,對單拷貝Y-STR基因座,每個男性個體僅有1個等位基因。② Y-STR呈父系遺傳特征,只能由父親傳遞給兒子,同一父系的所有男性個體均具有相同的Y-STR單倍型,故在父系親緣關系鑒定中有一定實用價值。③和mtDNA一樣,Y-STR基因分型結果不具有唯一性,其法醫學應用價值在于排除,而不能認定。上述兩起案件的最終告破,Y-STR基因分型技術在案件偵破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Y-STR檢驗和STR檢驗技術的綜合運用,是偵破案件的關鍵。案例1利用Y-STR檢驗進行家系排查,鎖定犯罪嫌疑人家族中的人,再利用STR檢驗進行個體識別,從而鎖定梁某為犯罪嫌疑人。案例2在對現場血跡進行STR檢驗后發現為犯罪嫌疑人遺留血跡后,先后對60多名可疑對象進行STR檢驗后均被排除,隨后對現場血跡進行Y-STR檢驗發現該血跡系死者潘某的同姓宗族男子所留。對該村潘姓同宗村民進行STR檢驗、比對,發現潘某的 STR基因分型的與現場血跡符合單親遺傳關系,DNA檢驗取得突破性進展,最后經過對潘某之子的生物檢材進行STR檢驗證實潘某的 STR基因分型與現場血跡的基因分型一致,從而鎖定其為嫌疑人。
Y-STR檢驗家系排查與傳統案件偵查手段相結合是偵破案件的保證。案例1專案組經過幾個月艱苦細致的偵查,在案發地及相鄰鄉鎮的120個村共檢出82名重點嫌疑對象,但經DNA基因分型測序檢驗嫌疑對象均被排除。但隨著案件偵查的進一步深入,發現梁某有盜竊的前科和賭博嫖娼的劣跡,家庭經濟情況很差,與犯罪嫌疑人的特點相似,專案組秘密提取其檢材送檢,經DNA測序檢驗結果證實梁某的STR基因分型與案件提取的生物檢材STR基因分型一致,該案件告破。案例2專案組對現場周圍及周邊的可疑對象進行了逐一摸查。現場血跡經Y-STR基因分型檢驗被認定是死者潘某的同宗潘姓男子所留,根據這一重要線索,立即對死者村莊的160多戶潘姓村民重新逐一排查并提取生物檢材,在確定潘某的STR基因分型與現場血跡符合單親遺傳關系,隨后通過秘密偵查手段提取了其子的生物檢材送檢,經DNA基因分型測序檢驗結果證實其STR基因分型與現場血跡的基因分型一致,從而案件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