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濤, 聶瀟瀟
尸體檢驗鑒定是現場勘查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尸體檢驗照片是制作死因鑒定書的基礎。工作實踐中,由于對現場的尸體需要固定原始位置、血跡等,需要現場拍攝尸體照片,法醫尸表、解剖檢驗時候,更需要對尸體檢驗中的每一個尸體征像進行概覽和細目的拍攝。作者作為經常使用這些照片制作鑒定文書的一名法醫,同時結合最近幾年我省命案卷宗檢查中尸體檢驗照片方面存在的問題,對尸體檢驗照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人體會如下。
1.1拍攝照片的內容主體不明確、層次不清命案現場的勘查與分析必須以尸體為中心,以血跡為重點,拍照固定好現場后逐一進行檢驗,拍照必須同步進行。但在檢查中,發現有些案件缺乏客觀反映尸體現場位置關系、尸體與血跡分布位置關系等的一些關鍵性照片。
1.2照片資料制作、黏貼不規范,文字標識不清尸體檢驗照片的黏貼制作應從整體到局部,從表到里經過編排后有序逐一進行黏貼,并標示創傷部位及特征。但有些案件,照片黏貼不牢固,還未到法院有的照片已經脫落甚至遺失,有的照片文字標識不規范或者與其反映的內容不一致。比如現場上發現提取的“黏附可疑血跡的刀”被標識為“作案工具”,“表皮剝脫”、“皮膚劃痕”被標識為“抓傷”。
1.3拍照的尸體照片不全面、不規范、重點不突出一是該拍的沒拍,比如無名尸體上的明顯特征標記(胎記、痣、疤痕、假牙、紋身等),可疑吸毒死亡尸體體表上的注射針眼等;二是缺乏尸體原始的全方位的衣著特征照片和尸表照片;三是連貫性不強。從尸體整體到創傷局部不能用全面反映出來,不能一目了然地反映出損傷部位的位置、分布及特征。
1.4“三錄”不能對應、統一一是照片上反映的提取的痕跡物證在現場圖中沒有,在現場勘查筆錄中未作描述,二是尸體檢驗報告中對損傷檢驗有記錄卻沒有照片。
1.5拍照方法不規范一是拍照時未放置比例尺,二是進行細目拍照時未選擇反差較好的襯底,三是拍攝角度把握不好,不能真實客觀地反映損傷創口的原始形態及特征,導致照片變形。
2.1嚴格按照公安部照錄專業行業化標準、《現場勘查規則》等要求進行拍照和制作在拍照固定前一定要理清思路,如何拍照,如何將整個現場以及尸體的情況客觀真實地再現出來,有針對性的進行拍照和編輯,拍照時寧多勿少,建好框架后再充實內容。
2.2照錄人員要與法醫密切配合進行拍攝在拍攝尸體鈍器傷創腔組織間橋等特征時,要與法醫配合好,用清水洗凈創腔內的血跡,將創緣稍向兩側撥開,充分暴露創腔組織間橋特征,盡量用小光圈,加大景深,鏡頭光軸垂直于創腔口拍照。銳器所致的創口類型,單刃銳器所致刺傷,創角一端尖銳,一端圓鈍;雙刃銳器所致刺傷,兩創角均尖銳,創緣整齊,創壁光滑,無組織間橋。將這些特征拍攝出來才能反映銳器創傷。銳器創傷有的單獨存在,也有的很密集,有的數刀重疊呈鋸齒狀創口。對這類創傷的拍攝,應順創口撥離開,使創口界限明顯,特別是對切割創有收刀時形成的魚尾線特征,都要暴露出來,用均勻的光線拍攝,要清楚突出地表現出創傷的形態。
2.3按照痕跡檢驗的要求拍好尸體傷痕照片尸體檢驗照相是法醫對尸體進行全面檢驗過程中的一項必不可少的拍照任務。通常采用細目拍照方法,將創傷的大小、形狀、深淺、顏色等清楚拍照下來,為以后確定致死原因及推斷致傷致死工具提供法律依據。為此,照相人員必須做到:①清晰、準確、完整地把創傷形狀及細微特征完整無缺地拍照下來,拍照時相機鏡頭必須垂直于被拍物體平面,即創傷部位、鏡頭、感光片三者要保持平行,防止變形;②準確反映細微特征的大小、長短、深淺,拍照時要用三腳架固定好相機,盡量使用小光圈,增加景深和清晰度,同時,均應在創傷處同一拍照平面上放置比例尺。
2.4解剖尸體、檢驗創傷的拍照方法實踐中,有些尸體的體表發現不了致死原因,必須通過解剖才能弄清死亡原因時,對尸體進行解剖、檢驗創傷的拍照是記錄證據的重要手段之一。拍照方法可分為體內拍照和體外拍照。體內臟器某一部位創傷表現明顯,在拍照困難的情況下,可將這一部位切取下來,單獨拍下特寫照片,以說明創傷程度,并注以文字加以說明。比如:①對舌骨斷裂的拍照:一般要將舌骨切取下來,并剝掉軟組織,使斷裂處呈變曲狀放在白紙或深色紙(布)上,在適當的位置放上比例尺,近距離鏡頭垂直于舌骨拍照,同時還須將斷裂彎曲形狀舌骨復原后再拍一張,以示舌骨原有形狀作為比對。②對顱骨的拍照:應剝去頭皮,清洗血跡,使骨折凹陷形狀露出,拍照要利用放射或遮拍,以防止部分反光,使光線均勻地照到整個部位。另外,要注意由于相機的位置、照明的不同所拍出的骨折凹陷形態等與骨折原始形態的差異。③對顱內出血的拍照:如果是硬膜外、硬膜下或蛛網膜下腔內出血,可將出血范圍拍攝固定下來。如是腦實質內出血,有的呈片狀,有的呈若干小出血點,此時就要選擇最明顯部位拍照,特別要客觀、真實地反映出血部位。如果顱底有骨折,可將腦取出,洗凈血跡,從開顱口兩側打光拍照。
2.5利用各種不同的光源正確配光尸體創傷因形狀、深淺和顏色等所形成創傷各有不同的特征存在,要想拍照出一張反差適中、層次分明、影像清晰的質量好的照片,關鍵是恰當地正確應用光源和配光的角度。對不同的創傷應采取不同的自然光的配光方法和光照角度。尸體創傷拍照中常用的光源是自然光和燈光,實踐證明無論使用哪一種光源拍照,照度都不宜過強,多利用散光,拍照時利用小光圈,這樣才能將尸體創傷拍照得清晰、質感強。尸體檢驗照相場所各異,照相人員在利用自然光和配光方法上,可靈活運用,采取多種不同光照和配光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