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100053)叢駱駱 等
(接1月上)
生物制品生產環境的空氣潔凈度級別應當與產品和生產操作相適應,廠房與設施不應對原料、中間體和成品造成污染。
中藥制劑
應同時考慮是否滿足“中藥制劑”附錄第13~15條的相關要求。
1.浸膏的配料、粉碎、過篩、混合等操作,其潔凈度級別應當與其制劑配制操作區的潔凈度級別一致。中藥飲片經粉碎、過篩、混合后直接入藥的,上述操作的廠房應當能夠密閉,有良好的通風、除塵等設施,人員、物料進出及生產操作應當參照潔凈區管理。
2.中藥注射劑濃配前的精制工序應當至少在D級潔凈區內完成。
3.非創傷面外用中藥制劑及其他特殊的中藥制劑可在非潔凈廠房內生產,但必須進行有效的控制與管理。
第四十九條 潔凈區的內表面(墻壁、地面、天棚)應當平整光滑、無裂縫、接口嚴密、無顆粒物脫落,避免積塵,便于有效清潔,必要時應當進行消毒。
1.對新廠區,應檢查潔凈室(區)施工驗收文件,看有關材料材質是否符合規定,看廠房施工、驗收文件,每步驗收均應有記錄。
2.查看潔凈室(區)的氣密性,包括窗戶、天棚及進入室內的管道、風口、燈具與墻壁或天棚的連接部位的密封情況,是否不易積塵、易于清潔。
3.查看潔凈區的維護、清潔、消毒(必要時)的管理規程和記錄,是否滿足上述要求。
無菌藥品
應同時考慮是否滿足“無菌藥品”附錄第43~45條的相關要求。
1.應當按照操作規程對潔凈區進行清潔和消毒。一般情況下,所采用消毒劑的種類應當多于一種。不得用紫外線消毒替代化學消毒。應當定期進行環境監測,及時發現耐受菌株及污染情況。
2.應當監測消毒劑和清潔劑的微生物污染狀況,配制后的消毒劑和清潔劑應當存放在清潔容器內,存放期不得超過規定時限。A/B級潔凈區應當使用無菌的或經無菌處理的消毒劑和清潔劑。
3.必要時,可采用熏蒸的方法降低潔凈區內衛生死角的微生物污染,應當驗證熏蒸劑的殘留水平。
第五十條 各種管道、照明設施、風口和其他公用設施的設計和安裝應當避免出現不易清潔的部位,應當盡可能在生產區外部對其進行維護。
1.現場檢查潔凈室(區)內的各種管道、燈具、風口以及其他公用設施,查看是否有難于清潔的部位,并考查維護工作是否盡可能在生產區外進行。
2.查看廠房巡檢制度和記錄。
3.檢查企業對廠房的定期檢查、維護的管理制度和記錄。
第五十一條 排水設施應當大小適宜,并安裝防止倒灌的裝置。應當盡可能避免明溝排水;不可避免時,明溝宜淺,以方便清潔和消毒。
1.現場檢查地漏、水池等排水設施的位置、區域、安裝情況,地漏、水池有無防止倒灌的裝置,是否易清潔、耐腐蝕。
2.檢查是否使用明溝排水,如有,查看是否必要并符合上述要求。
無菌藥品
應同時考慮是否滿足“無菌藥品”附錄第29條的相關要求。
無菌生產的A/B級潔凈區內禁止設置水池和地漏。在其他潔凈區內,水池或地漏應當有適當的設計、布局和維護,并安裝易于清潔且帶有空氣阻斷功能的裝置以防倒灌。同外部排水系統的連接方式應當能夠防止微生物的侵入。
第五十二條 制劑的原輔料稱量通常應當在專門設計的稱量室內進行。
檢查企業是否根據稱量物料允許的暴露等級(即潔凈級別),設置專門的稱量設施,如:層流罩、手套箱等,是否有效控制粉塵擴散、交叉污染,并保護操作人員。
第五十三條 產塵操作間(如干燥物料或產品的取樣、稱量、混合、包裝等操作間)應當保持相對負壓或采取專門的措施,防止粉塵擴散、避免交叉污染并便于清潔。
1.確認產塵操作間是否設計為相對負壓并進行有效監控,是否滿足上述要求?,F場檢查壓差監控裝置和監測數據。
2.如無相對負壓,考查是否采用其他有效的專門措施,如稱量操作單元和獨立的除塵系統等。
中藥制劑
應同時考慮是否滿足“中藥制劑”附錄第8~11條的相關要求。
1.中藥材和中藥飲片的取樣、篩選、稱重、粉碎、混合等操作易產生粉塵的,應當采取有效措施,以控制粉塵擴散,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如安裝捕塵設備、排風設施或設置專用廠房(操作間)等。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