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艷蓉,梁茂文,王 呈,趙瑞生,田 歌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2)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對食品的要求不僅僅滿足于溫飽,而是追求高品質的食品,因而,食品安全倍受關注。對于現代畜牧業來說,生產的首要目標就是提供安全優質的畜產品。然而,近年來接二連三地發生“三聚氰胺”、“速成雞”、“人感染豬鏈球菌”等事件,嚴重地威脅到人類的身體健康。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后,每年都有被退貨、銷毀、索賠的畜產品,如2002年由于殘留抗生素問題,歐盟全面禁止進口我國的動物源性食品[1],使我國的畜禽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因此,有必要重新認識畜產品的質量與安全問題。
我國政府一直把畜產品的安全問題當作一件大事來抓,不但強制實行了畜禽的定點屠宰,還制定了嚴格的檢疫制度,但由于缺乏對畜產品的全程監管,很難保證畜產品沒有藥物殘留與污染。因此,要確保廣大消費者的健康和我國畜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就必須加強對畜產品的全程監控,真正生產出無殘留、無污染、無疫病的安全畜產品。
養殖規模小、管理粗放、經濟效益低、缺乏市場競爭力,是傳統養殖方式的重要體現。由于傳統的養殖方式不注重畜禽良種的選擇、飼養方式落后,采用盡可能投資少、質量低劣的產品,有的用消毒不嚴的工業用骨、肉、血粉等,有的甚至用泔水、垃圾等飼養牲畜,導致生產的畜產品品質差[2]。因為基礎差、底子薄,受整個大環境影響的因素較多,即使出現了專業化、集約化的養殖場,畜禽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依然突出[3]。
飼料因為原料本身的原因,天然存在一些有毒有害物質,如棉酚、單寧等,都會導致飼料原料存在一定毒性直接影響到畜禽安全;同時,在生產、運輸、貯存等過程中,如重金屬的污染、工業環境的污染、農藥的污染等[4]都會影響飼料的品質。畜禽長期食用有毒有害和被污染的飼料,不僅會誘發各種疾病,而且嚴重影響畜禽肉品質量[5]。同時,一些飼料廠家為了追求利益,在飼料中添加違禁物,再者養殖戶用藥不科學、不規范,都會導致畜禽產品質量出現問題。
危害畜禽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畜禽疫病,其往往突然發生且具有強大的暴發力,一旦感染很難控制。雖然現在我國畜禽防疫條件和水平有所提高,但遠遠不能滿足現代畜牧業的發展需要。再者,養殖戶在養殖期間因為自身的相關知識不夠導致人畜共患疾病的發生,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當前,養殖業在農村屬于支柱產業,而且養殖數量逐年增加,然而,畜禽疫病的防控,養殖技術的提高,生態環境的保護,農村村貌亂、臟、差等問題卻越來越突出。污染源普查動態更新調查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畜禽養殖業的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別達到1 184萬,65萬t,占全國排放總量的比例分別為45%和25%,占農業源的95%和79%,畜禽養殖污染已經成為我國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同時,養殖和屠宰加工企業的選址和設計不合理,水源、有毒有害物質殘留和其他有害物質的控制標準不嚴格,這些都有可能造成對畜產品的污染。
畜產品質量安全是從養殖場到餐桌的一個系統控制過程,涉及產前、產中、產后多個過程,只有對產地環境、飼料、獸藥管理和畜產品加工、流通等多環節全程予以嚴格的質量監測、監控[6],才能確保畜禽類食品的安全。
結合新農村建設,運用先進科學的飼養模式和技術,大力發展畜牧生態養殖小區建設,扶持農民建設標準化養殖場,逐步改變農戶落后的養殖習慣,使養殖走出庭院、走進自然實行生態循環,既可提高畜禽的飼養水平和畜禽防疫水平;同時可有效改變農村人居環境,減少人畜共患病的傳播,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協調發展[7],對建設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的新農村有重要意義。
對于畜產品的安全監控一定要從源頭抓起,直至終端產品都要進行嚴格把關,全面定期檢疫,重點監管。
2.2.1 創造優良的畜禽生長環境 優良的生長環境是畜禽生產高質量畜產品的前提條件。這就要求養殖場布局合理,防疫條件合格,水質、土質及空氣質量都符合國家要求,生態環境優良,沒有工業污染。
2.2.2 選擇飼養抗病能力強的優良品種 養殖戶對于飼養品種,應該選擇適應當地自然條件,具有較快的生長速度,較高的經濟效益和較強的抗疫病能力的優良品種[7]。
2.2.3 保證飼料安全和獸藥使用安全 飼料作為畜禽生長的必需物質基礎,其質量直接影響到畜禽產品的安全。飼料供給必須符合畜禽的生理需求,不得添加激素、興奮劑、防腐劑以及國家明文嚴禁使用的安眠藥、抗生素等添加物。根據修訂后的《飼料和飼料添加管理條例》,農業部將涉及飼料行政許可的6個部門規章歸并修訂為4個,制定新出臺《飼料原料目錄》和《飼料質量安全管理規范》,修訂公布了《飼料生產企業許可條件》等規范性文件,將提高飼料行業準入門檻、打擊非法添加等新要求具體化。同時,養殖場使用的獸藥一定要符合國家標準,用藥過程嚴格按照要求進行,不得隨意更改種類、劑量及配伍,更不得使用未批準或違禁藥物。
2.2.4 保障肉品質量安全,提高畜禽屠宰水平 確保畜產品的質量安全,嚴格進行宰前檢疫,確保宰前畜禽健康無疫。按照《屠宰檢疫規范》嚴格檢疫,剔除病害畜禽及其產品,做好宰后檢疫。嚴把流通環節檢疫關,對進入市場的畜禽及畜禽產品嚴格做到查證、驗物,加強排查力度,確保不合格畜產品不上市[8]。
要逐步完善畜產品質量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明確各職能部門的職責,加強部門之間的配合;同時加快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執法隊伍和監測檢驗體系建設,完善畜產品安全基礎設施,強化管理能力,建立長效機制[9-10],尤其要提升相關部門應對重大動物疫情和突發畜產品安全事件的能力,加大農業生態環境質檢中心的建設,開展生態養殖基地和畜產品批發市場的檢測[11]。
接二連三地出現畜產品質量事件,不斷提示人們畜產品安全問題迫在眉睫,必須提高警惕,加大執法力度[12]。畜產品安全發展應本著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防止、減輕和消除食品的危害[13]。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畜產品市場的競爭將由數量、價格競爭轉變為以品質、健康為中心的競爭,對畜產品的質量、品質等綜合因素的要求將逐漸提高[3],畜產品質量安全的提高任務艱巨。
[1]李吉明.我國農產品出口受阻綠色壁壘的原因及對策 [J].國際貿易問題,2003(10):10-13.
[2]溫芳能.中國畜產品質量分析 [J].中國牧業通訊,2004(4):28-29.
[3]于福滿,蔡克周,程榆茗.我國畜禽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食物與營養,2011,17(2):10-12.
[4]吳小俊,賈新喜,張榜.確保畜產品安全應采取的幾項措施[J].畜禽業,2009(2):60-61.
[5]張麗明,付國兵.畜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法制建設,2012(5):69-70.
[6]邵晞,張洪讓.當前畜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及對策[J].中國動物檢疫,2005(7):21.
[7]王富勇,曹朝峰,董紅燕,等.全面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的建議[J].河南畜牧獸醫,2009(4):13-14.
[8]韓建業,朱峰.西安市畜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對策[J].畜牧獸醫雜志,2011,37(5):76-77.
[9]李德璞,張宏輝.農村畜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問題及控制對策[J].現代農業通訊,2009(11):239-240.
[10]史建兵,孫志華,呂知新.關于加強五原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思考[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2(6):9.
[11]劉楓,解睿,何燕.如何實施提升山西農產品質量安全工程[J].山西農業科學,2010,38(6):76-78.
[12]孫明森.對加強畜產品安全監管措施的探討[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8(7):33.
[13]白獻曉,李雅莉.河南省畜產品質量安全發展戰略研究[J].河南農業科學,2005(5):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