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學軍,林 剛,李沙沙
(煙臺市水利局,山東 煙臺 264009)
棲霞市長春湖水利風景區的規劃與評價
孫學軍,林 剛,李沙沙
(煙臺市水利局,山東 煙臺 264009)
針對棲霞市水利風景區建設與發展滯后的現狀及水生態文明城市創建的迫切需求,對長春湖水利風景區等進行了綜合規劃評價,并分析其發展優勢,從旅游項目、風景資源、環境質量、開發利用條件及管理等方面進行了綜合評價。
棲霞市;長春湖;水利風景區;規劃;評價
長春湖水利風景區位于山東省棲霞市,北臨蓬萊,南近青島,總面積30.4km2,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溫度適宜、降水適中、光照充足。景區為城市河湖型觀光風景區,依托庵里水庫而建。庵里水庫位于大沽夾河支流白洋河上,流域面積150km2,水庫總庫容7603萬m3,興利庫容3810萬m3,是一座集防洪、旅游、工農業供水、發電于一體的綜合水利樞紐工程。
長春湖水利風景區依托棲霞市“蘋果之都,山水名城”的品牌資源,以“山和水”為優勢,“自然生態”為亮點,凝聚周邊散點式分布的旅游景點,打造集觀光旅游、宗教覽勝、休閑度假、運動娛樂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休閑度假勝地。景區年可容納游客20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億元。
1.1 規劃范圍
長春湖景區規劃范圍由3部分組成,即長春湖核心旅游區開發規劃、城市文化旅游區提升規劃和名湯森林旅游區提升規劃。
長春湖核心旅游區指棲霞市庵里水庫水體及周邊地區,規劃總面積約12.6km2,其中水域面積6.32km2。采用“八面來風”的主題構思,分為8個重點區域:碧波暢游休閑娛樂區、道法自然主題度假區、仙風道骨運動養生區、鶴舞朝霞濱湖度假區、湖光山色經典度假區、北國水鄉果園休閑區、漁家風情休閑度假區、蘋果城高爾夫度假區。主打水上觀光、體驗采摘、休閑垂釣和水上娛樂等項目。
城市文化旅游區規劃面積2.88km2,包括牟氏莊園、霞山書院、奇石博物館。以“地主莊園文化和書院文化”為載體,打造城市文化旅游區。通過整合民俗文化、道家文化和農耕文化,成為歷史文化底蘊和水文化內涵的有效載體。
名湯森林溫泉養生旅游度假區按照“高水準、國際化”的原則,提升艾山溫泉、艾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形象、規模和檔次,突出溫泉養生,并將道教文化、史跡故事融入其中,致力于打造膠東特色人文旅游區。
1.2 規劃時段
近期:2008—2010年,重點開發碧波暢游休閑娛樂區、道法自然主題度假區和鶴舞朝霞濱湖度假區;重點提升蘋果城高爾夫度假區、城市文化旅游區和名湯森林旅游區。
中期:2011—2015年,重點開發湖光山色經典度假區、北國水鄉果園休閑區、漁家風情休閑度假區。
遠期:2016—2025年,重點開發仙風道骨運動養生區。
1.3 規劃容量
旅游容量是指一定時期內不會對旅游目的地的環境、社會、文化、經濟以及旅游者旅游感受質量等方面帶來無法接受的不利影響的旅游規模最高限度,一般為旅游地接待的游客數量最大值。長春湖景區日旅游容量為39400人。景區規劃面積30.4km2,規劃人口為8萬人,其中游客約2萬~4萬人/d,因此景區人口密度為2631人/km2,即人均面積380m2,符合生態容量要求。
2.1 水工程影響評價
長春湖水利旅游項目不改變庵里水庫樞紐工程結構,水庫防洪標準不變,防洪調度運行指標不改變,對庵里水庫工程結構和運行安全無不利影響;長春湖水利旅游項目不改變庵里水庫原有的防洪、供水、灌溉、發電、養殖等功能,對防洪標準、工農業供水量、發電量、水產養殖無影響;長春湖水利旅游項目的活動區域與水庫大壩、溢洪閘、放水洞等樞紐工程的緩沖區和安全距離符合有關規定。
2.2 水質水量影響評價
長春湖水利旅游項目符合棲霞市人民政府對庵里水庫的水功能區劃定位和水源保護區的規定;庵里水庫周邊已按規劃修建了完善的污水收集處理系統,部分項目修建了獨立的小型污水處理系統,杜絕了污水直接排放于附近水體,做到了達標排放,經處理后的污水水質達到有關標準。開展水利旅游項目對庵里水庫的來水量、需水量和用水量,對棲霞市和庵里水庫旅游區的水資源供需平衡均無影響。
2.3 水生態環境評價
長春湖水利旅游項目對水生態結構的完整性、水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敏感性均無不利影響。棲霞市長春湖水利風景區總體規劃中明確提出,建立以水生物多樣性、珍稀瀕危等重要水生物生活環境、水生態脆弱區和敏感區等為核心內容的保護目標,項目的設置符合生態功能區劃和管理的有關規定。
2.4 社會影響評價
長春湖水利旅游項目有利于弘揚水文化,傳播水知識,增強人民群眾的水資源保護意識,促進最嚴格水資源保護制度的實施。景區建設可完善以庵里水庫為核心的水景觀系統性、完整性及協調性,豐富水生態旅游資源,為游客提供一個優美的山水自然景觀,陶冶人們的情操,增強人們的體質,增加當地居民的經濟收入,且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2.5 綜合評價
長春湖水利旅游項目綜合影響評價指標體系中,關鍵指標(A類)、重要指標(B類)均為“無影響”,一般指標(C類)有一項為“影響小”,符合《水利旅游項目綜合影響評價標準》(SL422—2008)要求。
3.1 風景資源評價
長春湖水利風景區以庵里水庫為依托,凝聚了棲霞市艾山溫泉、牟氏莊園、艾山國家森林公園等景區,完美融合水文、工程、文化、地文、生物景觀,讓水文化、歷史文化、道家文化、農耕文化相互融合,打造具有特色的膠東休閑度假景區。
3.2 環境保護質量評價
庵里水庫水質潔凈、清澈、無雜物,能見度好,達到《地表水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標準要求。水庫周邊建立完善污水收集系統,所有污水都達標排放,處理后的污水符合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的有關要求。林草覆蓋率達95%以上,水土保持質量良好。景區嚴格秉持水利風景區“自然、和諧”的建設要求,對自然生態的完整性和穩定性無影響。
3.3 開發利用條件評價
長春湖水利風景區地處“蘋果之都”棲霞市,鐵路、公路、航空交通方便,道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各景點之間交通便捷,已形成出入快捷便利的立體化交通格局;景區內建有完備的供水、供電、通訊、文化、醫療等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集觀光、體驗于一體,配套水上娛樂設施,提供蘋果采摘、地主宴等參與式活動,年可容納游客200萬人次。
3.4 管理評價
長春湖水利風景區規劃以“低碳環保、分步實施、可持續發展”為原則,充分利用現有景區資源,著力打造最適合人居的膠東水生態名城。2011-05-24,棲霞市政府成立庵里水庫(長春湖)水利風景區管理委員會,出臺相應管理辦法和保護措施,實行職責落實制度,全面提高景區管理水平。
棲霞市長春湖景區由市委、市政府牽頭,水利、環保、旅游等相關部門通力協作,宣傳動員,高度重視景區發展。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科學、可行的規劃方案。在規劃建設中秉持水利風景區自然和諧的要義,立足于庵里水庫所具有的水利風景資源,與周邊景點有效融合。在開發風景資源的同時加強對環境和工程的監管力度;基礎、服務等設施配套齊全,注重景區管理,以質求勝。水利風景區建設是水利工程服務于民理念的升華,但對于如何科學、合理地發展水利風景區,開發水利旅游資源仍需進一步探索。隨著人們精神文化修養的提高,水利風景區也將面臨嚴峻考驗,建設具有地域特色的高層次、高質量水利風景區已迫在眉睫。
(責任編輯崔春梅)
X321
B
1009-6159(2013)-06-0061-02
孫學軍(1960—),男,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