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萬翠,孔令柱,鄭 超
(曲阜市水利局,山東 曲阜 273100)
曲阜市水生態建設探索與實踐
劉萬翠,孔令柱,鄭 超
(曲阜市水利局,山東 曲阜 273100)
曲阜市結合自身實際,加大對水利工程投入,優化配置水資源,在全市開展水生態文明建設效果明顯。為本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可靠水利保障。
曲阜市;水生態;生態文明建設
曲阜市位于魯中南山區的邊緣地帶,屬淮河流域南四湖水系,流經曲阜境內的大小河流14條,河流總長度256.4km,全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695.4mm,水資源豐富。該市是國家定位的歷史文化名城,是著名的人文旅游勝地。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本地旅游資源的開發,水資源已經不能滿足人民生活和城市發展用水的需要。全面協調全市用水,合理配置水資源,創建水生態文明城市勢在必行。
曲阜市水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是: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建立“三條紅線”和“四項制度”,有效控制用水總量,提高用水效率,優化全市水資源配置;增強防洪保安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資源承載能力,改善全市水利基礎設置;改善水功能區水質,提升城鎮供水水源地水質,全面整治河道環境;修復生態脆弱河流和地區水生態,完善全市生態水網規劃建設。
近年來,曲阜市加強水資源管理,興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設施,使得水資源保障能力、防洪除澇和水環境治理效果明顯提高,初步形成了防洪、排澇、灌溉、供水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水利體系,水生態建設成效明顯。
2.1 優化配置水資源
為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曲阜市出臺了《曲阜市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方案》,對進一步規范全市水資源管理工作提出了嚴格要求。認真做好水資源論證工作,全市企事業單位新建、擴建、改建項目全部進行水資源論證。嚴把取水許可審批,把防洪影響評價、水土保持方案、水資源論證、占用農田灌溉水源及排灌設施補充作為前置條件,未完善好的不予發放取水許可證。深化節約用水管理計劃,大力開展水資源管理執法監督,依法關停自備井、手壓井,吊銷取水許可證19個,有效維護了城區自備井用水秩序。為進一步優化水資源配置,投資1.1億元建設尼山水庫引水入城工程,目前已建成通水,年節約地下水1000萬m3,基本滿足城市建設、生態環境和重點工業發展用水需求。
2.2 改善全市水利基礎設施
1)提高防洪減災能力,如期完成小水庫除險加固任務。全面完成了納入省、市3年規劃的32座小水庫除險加固任務,經過除險加固的水庫,已經接受了汛期洪水考驗,蓄水能力和防洪標準明顯提高。2)改善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全面完成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全市276個村、43.92萬人吃上了安全衛生的自來水,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100%。在實現村村通自來水的基礎上,實施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按照《曲阜市2010—2013年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規劃》,到2013年底,全市17.8萬人不安全飲水問題將得到徹底解決,實現城鄉同源、同網、同質供水目標。3)提高農業綜合生產條件,加快農村水利建設。按照統一規劃,集中連片,水利工程配套,排灌體系完善的總體要求,規劃治理總面積0.63hm2,主要建設紅旗閘、沂河灌區末級渠系配套改造和灌區高效節水灌溉工程。這些工程的實施和完成,提高了水庫、河道的防洪和蓄水能力,為確保人民財產安全、提高生產生活條件提供了有力保障,為曲阜市水生態文明建設打
下了良好基礎。
2.3 開展河道綜合治理
按照省、市水生態建設意見和水利工程防洪、生態、供水等多功能的要求,曲阜市圍繞泗河、沂河、蓼河,加大綜合治理力度。1)泗河被列為省生態河道治理示范工程。按2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編制了泗河曲阜段治理規劃,在防洪治理的基礎上,改造紅旗閘和陳寨壩,在泗賓、書院、孔村、高村河段新建攔蓄工程4處,形成泗河大水面,沿線逐步實施綠化、亮化、美化工程,建泗河成了水利生態風景區。2)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城市河道公園化”的原則,按2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編制了《沂河治理綜合規劃》,分3期對沂河進行綜合治理。至此,已治理沂河近20km,建橡膠壩5座,攔河閘壩5座,攔蓄水面達18km;新建和完善攔蓄工程4座,同時把沂河城區至尼山兩岸河堤建成10m寬的觀光旅游路線。3)2011年開展了蓼河治理工程。主要建設人工湖、橡膠壩、引水入蓼、濱水景觀等工程,概算總投資約1.5億元,使蓼河城區段防洪標準提高到20年一遇,形成約24hm2的水面,蓄水量約100萬m3。在發揮防洪功能的同時,通過對泗河、沂河、蓼河的綠化,節節攔蓄,形成“水庫連水庫,瀑布接瀑布”的壯麗景觀,將泗河、沂河、蓼河建成集防洪、灌溉、生態、旅游觀光、休閑娛樂于一體的多功能河道,改善了城市人居環境。
2.4 完善現代水網
為滿足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曲阜市根據地勢、地形特點和河流、水庫分布情況,編制了曲阜現代水網規劃,并通過了專家評審。首批實施了曲阜市引泗河水入城工程,主要包括橡膠壩工程、引水管道工程、河道治理工程3部分。橡膠壩工程是在泗河104國道書院公路橋下游約286m處建1座橡膠壩,設計壩軸線長為160m,壩高為5.5m,攔水高度為5.5m,蓄水庫容約360萬m3。飲水管道工程是在泗河104國道書院公路橋上游南岸約100m處建引水口,向南鋪設內徑1500mm的有壓鋼筋混凝土管道長度3725.5m,自流引水進入明故城護城河東北角;在護城河東北角、洙水河分別布設出水口,設計流量分別為1.1m3/s、0.5m3/s。河道治理工程是在橡膠壩上游河道2.1km范圍,新建涵洞3座、拆除重建1座、加固接長1座。引泗河水入城工程實現了泗河、大沂河、小沂河、護城河、洙水河城區水系貫通,達到清水常流的目的,徹底改善了城區水環境和生態環境,為曲阜市生態水網建設拉開了序幕。
3.1 強化扶持,多方融資
水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工作量大,難題多,需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1)增加財政預算。根據一定時期水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任務,參照國家要求和周邊縣市的投入比例,盡可能增加財政預算。2)爭取上級補助。核算市區內河流治理成本,爭取省市對水生態建設的補償;申報一定數量的有影響力的生態文明建設項目,向上級政府爭取必要的資金補助。3)鼓勵民間投入。根據“誰投入、誰受益”的原則,建立水生態建設的投融資體系,采用多種經濟形式和投資渠道共同進行水生態文明建設。
3.2 嚴把標準,確保質量
水生態建設工程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在具體實施中,應實行“四制”,嚴把“五關”。“四制”即實行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合同監督制;“五關”主要是:1)嚴把規劃設計關。工程設計要根據曲阜市實際情況,做到設計合理,經濟可行。2)嚴把材料設備關。對工程所需的材料進行嚴格檢測,保證施工材料設備質量。3)嚴把施工隊伍關。工程項目均通過招標選擇有經驗、有資質、有能力的施工隊伍建設。4)嚴把水源水質關。對水質水源進行充分檢測,符合要求方可進行通水。5)嚴把工程驗收關。在充分發揮現場監理作用的同時,市水利局工程技術人員對每項分部工程進行質量檢測和把關,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工程建設任務。
3.3 健全制度,強化管理
建設是基礎,管理是關鍵,發揮效益是目的。應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各項規章制度,不斷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建立規范有序的管理體制,確保工程運行良好,保證工程長期發揮效益,造福于民。
加強水生態文明建設,構建人水和諧城市將是曲阜市的一項艱巨任務。各級政府對水利工程建設十分重視,水利事業面臨著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曲阜市將借此契機,繼往開來,乘勢而上,遵循自然規律科學治水,積極推動水利改革發展,全面推進水生態系統建設工作,建立良好的水生態系統,促進曲阜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張玉燕)
X321
B
1009-6159(2013)-06-0079-02
劉萬翠(1963—),男,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