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兵
(山東省水利工程管理局,山東 濟南 250014)
山東省水利普查對象規模水平分析
趙紅兵
(山東省水利工程管理局,山東 濟南 250014)
結合經濟社會指標和全國水利普查成果,采用對比分析方法,比較分析了山東省主要水利普查對象的規模與水平,以期更好地了解全省水利發展現狀和基本特征,為科學謀劃水利長遠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水利普查;規模;特征;分析
2010—2012年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主要內容包括河流湖泊基本情況普查、水利工程基本情況普查、經濟社會用水情況調查、河湖開發治理保護情況普查、水土保持情況普查、水利行業能力建設情況普查和灌區、地下水取水井專項普查。為快速分析水利普查成果,本文結合相關經濟社會指標和全國水利普查成果,對全省水利普查主要對象規模水平進行了分析比較。
1.1 河流湖泊
1)河流。全省共有流域面積50km2及以上河流1049條,河流總長度為3.25萬km,分別為全國的2.32%和2.15%。河網密度為0.21km/km2,為全國水平的131.63%。
2)湖泊。全省常年水面面積1km2及以上湖泊共8個,水面總面積1051.80km2,分別為全國的0.28%和1.35%。
1.2 水利工程
1)水庫。全省共有水庫6424座,總庫容219.18億m3,分別為全國的6.55%和2.35%。
2)水電站。全省共有水電站130座,裝機容量108.51萬kW,分別為全國的0.28%和0.33%。
3)水閘。全省過閘流量1m3/s及以上的水閘10654座,為全國的3.97%。總過閘流量512731m3/s,單位水閘過閘流量48.13m3/s。
4)堤防。全省堤防總長度為30118km,5級及以上堤防長度為23239km,分別為全國的7.28%和8.69%。全省5級及以上堤防工程達標率為67.97%。
5)泵站。全省共有泵站9396座,為全國的2.21%。總裝機流量6577.35m3/s、裝機功率924110.17kW。
6)引調水工程。除南水北調工程外,全省跨流域且跨水資源三級區的引調水工程7處,設計引水流量155.99m3/s,設計年引水量73165萬m3。
7)農村供水工程。全省共有農村供水工程298.33萬處,總受益人口6656.45萬人,分別為全國的5.07%和8.20%。
8)塘壩窖池。全省共有塘壩5.15萬處,總容積12.30億m3,分別為全國的1.13%和4.06%;窖池7.90萬處,總容積389.56萬m3,分別為全國的1.15%和1.55%。
9)攔河閘壩。全省設計蓄水能力在10萬m3及以上的攔河閘壩工程1181座,總設計蓄水量21.24億m3,單位攔河壩設計蓄水量179.85萬m3。
1.3 經濟社會用水
全省2011年經濟社會用水量為232.47億m3,為全國的3.74%。其中:居民生活用水21.64億m3,農業用水159.42億m3,工業用水34.29億m3,建筑業用水1.06億m3,第三產業用水8.50億m3,生態環境用水7.56億m3,分別為全國的4.57%、3.82%、2.85%、5.33%、3.51%和7.11%。
1.4 河湖開發治理
1)河湖取水口。全省共有河湖取水口11045個,2011年取水量128.49億m3。河流型、湖泊型和水庫型取水口數量分別占62.07%、0.81%和37.12%,取水量分別占82.27%、0.61%和17.12%。
2)地表水水源地。全省共有地表水水源地277
處,為全國的2.38%。其中,河流型水源地48處,水庫型水源地229處。2011年總供水量17.66億m3,其中河流供水3.82億m3,水庫供水13.84億m3。
3)河流治理。全省具有防洪任務的河段長度為18259km,已治理河段總長度為9481km,治理達標河段長度為5169km,分別為全國的4.88%、7.67%和8.00%。
1.5 水土保持
全省土壤侵蝕總面積為27253km2,為全國的2.11%,水土流失率(土壤侵蝕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例)為17.34%,為全國水平的56.46%。
全省水土保持措施面積為32797km2,為全國的3.31%。水土保持措施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例為20.87%,為全國水平的202.08%。
1.6 水利行業能力
全省水利行政機關及其管理的企(事)業單位共2180個,從業人員10.32萬人,分別為全國的5.00%和7.72%。從業人員中,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員4.91萬人,高中(中專)及以下學歷人員5.41萬人,分別為全國的8.33%和7.25%。
鄉鎮水利管理單位1653個,從業人員0.87萬人,其中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為0.57萬人,分別為全國的5.62%、4.23%和5.59%。
1.7 灌區
1)灌溉面積。全省共有灌溉面積546.43萬hm2,為全國的8.18%;耕地灌溉率為67.40%,為全國水平的133.48%。人均灌溉面積0.057hm2,人均耕地灌溉面積0.053hm2,分別為全國水平的114.36%和115.15%。全省高效節水灌溉率僅為11.36%。
2)灌區。全省共有設計灌溉面積2萬hm2及以上的灌區53處,灌溉面積217.52萬hm2,分別為全國的11.62%和11.65%。設計灌溉面積666.67(含)~20000hm2的灌區444處,灌溉面積90.254萬hm2,分別為全國的6.07%和6.07%。3.33(含)~666.67hm2的灌區14.77萬處,灌溉面積135.14萬hm2,分別為全國的7.18%和5.93%。全省灌區灌溉面積占總灌溉面積的比例為81.06%,為全國水平的96.11%。單位灌區灌溉面積29.87hm2,為全國水平的109.60%。
1.8 地下水取水井
全省共有地下水取水井919.6萬眼,2011年地下水取水量共89.32億m3,分別為全國的9.43%和8.24%。2011年機電井灌溉取水60.22億m3,占地下水取水總量的67.42%。人均地下水取水量92.68m3,為全國水平的115.20%。
1)山東省總體上河多湖少,河網密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湖面面積和數量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應做好“人水爭地”的管控工作,嚴禁侵占水域,有條件的地區可通過“還地為湖”等措施增加水域面積,為洪水調節提供足夠空間,有效改善水生態。
2)山東省水利工程數量眾多,引調水工程規模龐大,農村供水工程集中供水程度較高,已基本形成攔蓄引提調滯排功能齊全、大中小微工程配套的水利工程體系,但堤防達標率僅為67.97%。建議進一步加快堤防治理,提高堤防達標水平。搞好水利工程管理,加強工程維修養護和更新改造,提高工程聯合應用和調度能力,最大限度發揮水利工程的綜合效益。
3)山東省人均用水量、萬元GDP用水量已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全省總體節約用水處于較高水平。建議今后重點調整用水結構,挖掘農業節水潛力。
4)山東省河湖取水口類型主要為河流型取水口,地表水水源地主要是水庫型水源地。全省河流治理率和治理達標河段長度占防洪任務河段長度的比例較低,建議進一步加快治理進度,提高河流治理標準。
5)山東省水土流失率為17.34%,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水土流失治理程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建議今后應重點做好人為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避免生產建設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進一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不斷提高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質量和水平。
6)山東省水利行政機關及其管理的企(事)業單位及從業人員眾多,但從業人員文化程度較低,建議進一步提高水利行業從業人員文化水平,增強專業能力,以更好地服務水利發展。
7)山東省灌溉面積以耕地灌溉面積為主。人均灌溉面積和人均耕地灌溉面積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大型灌區數量及規模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但灌區灌溉面積占總灌溉面積的比例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全省高效節水灌溉率僅為11.36%,應大力加強農田節水改造力度,提高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從而降低農業用水規模,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8)山東省地下水取水井數量和取水量龐大,地下水井取水量占全省用水總量的38.42%,人均地下水取水量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且主要取水用途為灌溉用水。建議加大地下水的管理和保護,加強地下水監測,提高地表水水源的用水比重,盡量減少地下水灌溉用水的使用。
(責任編輯崔春梅)
TV211
B
1009-6159(2013)-08-0007-02
趙紅兵(1977—),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