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偉,張琳靜
(濟南市水利局,山東 濟南 250099)
濟南市空間數據采集與處理的質量控制
杜偉,張琳靜
(濟南市水利局,山東 濟南 250099)
質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也是普查成敗的關鍵。濟南市通過對空間數據采集與處理全過程質量控制,把質量控制落實到每個工作階段和環節,保證了水利普查空間數據的規范性、準確性、完整性。
濟南市;水利普查;空間數據;質量控制
開展全國水利普查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建立包括普查空間數據庫、普查綜合成果數據庫的國家基礎水信息數據庫。水利普查空間數據是國家基礎水信息平臺中不可或缺的基礎數據和信息來源,是建立國家基礎水信息平臺的前提,是水利普查成果數據庫的必要構成。
開展水利普查,數據是基礎,質量是關鍵。質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也是普查成敗的關鍵所在。加強水利普查空間數據采集與處理質量控制,有利于不重不漏地做好水利普查對象的清查核實,確保水利普查清查數據質量;有利于理清各類水利普查對象的關系,做好水利普查基礎數據資源的空間集成,建立水利普查對象空間數據庫,形成全國水利普查成果一張圖;有利于水利普查成果的空間分析與展示,創新水利普查成果形式,提高水利普查成果的技術水平。
1.1 高度重視空間數據處理培訓工作
自水利普查空間數據采集與處理工作啟動之初,濟南市就把培訓工作放在首位,多次召開縣(市、區)主要領導及技術人員會議,部署工作。要求各縣(市、區)針對空間數據處理工作,分階段制定工作計劃,加強培訓。
在人員培訓的選派上,首先,要求有一定計算機基礎的人員負責空間數據處理工作。其次,要求負責空間數據處理工作人員有大局意識。特別是在匯總平衡階段,對空間數據處理中涉及不同專業出現的不同問題,要及時總結,書面告知分管負責人,不定期召開協調會,使問題得以及時解決。第三,要有高度的責任心。水利普查空間數據處理工作直接關系到最后成果的發布質量,因此,要求負責此項工作人員要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做到事無巨細,一絲不茍。
1.2 加強各階段的質量控制組織管理
為切實推進普查質量控制工作,市水利普查辦成立了以技術與數據組為基本班底的普查質量控制工作組,對空間數據處理中每個環節實施統一質量管理,并負責全市空間數據質量控制和驗收工作。各縣(市、區)配備專門的空間數據處理專職人員,同時按照全員質量控制原則,將空間數據處理各階段的質量控制任務分解落實到每一個崗位,開展質量控制工作的檢查指導。市水利普查辦通過對各縣(市、區)進行逐一摸底檢查,了解空間數據采集與處理質量控制情況,根據實地調研,進行匯總,并組織對各縣(市、區)普遍反映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答疑。
1.3 加強空間數據質量檢查
根據國家、省普查辦的統一要求以及濟南市空間數據采集與標繪情況,對全市空間數據采集與處理成果進行了總體性檢查。重點對采集與標繪過程、成果的規范性、采集與處理的準確性、工程體系的完備性以及圖形與屬性的一致性進行檢查。
1)巡回檢查。通過組織空間數據采集與處理技術的專業人員,對各縣(市、區)的空間數據采集與處理工作進行現場檢查。依照空間數據采集與處理技術規定的質量要求,對已有成果進行檢查。重點檢查成果內容是否全面,對象采集是否完整,標繪精度是否超限,是否有標繪判讀錯誤,是否存在對象關系錯誤或漏檢情況等。對檢查中發現的各類問題進行統
計,撰寫檢查報告,提交本級和上級普查機構,研究并提出解決方案。要求各縣(市、區)水利普查辦利用收集整理的水利工程分布圖等參考數據,逐一核對工程體系是否采集完整;同時利用空間數據采集軟件檢查采集成果是否存在不銜接、出頭及交叉等問題,發現問題及時修改。
2)集中檢查。集中檢查采取軟件檢查與目視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市普查辦組織對全市的空間數據采集與標繪成果進行了全面檢查。重點對數據組織結構、成果完整性、對象關聯關系、體系完整性進行了檢查及質量評定,并出具了檢查意見書。縣級水利普查機構負責實施自檢、互檢工作。縣級質量管理員與空間數據采集人員以自檢或互檢方式對空間數據采集與處理成果進行100%檢查,并邀請專業人員對成果進行復核。縣級水利普查辦對復檢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改正,復檢不合格的須全面返工,改正后再重新提交復檢。
3)抽樣檢查。縣級空間數據采集與標繪成果上報后,市普查辦組織對各縣(市、區)上報的數據成果進行抽樣檢查。按照技術規定要求,縣級要抽取10%,對不少于2個鄉的數據進行抽樣檢查;市級抽查3%,對不少于4個鄉的數據進行抽樣檢查。根據要求,抽取樣本考慮對象類型和空間分布情況,保證了樣本的代表性,對一些標繪對象較少的縣(市、區)采取了全面檢查的方式。針對濟南市具體情況,對標繪對象較少的市中區、歷下區、天橋區、槐蔭區、長清區、平陰縣進行了全面檢查,對章丘市、濟陽縣、商河縣、歷城區進行了抽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并限期整改上報,市普查辦組織復檢,出具質量評定證書和復檢報告。
1.4 重視空間數據文檔資料質量檢查
依據普查規定,市普查辦組織對空間數據文檔資料的整理歸檔和數據保密情況進行了規范性檢查,特別對涉密電子數據進行專項檢查。要求按規定對紙質檔案與電子檔案進行規范化整理,加強對涉密數據的日常安全管理。
2.1 存在的問題
1)電子工作底圖現勢性差,工作底圖比例尺小,對確定普查對象的空間位置造成一定難度。
2)機電井調整上圖下限后,工作量增大,電子工作底圖圖像不清晰,村莊難辨,造成圖上識別困難。
3)技術力量薄弱。空間數據采集與標繪專業性強,技術要求較高,各縣(市、區)基層技術力量差異較大,給工作進展帶來一定壓力。
4)采集與標繪所需設備、交通等物質條件差異,導致進度不一。由于各縣(市、區)機電井分布密度不同,采集與標繪設備、道路情況、交通工具等條件各異,影響工作進度。
5)空間數據采集與標繪軟件存在缺陷,對按期完成標繪工作帶來較大影響。
2.2 解決方法
1)針對電子工作底圖現勢性差、工作底圖比例尺小的問題,通過搜集水利工程專題圖作為參考,同時請經驗豐富、對本地水利工程較為熟悉的專家進行辨識、確認。對工作底圖中沒有或實地情況與遙感影像不一致的對象,水利專題資料年代較久、又無其他數據可供參考的情況下,采取外業實地測量方法獲取空間位置信息。
2)機電井上圖下限調整后,各縣(市、區)工作量急劇增大,再加之電子工作底圖圖像辨識度不高,基層工作壓力較大。根據調整,市普查辦及時制定計劃,根據各縣(市、區)不同情況進行調度。對機電井相對較少的槐蔭區等進行全部外業采集,機電井較多的章丘市等則采取以內業為主、外業為輔的形式。
3)對于因技術力量薄弱造成的困難,市普查辦及時組織市級技術人員給予幫助,定期下基層檢查并解決問題。因設備、交通等條件差異而導致的進度問題,及時與當地水利部門溝通協調,提供一切條件,集中力量、集中時間進行外業采集與標繪工作。
4)針對空間數據采集與標繪軟件存在缺陷這一狀況,市普查辦通過各種聯絡方式及時與上級普查機構保持聯系,以保持軟件的實時更新、升級,并時刻關注數據安全與備份。同時,針對普遍反映的問題,邀請駐省專家現場指導,及時解決,盡量避免重復、冗余工作,減輕基層工作壓力。
國家及省級專家對濟南市空間數據質量予以了高度評價,充分肯定了濟南市水利普查空間數據采集與處理工作,這與全體空間數據處理工作人員的辛苦勞動密不可分。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成果來之不易,用好水利普查成果對推進國家基礎水信息平臺建設意義重大。建議深入開發利用普查成果,讓社會各界更多地了解水利、水情,為完善治水方略、謀劃水利改革發展提供更為科學可靠的決策依據。
(責任編輯張玉燕)
TV211
B
1009-6159(2013)-08-0032-02
杜偉(1970—),女,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