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衛國
(菏澤市水利工程管理站,山東 菏澤 274000)
根據國普辦《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區劃編制與使用規定》要求,菏澤市各縣(區)將普查區域劃分為縣、鄉、村三級普查區。各縣均成立了縣級普查辦公室,全面負責協調本縣的普查工作。每個鄉鎮成立1個鄉鎮普查區,設置1個鄉鎮普查工作組,最小的單元為村級普查區。全市共劃分為9個縣級普查區,168個鄉級普查區,6 093個村級普查區。對于不同的普查對象,實行了不同的普查區劃。全縣劃成一個普查分區,由縣普查辦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擔任普查工作。對鄉級普查分區,各縣(區)以鄉鎮行政轄區為界進行劃分。村級分區主要涉及到機電井的普查,由鄉鎮普查指導員統一協調各村普查員,逐村進行普查。全市聘任培訓了1 235名水利普查指導員和4 860名普查員,保證了各項水利普查工作順利進展。2012-05,菏澤市順利完成市級普查成果匯總審核上報工作。
水利普查是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今后開展各項水利規劃和水利項目審批等工作的重要依據。開展水利普查既是當前水利工作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加快各地水利立項爭資的必要條件。但是,部分縣政府領導對水利普查工作認識不夠、重視不足,抱有僥幸心理,應付了事,工作不積極主動。
由于水利普查專業性強,環節眾多,任務重,時間性強,需要專職人員全力以赴地工作。基層工作任務繁雜,不少縣(區)水利普查辦工作人員雖然業務過硬,但因身兼數職,對水利普查工作有一定影響,難以按時高質量地完成所承擔的普查任務。實踐證明,專職人員較多的縣(區),整體工作進度較快。
此次水利普查工作量大,投入人員多,購置新設備多,需要大量資金,但上級普查經費不能按時落實到位,給普查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難。山東省財政廳和水利廳聯合下文督查了普查經費落實情況,但效果不太明顯,存在上報資金與到位資金不符的現象。雖然有縣(區)財政困難的客觀原因,但個別縣(區)分管領導不積極主動爭取普查經費足額到位,導致工作拖延滯后。
此次普查,菏澤市普辦機構利用多種形勢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但因普查對象文化素質差異較大,對普查的政策難于理解,還存在擔心猶豫的思想,導致普查員開展工作難度大,從而影響了清查進度和質量。例如,部分企業對用水量和產值(收入)等數字較為敏感,用水大戶擔心會以此次普查用水量數據作為相關水利規費的依據,因此不夠配合;個別村莊考慮自身利益,少報機電井數量,便于今后申請新打機井資金補助。
臺帳系統的可延展性不強,需進一步增加功能的靈活性和完整性。例如模板導入數據時,填表時間不能導入,有些水利工程所在河流在系統中不存在,卻不能人工輸入或添加等。
在山東省召開水利普查會議后,菏澤市政府高度重視,將水利普查工作納入政府常務會議議題。并迅速組建了第一次水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水利局。水利普查辦公室下設5個工作組,各個小組成員均為素質好、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組織協調能力強的干部和工作人員。各個工作小組分工負責,協同配合。
水利普查工作的節點性任務強,為保證在時間節點內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務,加快工作進度,菏澤市及時召開動員會、布置會、專題會等。在普查啟動、對象清查、全面普查階段前,菏澤市均召開了動員會議;在每一個階段性工作完成后,均召開總結會;在普查工作中遇到重點事項時或重要技術問題時,均召開專題會。
市普查辦不定期召開調度會議,掌握各縣(區)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平衡工作進度。在每個關鍵環節,配合市政府督查室對各縣(區)進行檢查督導、督促經費落實、及時了解工作進展,并以菏澤市政府文件下發督查通報。促使各項節點工作穩步向前推進,使得各級領導更加重視水利普查工作。
此次水利普查,各級普查人員以“質量控制”為中心,歷時3年時間取得的普查成果,在水利方面具有高度的權威性。建議菏澤市、縣普查辦對整個普查工作取得的成績進行總結,對所有成果進行整理、歸檔。以保持水利普查結果的權威性、獨立性、完整性。
由于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沒有經驗可借鑒,水利普查數據處理上報管理系統軟件又經常性更新,給基層普查機構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工作。建議完善系統功能,增強系統軟件的智能化程度。
菏澤市圓滿完成了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工作,形成了水利普查數據成果,并順利通過了市專家會審、成果協調和水利普查領導小組審定。菏澤市共完成普查對象136 779個,其中水利工程13 604個,經濟社會用水3 143個,河湖開發治理345個,水土保持9個,行業能力330個,灌區6 271個,地下水取水井111 049個,社會經濟用水1 920個,河湖開發治理10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