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光,張 振,劉曉明
(威海市水利局,山東 威海 264200)
威海市水利普查工作總結與思考
劉建光,張 振,劉曉明
(威海市水利局,山東 威海 264200)
總結了威海市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工作的工作方式和創新思路。通過此次水利普查全面了解了威海市水利行業基本情況和水利設施運行情況,既展示出威海市水利行業的業績,又暴露出水利行業中存在的問題,為今后威海市水利事業大發展提供科學可靠的規劃依據。
威海市;水利普查;創新;思考
2010—2012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工作,此次水利普查彰顯著水利這一基礎性行業對國民經濟的重要性。通過3年的水利普查,水利人提高了思想認識和業務水平,開闊了視野,為水利事業的發展規劃提供了可靠數據支撐。
1.1 首次普查,意義深遠
2010年開始的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是水利史上具有開創性的工作之一,影響深遠、意義重大。一是提高水利行業的地位。通過水利普查讓全市人民深入地認識水利、了解水利,知道水利工作對于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提高了水利行業的地位。二是加速水利行業的發展。通過水利普查使水利人第一次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水利情況,為科學化、規范化、優質化發展水利事業提供信息支撐,通過抓重點、破難點,合理調配資源,加速水利工作的發展。三是增強了水利人的責任感、使命感。通過水利普查,充分認識到水利行業發展及水資源合理利用面臨的新問題、新形式,增強人們水憂患意識。同時水利人也充分認識到水利發展在現在經濟轉型、產業調整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及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從而增強水利人的責任感、使命感。
1.2 組織得力、保障到位
市政府積極籌建威海市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領導小組,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水利局牽頭,市政府各部門積極參與,形成了一套組織有力、反應迅速的領導班子。并做到了專職工作人員、辦公場所、辦公設備、工作經費、工作制度“五到位”。切實落實了專用普查車輛,專業的GPS、測深儀等專業儀器,為威海市普查工作的順利開展做好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1.3 準備充分、針對性強
普查工作范圍廣,周期長,任務重,為做到在普查中有的放矢、目的明確,著力做好以下幾件事。一是科學組織、動員培訓到位。自國家、省水利普查培訓工作開展以來,威海市精心組織,合理安排,積極爭取培訓名額,參加各階段的培訓活動,強化對骨干普查人員的綜合培訓和專業培訓,全市累計參加國家培訓20多人次,省級培訓150多人次。舉辦市級培訓8次,培訓人員110多人次;舉辦縣級培訓班39期,培訓人員3780多人次。針對村、鄉、縣級等不同層次的普查員采用不同的培訓教材和不同培訓方式,針對性強、效果顯著。二是前期準備工作到位。普查辦從水利、水文、環保、國土資源、社會勞動保障、統計局等部門收集了大量的水利工程、灌區、河湖、地下水取水井、河湖排污口、從業人員等基礎資料,結合國家、省下發的基礎名錄,完成了這6個專項的基礎名錄,并下發給各市、區普查辦。三是宣傳、發動到位。威海市按照《威海市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宣傳方案》要求,將宣傳對象細化為各級政府領導、普查對象、部門單位、社會大眾等,采用有針對性的宣傳方式,通過報紙、電視、網絡、短信、電子屏幕等現代化的手段結合廣場儀式、分發宣傳頁、宣傳品等現場活動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確保了水利普查工作的順利開展。
1.4 創新形式、影響深遠
普查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為了更好地完成普查
工作,市普查辦深入探討工作方法,創新工作機制,確保水利普查工作的順利進行。一是以老帶新,能力和活力并重。威海市通過聘用一些經驗豐富的水利職工,指導帶領一批新入職大學生開展普查工作。這樣既鍛煉了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又促進了工作的順利進行。二是抓好督導檢查工作。市普查辦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專業人員深入到企業、水利工程等普查一線,現場核查普查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同時宣傳普查工作的重要性。三是重視木桶效應。市普辦充分考慮到部分地區的普查技術薄弱,人員較少的困難,數次派市級專業人員到縣、區集中進行普查數據的處理。四是一對一專項技術指導。通過市級專項負責人與縣級專項負責人一對一專項技術指導,保證了普查數據獲取工作中出現的技術問題能夠及時得到解決,確保普查數據的質量。
2.1 夯實了基礎,增長了才干
普查對象是迄今為止我國各種水利統計調查中最完整、最系統的一次,普查范圍之廣,普查周期之長、動用力量之大,都是前所未有。通過水利普查的工作,既獲得更加全面、系統、準確、可靠的基礎水利信息,又全面了解了全市水利發展的現狀,為以后水利發展指明了方向。
2.2 豐富了知識,開闊了視野
通過水利普查工作,深刻認識到水利在基層工作中的重要性,實地勘察各式各樣的水利設施,了解了全市的水利信息,這些信息都將在以后的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3 提高了認識,增強了意識
通過水利普查,認識到水利事業發展不僅僅是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管理,更重要的是向管理要效益,為社會發展做保障。水利人的思想意識應實現從只重建設到建管并重、強調效益和保障的轉變。
2.4 擴大了交流,提升了工作能力
水利普查經驗交流會、水利普查座談會和參觀學習無疑是擴大水利普查交流,加速水利普查工作的重要方法。無論參加省內的交流會,還是威海市定期、不定期舉行的交流會,通過交流取長補短,提升工作能力,為更好地開展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1 為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夯實基礎
水利普查全面排查了河湖取水口和地下水取水井的數量、取水情況、以及取水用途,系統了解了全社會各行各業的用水情況和單耗。
通過水利普查,能夠全面了解全市的水資源取用狀況,系統分析各類水的使用情況,為下一步三條紅線的控制提供了可靠數據支撐。
3.2 要進一步重視水利人才的培養
通過本次普查發現2個問題,一是縣、鄉兩級水利人員匱乏,二是水利普查員水平普遍不高。這都導致大量的工作不能保質保量完成,部分工作重復性較大,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不僅要培養更多的水利專門人才,而且更要注重對現有人才的進一步培養和水平提升,為更好地繁榮和發展水利事業打下堅實的軟基礎。
3.3 要努力改變農業的灌溉現狀
通過此次普查發現,威海市的灌溉現狀:一是百姓灌溉意識淡薄;二是大中型灌區的配套設施老化,年久失修,喪失了灌溉能力;三是高效節水灌溉設施較少。根源在于農業方面投入資金相對較少。要改變這些現狀除了要加大灌區改造的力度,還應該向管理要效率,杜絕有人建沒人管的現象,保障投入能夠長久的發揮效益。
3.4 要繼續擴大水利對全民的影響
民眾對于水利的認識一般停留在簡單的興修水利設施上面,通過水利普查的有力宣傳讓民眾意識到水利的重要性,增強民眾的水憂患意識。所以要進一步宣傳水利事業的發展情況,使民眾了解水利,為以后水利事業的繁榮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崔春梅)
TV211
B
1009-6159(2013)-08-0066-02
劉建光(1970—),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