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科學制訂海河流域治理開發與保護的總體部署,根據國務院關于開展流域綜合規劃修編工作的總體安排,水利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中國氣象局、國家能源局、國家海洋局等部門,建立了流域綜合規劃修編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組織海河水利委員會和海河流域8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部門,在深入開展現狀評價、總體規劃、專業規劃、專題研究的基礎上,編制完成了《海河流域綜合規劃(2012—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近日,國務院以國函〔2013〕36 號批復了《規劃》,并要求認真組織實施。
國務院在批復中明確提出,《規劃》實施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中發〔2011〕1 號)精神,以完善流域防洪減災、水資源綜合利用、水資源與水生態環境保護、流域綜合管理體系為目標,堅持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注重科學治水、依法治水,協調好興利與除害、開發與保護等關系,促進海河流域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優化配置、全面節約、有效保護和綜合利用,為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有力支撐。
通過《規劃》實施,到2020年,海河流域中下游地區和重點城市達到國家規定的防洪標準,主要蓄滯洪區能夠正常啟用;城鄉供水和農業灌溉能力顯著增強,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全面保障;流域主要河流和重要濕地最小生態水量得到保障,飲用水水源區水質全面達標,地下水超采基本遏制,重點區域水土流失得到控制;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涉水事務管理全面加強。到2030年,流域防洪減災體系更加完善,防洪減災能力進一步提高;節水型社會基本建成,供水安全有效保障;水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基本遏制并有所改善,水功能區水質全面達標,地下水總體實現采補平衡,水土流失有效治理;流域綜合管理現代化基本實現。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規劃》是海河流域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和防治水害的重要依據。國務院要求,流域內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強領導,密切配合,認真分解落實《規劃》提出的各項任務措施,精心組織實施,切實保障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