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紅
(海河水利委員會漳衛南運河管理局,山東 德州 253009)
2013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一屆“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六屆“中國水周”。聯合國確定2013年“世界水日”的宣傳主題是“水合作”,水利部確定2013年我國紀念“世界水日”和開展“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為“節約保護水資源,大力建設生態文明”。漳衛南運河管理局(以下簡稱漳衛南局)要以紀念“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精神,貫徹國務院 《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加強水法規宣傳教育,強化水行政執法,嚴格水資源管理,節約保護水資源,大力推動漳衛南運河流域生態文明發展。
從數據來看,漳衛南運河水資源的狀況并不樂觀。據統計,漳衛南運河流域多年人均水資源量不足全國的1/9,是我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地區之一。同時,由于流域內降水時空分部不均,引發了水資源利用工程的盲目建設,自上世紀中葉,流域上游修建了大量水庫、引水灌渠,不斷加大水資源利用規模;而中、下游靠修建攔河閘,提升沿河兩岸涵閘引調水能力。雖然目前這種盲目建設工程、無度用水的局面已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漳衛南運河流域的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已達到88%,遠遠超過了河系水資源正常的承載能力。
漳衛南運河兩岸是重要的糧食及棉、油等經濟作物產區,作為傳統的農業地區仍然沿襲著傳統的農業灌溉方式,水資源利用率低,高效灌溉設施和技術仍未普及。水資源費、水價等經濟杠桿對節水的調控作用也不明顯,城市生活、公共供水和工業分質供水滯后,影響了不同供水需求的分別配置,降低了供水效率。
進入20世紀80年代,沿岸工業快速發展,廢污水排量劇增,漳衛南運河絕大部分河道、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機污染嚴重,豐水期和枯水期水體均污染嚴重,加之水資源開發過度,河流缺乏生態用水,河流的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近幾年,河道水質有所改善,但河系生態狀況總體還處于較差水平。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水資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水環境保障能力愈發脆弱,岳城水庫入庫、出庫徑流量減少,漳河長期斷流,下游河段也經常出現斷流現象,中下游地區開始依靠外流域水的補充來維持沿河社會經濟的基本發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面臨巨大的挑戰。
2011年的中央1號文件,對水利工作提出了系統的要求,將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作為做好當前水利工作的重要抓手。在漳衛南運河系管理的實際工作中,只有認真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緊緊圍繞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提高管理能力,強化水資源的配置、節約和保護,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漳衛南運河系所面臨的嚴峻的水資源管理問題。
在流域水資源管理工作中,必須樹立科學發展觀,加強水資源區域總體規劃,確定流域水資源承載能力,開發利用統籌兼顧,兼顧上下游、左右岸的利益,并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協調好生活、生產、生態用水的關系,科學確定取水量,才能保證河道良好的水生態環境,維持河流健康生命。
在流域綜合規劃及水資源規劃的指導下,要積極推進出臺省際水量分配方案,并逐步形成一套符合漳衛南運河實際的河系水量調度方案。目前,漳衛南局依托岳城水庫、攔河閘、穿衛樞紐、倒虹吸工程及現有河道,水資源調配的地位與能力已初步顯現。繼續完善河系水資源調配工程,全面整合雨洪水、長江水、黃河水及河系自有水資源,統一規劃、統一調度、統一管理,優化配置,漳衛南運河系將會發揮更為重要的水資源調配作用。
管理方式的改變是實現水資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抓手。通過不斷加強以取水口門及省界水文監測為主的水資源監測體系,逐步加強取水管理的時效性,逐步實現對水資源的動態配置、動態管理。漳衛南局將認真落實水資源項目論證制度,從建設環節控制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量入手,對取用水總量已達到或超過控制指標的河段或地區堅決制止項目新增取水;對取用水總量接近控制指標的地區限制審批新增取水。
目前,漳衛南局正積極開展有關水資源課題研究,如漳衛南運河取水、用水調查;雨洪資源利用方案編制;岳城水庫水資源調度方案;漳衛河跨流域調水配置研究等,做好基礎技術研究工作,條件具備時付諸實施,做好水資源優化配置。
目前,漳衛南運河水資源開發利用已嚴重超出合理利用率,今后工作重點應轉移到水資源優化配置和節約上來,堅持開源與節流相結合,減少污染與保護環境一體化,合理運用地表水與開發利用地下水相協調,大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要通過水資源調配工程體系、水資源監測管理系統的建設,提高水資源配置及調度能力。通過對河道內老化失修的現有引、蓄水工程的改造提升,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近年來,漳衛南局積極開展了堤防微噴灌等節水技術探索,并取得了積極的成效和良好的影響,作為水利部門應積極開展節水示范項目建設,指導、推進各項節水技術及措施在沿河的應用,充分發揮帶頭和示范作用。要不斷加強基礎工作,充分掌握沿河工農業生產及生活用水需求,研究、確定各項用水定額,努力構建漳衛南運河嚴格、高效的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管理體系平臺,加強用水效率的指導作用,提高河系水資源利用水平。
要以水功能區為單元全面加強監督管理,做好水功能區達標率和污染物限制排污總量雙控制工作。不斷提高省界斷面監測、常規斷面監測、水功能區監測、應急調水監測等各項水質監測與評價工作水平,加強省界緩沖區和自動監測站監測能力建設,提高應對水污染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加強岳城水庫水源地保護,保障邯鄲、安陽飲水安全。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完成入河排污口監督性監測工作,在漳衛南運河建立完善水環境監測體系。
近年來,漳衛南局高度重視河道及水利工程的環境建設和生態建設。通過推進“濕潤漳河”行動計劃、引黃濟津濟冀生態調水補水工程、加大水管體制改革等措施,有效改善了河系生態環境,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面對沿河城市發展對河道生態環境更高的需求,面對群眾希望山更青、水更秀的期盼,漳衛南局有更多的工作去做。
單純以工程管理作為目標已不能滿足新形勢對全局發展提出的要求,要積極謀求從工程管理向綜合管理轉變,盡快確立一個全河系供水統籌的規劃,并以此為依據,從資源的高度來進行管理。要加強河流生態管理,不僅要掌握全河水生態質量現狀,更要為她的美好前景做好生態保護與修復規劃;同時,要通過與沿河各省市縣加強協作配合,通過生態補水、實施河道生態基流等措施,共同促進全河水生態環境的保護與修復。要加強社會管理,規范涉水事務,協調好涉水利益關系,積極化解水事矛盾,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促進漳衛南運河水利事業與沿河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重視水文化建設,將水工程管理、水文化節點與河道生態景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提升工程管理和景觀建設層次。要積極貫徹河系上下一盤棋思想,主動與地方政府溝通,將建設漳衛南運河水利風景區融入到沿河各項相關工作中去。要抓住京杭大運河申遺和水利風景區建設規劃實施這一有利契機,加強與沿河地方政府合作,著力發揮河流在生態環境中的支撐作用和生態經濟中的帶動作用,科學開發利用漳衛南運河水利風景資源,狠抓違章建筑和環境整治工作,保護水生態環境,打造沿河城市“后花園”。
要通過各種形式,廣泛開展普法活動,積極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等法律法規進行宣傳,提高沿河群眾法律意識。同時,要大力推進依法治水,加大水行政執法力度,加強自身建設,嚴格執法,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效能,維護法律法規的權威性和嚴肅性,保障正常的水行政管理秩序和水資源嚴格管理,節約保護水資源,保障漳衛南運河河道生態文明健康發展,促進人與水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