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費潔 鐘培松 潘黎 張偉
(上海市嘉定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上海 200081)
麻疹減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強化免疫活動(supplementary immunization activities,SIA)指在統一時間里進行麻疹免疫接種,以迅速有效地阻斷麻疹病毒傳播。根據衛生部《2006-2012年全國消除麻疹行動計劃》和上海市衛生局相關要求,嘉定區于2010年9月開展針對8月齡~14歲人群的大規模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活動。大規模強化免疫實施后,2011年嘉定區麻疹發病率顯著下降,但2012年麻疹疫情出現反彈。現將嘉定區大規模麻疹疫苗強化免疫后麻疹流行病學特征分析如下。
麻疹發病數據來源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的麻疹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麻疹病例流行病學信息均有2名及以上上海市嘉定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業人員調查,人口學資料來源于公安系統。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接種信息來源于上海市嘉定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采用描述流行病學方法,有關數據采用Excel 2007進行分析。
上海市嘉定區2009年麻疹發病率為8.01/10萬(69例),2010年嘉定區麻疹發病率為1.71/10萬(15例),當年9月大規模麻疹疫苗強化免疫后無麻疹病例報告。2011年麻疹疫情下降明顯,發病率為0.34/10萬(5例),2012年麻疹疫情出現反彈,發病率再次上升到3.42/10萬(49例)。大規模強化免疫后,所有病例均為散發,無暴發疫情。
2011年嘉定區共報告疑似麻疹病例19例,確診病例5例,均為實驗室診斷。2012年共接報疑似麻疹病例75例,經流行病學調查核實疑似病例實際為71例,確診49例(臨床診斷1例,實驗室診斷48例)。
2.2.1 時間分布
2011年5例有季節性特征,分布是4、6、8月各1例,5月2例。2012年3月以后,病例上升明顯,3-7月份病例相對集中,3-7月麻疹發病占總病例數的81.63%(圖1)。

圖1 2009-2012年上海市嘉定區麻疹報告病例數月分布
2.2.2 地區分布
2011年5例分別為馬陸鎮2例,安亭鎮、江橋鎮、新成路街道各1例。2012年全區12個街道/鎮均有麻疹確診病例,發病前3位的鎮(街道)為流動人口較多的江橋鎮(13例)、安亭鎮(9例)和馬陸鎮(8例)。
2.2.3 人群分布
2011年麻疹確診病例均為女性,其中本市戶籍2例,外地戶籍3例。2012年49例確診病例中,男性31例,女性18例;本市戶籍15例,外地戶籍34例。2011年和2012年確診的54例麻疹病例以<8月齡兒童(10例)和成人(37例)為主,占病例總數的87.04%。
2.2.4 醫院暴露史及就診史
2011年5例麻疹確診病例中2例發病前7~21 d內有醫院暴露史。2012年麻疹病例潛伏期內有外出史者6例;病例發病前7~21 d內有醫院暴露史比例較高,占38.78%(19/49);其中1名患者有3家醫院暴露史,4名患者發病前有2家醫院暴露史,另外14名患者發病前7~21 d曾有1家醫院暴露史。特別在疫情早期,4月15日之前發病的18例病例中,12例有潛伏期內醫院暴露史。
上海市嘉定區2001年在全區范圍內開始實施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活動,對象主要是“民工子弟學校”學生、0~6歲非常住戶口兒童。強化免疫活動以查漏補種為主要形式,注重實效,主要減少“零”劑次兒童數,消除可能存在的免疫空白。2009-2012年8月齡~14歲兒童麻疹疫苗強化免疫報告接種率均在95.00%以上。2010年大規模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期間,共接種118 816人次,報告接種率為94.45%(118 816/12 5794)。自2008年起為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降低麻疹發病率,嘉定區擴大了麻疹疫苗接種范圍,對轄區內重點人群開展麻疹疫苗的查漏補種工作,對象包括外來務工人員、1970年以后出生的醫護人員、教師及漏種的外來兒童等。2012年開始以各鎮/街道前一年常住人口的2%作為成人麻疹疫苗接種指標,并將麻疹疫情防控和麻疹接種納入鎮/街道的年度考核指標。2009-2012年共為成人接種麻疹類疫苗68 995劑次(表1, 2)。
開展MV SIAs已被不少國家和地區證明是消除麻疹的主要策略。上海市嘉定區2001年開始實施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活動,2010年大規模麻疹強化免疫后僅1年疫情回升較快,與MV強化免疫除能降低目標兒童麻疹發病率外,還能夠減少非目標人群暴露于傳染源的機會,從而降低全人群的發病率,甚至能阻斷麻疹病毒傳播[1]的報道不符。2010年大規模麻疹疫苗強化免疫1年后,麻疹疫情再次高發,時間分布與石國政等的報道[2]一致;地區上所有鎮/街道都有病例報告,但病例分布相對集中;年齡呈現“兩頭多,中間少”的雙移位特征,病例中潛伏期有醫院暴露史的比例較高。消除麻疹除要做好包括常規免疫、強化免疫和應急免疫接種外,還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表1 2009-2012年嘉定區麻疹疫苗強化免疫報告接種率

表2 2009-2012年嘉定區成人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接種統計
《2006-2012年全國消除麻疹行動計劃》明確到2012年,全國麻疹發病率應控制在<1/100萬(不包括輸入病例),無本土麻疹病毒傳播;通過消除麻疹促進免疫規劃發展。2012年是消除麻疹目標年,調查顯示2012年上海市嘉定區接報的疑似麻疹病例中存在外地醫院不診斷,病例不歸屬及不管理現象。有3例因在外地醫院不診斷來滬就診,1例病例3次被現住址轉出,另1例病例被4次刪除。病例監測作為消除麻疹的策略之一在消除麻疹年不能有效執行,這些不被監測和管理的病例在輾轉就診和流動時很容易傳染給易感人群,進而引起二代病例的發生。密切接觸者的應急接種也存在質疑。
控制傳染源是控制麻疹流行的重要途徑,特別應注意醫療場所的接觸傳染,由于麻疹患者未出疹前主要表現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即使很有經驗的醫師也難以作出診斷。而麻疹在出疹前就有很強的傳染性,在未作出診斷前,醫務人員往往未對其進行隔離,易感者接觸后很容易患病。上海市嘉定區2011-2012年麻疹病例潛伏期內有醫院暴露史的比例為38.89%,2012年疫情前期高達66.67%,說明麻疹流行期間傳染源并未得到嚴格及時的管理。2012年病例中此次發病最多去過3家醫院,先后就診7次,平均就診醫院1.96家,就診次數為3.12次。患者在此期間很有可能傳染給其他易感者。西非、南非、美國等也有報道在消除麻疹后期由于輸入性病例在醫院引起的麻疹暴發[3-4]。
加強對傳染源的及時發現和管理,減少暴露,是阻斷麻疹傳播的重要措施。一是各級醫療機構在麻疹高發季節需要對有呼吸道癥狀、發熱癥狀的患者進行預檢分診、排查和分流,防止醫源性感染[5]。二是通過健康教育,增強群眾自我保護意識,盡量避免接觸到傳染源。
2011年和2012年確診的54例麻疹病例以<8月齡兒童(10例)和成人(37例)為主,占病例總數的87.04%。小年齡病例較多提示嬰兒胎傳抗體的免疫屏障比較薄弱。近年來對于8月齡嬰兒麻疹疫苗初免的程序是否應該提前至6月齡已引起廣泛討論,相關的研究和報道較多,但對于是否可提前至6月齡的意見各不相同[6-9]。上海市嘉定區自2008年起對轄區內的重點人群開展麻疹疫苗的查漏補種工作,并以各鎮/街道前一年常住人口的2.00%作為成人麻疹疫苗接種指標,但2.00%的比例在病例監測敏感性不高,傳染源管理不佳的情況下對麻疹疫情的控制效果有限。
上海市嘉定區2011-2012年麻疹疫苗常規免疫和強化免疫覆蓋年齡麻疹病例7例。3例8~11月齡兒童因患病未能接種;1~14歲兒童中1例因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未接種麻疹疫苗,2例1歲兒童已接種麻疹風疹疫苗,另1例13歲學生接種4劑次麻疹類疫苗后發病。有研究表明,在初次接種MV后有5.00%~15.00%的接種者不產生接種反應[10]。麻疹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沒有免疫力的情況下對麻疹病毒普遍易感,對于患病未及時免疫和免疫失敗兒童唯有通過減少醫院暴露、患者接觸等才能使其免于感染。
參考文獻
[1]Maria C, Jose C, Vanda A. Predictors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a measles epidemic in the city of Sao Paulo in 1997[J]. Pan AmJ Public Health, 2000, 7(6): 359-365.
[2]石國政. 嘉定區麻疹疫情變遷和人群免疫水平現狀研究[M]. 上海: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2008: 17.
[3]Akramuzzaman SM, Cutts FT, Hossain MJ,et al. Measles vaccine effectiveness and risk factors for measles in Dhaka,Bangladesh[J]. Bull World Health Organ, 2002, 80(10): 776-782.
[4]Marshall TM, Hlatswayo D, Schoub B. Nosocomial outbreaks-A potential threat to the elimination of measles?[J].J Infect Dis, 2003, 187 (Suppl 1): S97-101.
[5]衛生部. 醫療機構傳染病預檢分診管理辦法[S]. 北京:2005.
[6]熊傳龍, 陳超, 稅鐵軍, 等. 德惠市0~3歲兒童麻疹患者發病危險因素分析[J]. 中國計劃免疫, 2006, 12(5): 350-352.
[7]朱鑫, 謝清梅, 任蘊慧, 等. 一起醫院內暴露導致的麻疹爆發疫情分析[J]. 中國疫苗和免疫, 2008, 14(5): 398-402.
[8]林獻丹, 程慧健, 王希江, 等. 溫州市麻疹流行因素調查分析[J]. 中國計劃免疫, 2005, 11(6): 476-478.
[9]雷水賢. 54例麻疹患者流行病學調查分析[C]//2007年傳染病診治高峰論壇暨浙江省感染病學、肝病學學術年會論匯編. 杭州: 浙江省醫學會, 2007: 287-288.
[10]張興錄. 麻疹人群免疫保護與消除麻疹策略分析[J]. 中國計劃免疫, 1998, 4(2): 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