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斌
(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蘇州 215009)
國家高度重視大學生就業工作,要求高校“要把促進高校就業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將增強大學生就業能力作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實現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的一項重要工作。2012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視頻會議”上,袁貴仁部長指出,要進一步加強內涵建設,大力提升就業指導服務水平,使就業指導服務邁上新臺階。職業指導工作在“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中的位置尤為重要,職業指導師資隊伍的能力素質直接影響著高職院校的就業工作的成效。“建設一支相對穩定、專兼結合、高素質、專業化、職業化的師資隊伍”,提高該支隊伍的能力素質,高效服務于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就業創業工作,為提升學生職業核心素質,提高職業競爭力提供有力的保障。
各高職院校充分認識到學生在校期間接受系統的、有針對性的職業指導對更好的適應社會,盡可能的做到學校與社會的“無縫對接”具有重要意義。影響職業指導工作成效的原因較多,但師資隊伍是其中的首要因素。盡管學校在職業指導的師資隊伍建設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一些突出問題烝待解決。
高職院校的職業指導隊伍的主要構成模式是學校就業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二級院系的分管學生工作的領導、輔導員以及部分校外專家。目前高職院校中專門設立職業指導教研室的為數不多,授課教師大多數是兼職人員,現有人員處于崗位化而沒能達到相對穩定、專業化、職業化的程度。其最大的特點是隊伍拉起來就投入了相關工作中,人員的穩定性和發展性尚未得到較好的解決,很多都是因為在這個崗位而從事職業指導工作,崗位歸屬感不強。其中作為中堅力量的輔導員隊伍的流動性更為突出,輔導員普遍都會在工作了三五年之后主動或被動地轉到黨政管理或者教師崗位。職業崗位發展前景的不明朗,導致了人員的經常性流動,也必然導致職業指導師資隊伍的穩定性不足,也導致了工作傳承性和延續性難以為繼。
雖然職業指導是一項專業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工作,由于高校職業指導課程系統開設的時間并不長,就業指導教師配備與選聘上,沒有專業限制,相應的師資隊伍的專業化程度并不高。目前高職院校職業指導師資基本上是由其他崗位轉行或者兼職擔任的,其中大部分是由學生工作輔導員兼任的,而輔導員有很大一部分是剛畢業不久的碩士生和本科生,他們從校門到校門,其中很多人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職業指導師資培訓,缺少職業指導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在做職業指導時現學現賣的想象是屢屢存在的。這樣根本無法做到職業指導人員的專業化,也無法做到更有針對性的開展職業指導工作。因而建設一支相對穩定、專兼結合、高素質、專業化、職業化的師資隊伍”成為當前職業指導工作中迫在眉睫的任務。
由于職業指導人員中絕大多數是由就業工作人員、主管學生工作的行政人員、兩課教師、輔導員來擔任,配備與選聘上,沒有專業限制,學科背景復雜通常與所指導的學生專業背景尚未做好較好的匹配。首先,很多院系一級的職業指導人員對于自己所指導的學生學習的專業沒有明確的認識,對于該專業的就業方向和職業前景基本是從網站、報紙或者他人那里知曉的,自身沒有深入的理解。因而無法很好地幫助學生得到準確的、前沿的專業發展信息,給學生認知專業、規劃職業生涯、激發學習興趣都產生了一定的困擾。其次,對于專業認知的不足,導致職業指導人員在指導學生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開拓畢業生就業市場等工作方面面臨著先天性的不足。
學生就業工作已經成為各高校的“一把手”工程。高職院校是“以就業為導向”的,這就意味著所有的教育教學工作都要服務于學生的就業。職業指導工作應該貫穿于整個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務、學工、就業等部門要形成合力,參與職業指導師資建設,共同推進職業指導課程建設。職業指導工作質量的關鍵在于職業指導師資隊伍,要從制度設計、機構保障等方面抓起,科學謀劃,形成職業指導師資建設的長效機制。根據教育部的相關要求,高職院校普遍單獨設立了學生就業指導服務部門,為保證職業指導師資隊伍的穩定性,高職院校應在現有的就業指導部門的基礎上設置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教研室,單獨配備師資,明確職稱序列,實現職業指導人員的“職業化”,凸顯職業指導崗位的重要性,形成一支數量合理的專任職業指導師資隊伍,統籌全校的職業指導課程,開展相應的職業指導相關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活動。這支隊伍可以由該教研室中的專任職業指導教師為核心力量,并將各二級單位從事學生職業指導和就業工作的相關人員納入進來,增強職業指導教育工作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增強授課教師隊伍的歸屬感和穩定性,也能通過團隊合作,整合資源,促進教育教學改革,保障職業指導相關工作有序、高效地開展。
職業指導是一門多學科、多層次交叉的綜合性學科,涵蓋了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等多學科的知識,專業化培養是職業指導師資隊伍建設的內在要求。職業指導對授課教師本身的專業素質要求相對較高,不僅需要教師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還掌握職業指導相關專業理論知識,并且掌握過硬的實踐技能,業務精湛,如指導學生如何科學開展職業興趣測評,如何做好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及時掌握發布就業信息等,諸多的工作都需要教師具有很強的業務能力,必須通過多種途徑來實現職業指導人員的“專業化”。
第一,應廣泛開展職業指導師資格認證,是提高教學水平和指導服務能力,加快師資隊伍專業化的一條有效途徑,學校應該鼓勵相關教師參加職業指導師、人力資源師、心理咨詢師等相關國家級職業資格的學習,并以這些職業資格證書為基礎逐步形成職業指導師資隊伍的準入機制。各省級教育主管部門也非常重視職業指導師資的培養工作。其中,2011年江蘇省教育廳成立了江蘇學信職業培訓學院,專門從事江蘇高校創就業指導師專業水平認證培訓,推動建設專業化、專家化、職業化的就業指導隊伍。
第二,應加強職業指導師資的實踐性專業訓練,如江蘇學信學院面向全省高校職業指導師推行的PTT短期培訓,幫助實現教學藝術和能力的提升;再如讓職業指導人員到企業掛職鍛煉,轉換身份角色,進行職業崗位角色實習,切身感受職業特點,了解單位相關素質要求,積累實際經驗,以利于有的放矢的開展職業指導教育實踐。
第三,結合教學技能大賽,鍛煉和培養職業指導教學基本功,展示教育教學最新成果,產生示范作用,帶動整個職業指導師資隊伍的技能提升。河北省于2010年成功舉辦高校教師職業指導課程教學基本功比賽,開創了國內的先河,掀起了各省市職業指導師資教學比賽的熱潮。2011年全國首屆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大賽成功舉辦,大賽上職業指導教師精英薈萃,實現了“傳生涯理念,授規劃方略,促教學相長”的目的。高層次的交流能進一步促使教師加強學習,及時更新知識結構,掌握過硬的理論基本功,提高教學實踐能力,給予學生以科學的指導。
學校在選聘職業指導師資時,要盡量考慮全校及所在院系的專業大類來配備,不能僅限于傳統概念上的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專業的教師,應該還要囊括多種專業背景,有著豐富職場經驗的人員。部分高校的實踐表明,職業指導人員在自身所學的專業大類背景與學生所學專業大體一致的情況下,能在指導學生做職業生涯規劃、確定合理的職業目標、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職業崗位核心能力方面能有深入的理解,更能與學生產生共鳴,能更好的開展指導工作。也可嘗試選聘部分業務精湛、熟悉專業所在行業信息的專業教師擔任專兼職院系職業指導人員,他們豐富的專業教學經驗,與行業、企業的緊密關系都直接幫助學校在開展個性化職業指導過程中起到良好的成效。同時,要經常性引進受過專業培訓,具有豐富職業指導經驗的專家學者等“開放性師資資源”,到學校對現有師資進行培訓和交流,或者擔任學校的兼職職業指導教師,并積極聘請公司、企業具有實踐經驗的人力資源從業人員來校授課,提高職業指導課程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高職院校的職業指導師資隊伍建設,要貫徹“以就業為導向”核心要求,從服務于學生高質量就業為出發點,從機構機制建設、師資的專業化水平建設、師生的專業背景匹配度等方面入手,將職業指導工作貫穿于整個高等職業教育的全過程,關注職業指導人員的職業生涯發展,做到“全程化、全員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一支相對穩定、專兼結合、高素質、專業化、職業化的師資隊伍”,服務于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提升,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提高學生職業指導工作和就業質量。
[1]溫家寶,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DB/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15/content_19612372.htm.
[2]袁貴仁,在2012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視頻會議上的講話,[DB/OL].http://career.upc.edu.cn/article_show.asp?id=7244.
[3]胡金波,高校輔導員職業化發展研究[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