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春艷
(石家莊鐵道大學 河北 石家莊 050043)
市場經濟是典型的信用經濟,企業信用狀況的好壞對其生產經營活動有很大的影響,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客戶的信用管理,外部信用評級也開始步入人們的視野。外部信用評級是由專業的信用評級機構,依據科學的評級方法和規范的評級程序,對企業的信用狀況做出的綜合評價,有利于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緩解銀企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維護金融安全和穩定。而外部信用評級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擁有客觀、公正和公平的外部信用評級機構。
2006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河北省中小企業局、金融辦和銀監局根據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先后啟動了借款企業信用評級試點、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信用評級試點、商業承兌匯票信用評級試點等工作,主要采取“行政引導,市場主導”的模式,人民銀行以大型推介會的形式,組織借款企業與評級公司見面,通過金融機構做借款企業工作,由金融機構組織企業參與評級。目前在河北省內市場開展業務的外部信用評級機構主要有:金石至誠、東方金城和新世紀等。作為一種信用中介組織,信用評級機構應發揮聯系商業銀行和中小企業的紐帶作用,但是目前這些機構業務量小,很難有效發揮作用,這主要是因為:
(一)外部信用評級指標設置不盡科學,評級結果可信度不高。目前雖然監管部門出臺了有關評級方法和指標的指導性意見,但具體到各家評級機構,由于從業時間短,沒有企業信息數據庫,信用評價指標的設置多數靠專家意見,主觀性比較大,指標權重設置不盡合理,考慮因素未必全面。另外,由于缺乏橫向聯系和交流,各家評級機構在評級程序、評級指標、信用級別設置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隨意性大,可比性差。
(二)評級所需信息不充分,信用風險揭示不足。為揭示企業的信用風險,外部信用評級需要宏觀經濟、產業政策、企業財務數據、違約記錄、納稅情況等多方面的信息。可是,評級機構在采集信息時,面臨兩大障礙:一是信用信息政府壟斷。外部信用評級機構作為一種社會中介服務組織,很難從政府相關部門如工商、稅務、環保、法院等獲得有關企業信用狀況的相關信息,僅靠分析企業的財務報表和現場調查,對企業信用風險揭示不足,評級結果可信度不高。二是中小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信用評級所需信息不充分。外部信用評級一般需要企業提供三年左右經過注冊會計師審核的財務報表,但外部信用評級機構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數以萬計的中小企業,由于生產經營規模小,財務制度不完善,有些企業僅能提供一年或兩年的財務報表且未經注冊會計師審核,且很多財務信息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經營狀況,大大影響了評級結果的準確性。
(三)外部信用評級人員不夠專業。由于資信評級業務是一種新型業務,河北省資信評級機構成立時間不長,其人員多數從未從事過評估業務,也沒有參加過定期的培訓,專業素質不高,在評估業務具體操作上不是很規范,缺乏系統性、公正性、完整性和科學性,不同程度上影響了評級結果。
(四)外部信用評級機構不注重公關,市場認可度不高。提及信用評級人們馬上會想到標普、穆迪,但很少有人知道省內的評級機構的名號。作為一種信用中介組織,只有樹立一定的市場美譽度才能逐步為市場所認可。
(五)外部信用評級機構業務面窄,服務對象有限。目前,河北省外部信用評級機構主要服務于借款企業和商業銀行,大部分中小企業還認識不到信用評級的作用,大企業即使不評級也能從銀行順利申請貸款,導致市場需求量小。
(六)外部信用評級機構很難提供持續服務。一般來講,外部信用評級的進行是依照前期準備、現場調查、分析評估、確定等級、公布等級和跟蹤評級的程序進行,但省內大部分評級機構在為客戶提供信用評級報告之后,就很難再提供持續的評級服務。從評級機構介入到出具評級報告一般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信用評級的有效期一般是一年,在這一年之內企業經營狀況隨時會發生變化,可是評級機構很少再跟進,不利于信用風險的充分揭示。
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外部信用評級機構的發展和完善,不但要靠自身練好內功,還要依賴政府的監督和引導。
從國外外部信用評級的發展歷史來看,在市場發育初期,政府應該起到推動和引導作用。針對目前的發展障礙,相關部門可從如下方面著手:
有效發揮監督作用。目前人行在監督評級機構的日常運作方面已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如現場檢查、提交評級結果、建立數據庫等,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評級機構的運營。但在評級機構的市場準入、退出、事后追責等方面無具體規范。建議建立明確的市場準入標準,從資本實力、組織結構、數據庫、人員構成等方面提高評級機構的準入標準,提高市場認可度;建立評級機構退出機制,可以通過年審評分的形式,對不及格的評級機構建立退出通道;建立事后追責制度,如果在評級期限內,借款企業發生違約,通過罰款的形式對評級機構進行追責,保證評級結果的客觀和公正。
正確對待評級報告,擴大評級結果的使用范圍。目前,外部信用評級結果僅用于借款企業申請商業銀行貸款決策的參考,應用面窄,限制了評級市場的發展。在此問題上,可以參考發達地區的一些做法,比如把是否參與過信用評級作為申請貸款卡和貸款卡年審的條件、對信用等級高的企業給予優惠利率和簡化貸款手續等優惠、把信用評級結果作為地方企業采購、土地招投標、企業爭先評優或享受優惠政策的依據。
推動信用信息共享工程。人行應發揮其優勢作用,積極與工商、稅務、環保和法院等機構聯手,可以采取收取一定費用的形式,把評級機構的數據庫與工商、稅務、法院、環保等機構的數據庫聯網,實現各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各取所需,共同促進信用河北的發展。
作為一種金融中介組織,評級機構應向市場提供客觀、公正、公平的評級結果,促進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
1.加強公關。國外知名評級機構產生和發展與其公關,尤其是與媒體的良好的溝通是分不開的。省內評級機構要想獲得市場認可必須加強公關力度,積極與媒體溝通,通過舉辦誠信論壇、高峰會議、誠信企業評選等形式既普及誠信理念,又擴大自身的宣傳和影響,真正讓信用評級家喻戶曉,提高評級機構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2.加強評級數據庫建設,構建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加強評級機構之間的溝通和聯系。標普、惠譽、穆迪等評級機構的市場認可度高,與其歷史悠久的數據庫建設是密不可分。沒有完善的企業信息數據庫,信用評級很難做到客觀和公正。所以,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一定程度上是評級機構實力的象征。可是,河北省內評級機構從業時間短,很少建立完善的數據庫,應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強同業之間溝通和聯系,使各評級機構的評級結果真正具有可比性:結合本地實際,考慮宏觀經濟走勢、行業發展特征、企業生命周期,合理設計評級指標體系。
3.拓展業務范圍。評級機構的服務對象僅局限于商業銀行和借款企業是其業務量小的主要原因,作為一種信用中介組織,評級機構可以為任何有需要的用戶提供揭示信用風險的金融服務,比如投資公司、外貿公司、中小企業等。隨著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不斷拓寬,河北省內涌現出了一批中小投資公司,為小型或微型企業提供資金的融通。但是由于規模小,很多投資公司都沒有完善的客戶信用評價和風險管理制度,外部評級機構可以積極與這些企業聯系,利用自身優勢,通過提供信用管理服務,來緩解信息不對稱,降低企業經營風險。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對企業而言,能否給予交易伙伴商業信用如賒銷和預付已經成為重要的競爭手段。但這種競爭手段的使用需要對交易伙伴的信用狀況有充分的了解,可以考慮由企業向信用評級機構申請,對其交易伙伴做信用評級,為企業營銷決策提供重要參考。西方發達國家信用評級已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發達國家的進出口企業也愿意與信用等級高的企業開展經濟交往。評級機構不妨嘗試為省內眾多的外貿企業聯系,為其提供信用評級服務,有助外貿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4.完善評級程序,提供持續服務。外部信用評級不是一錘子買賣,其有效期一般是一年,一年以后企業如有需要,仍然需要做外部信用評級。如果評級機構能夠提供跟蹤評級的持續服務,那么新的年度的信用評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參照上一年度的評價結果,節省人力物力,省掉開拓市場的費用,何樂而不為?為此,評級機構可以在其評級協議中寫明,如果企業愿意評級機構提供持續服務,可以給予費用上的優惠,以留住老客戶。
此外,還要加強評級從業人員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信用評價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綜合性的知識積累,這就要求信用評級人員必須掌握管理、會計、財務、審計、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同時,評級人員還要堅持公正、獨立的立場,嚴守為客戶保守秘密的職業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