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娜拉的意外擔當——易卜生《玩偶之家》與中國現代漂泊母題敘事文學

2013-04-10 05:51:53曹艷紅
社科縱橫 2013年5期

曹艷紅

(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管理系 廣東 廣州 511450)

漂泊母題在中國傳統敘事文學中表現得并不突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社會的現代轉型為漂泊母題敘事文學熱潮的興起和繁盛奠定了基礎,而西方文學作品則為漂泊母題敘事文學的創作點燃了導火索。西方的漂泊母題敘事文學在近代介紹到中國后,很快引起了中國作家的注意。兩大經典作品《堂吉訶德》與《哈姆雷特》在1895年就已經譯介過來。但當時中國還沒有形成接受這類作品的文化氛圍。比如,林紓的譯作《魯濱遜漂流記》展現了魯濱遜曲折離奇的漂泊人生,但與《茶花女》等作品相比,在中國的影響非常有限,而且模仿這類創作的作品也無法和《茶花女》等作品相抗衡。到了五四時期,隨著這一社會文化氛圍日漸濃厚,易卜生的《玩偶之家》遂進入了現代中國人的視野,一部非漂泊母題敘事文學作品從此承擔了開啟中國現代漂泊母題敘事文學創作熱潮的重任。

一、對娜拉的高度接受與過度吸收讓漂泊成為一種生存可能

其實早在1914年,《玩偶之家》就被春柳社搬上過舞臺,但因其宣揚的個性解放思想在當時仍屬超前,“女子離家出走”的劇情嚇退了很多現場觀眾。而五四新文化運動通過大量的宣傳和鼓動,在青年中喚起了追求自由的熱忱,為讀者接受《玩偶之家》準備了思想基礎。1918年6月15日《新青年》雜志出版“易卜生專號”,讓“娜拉”成為當時文化、文學突出的代言人,影響極大。袁振英在《易卜生傳》中高度贊揚娜拉及其出走行為:“當娜拉之宣布獨立,脫離此玩偶之家庭,開女界廣大之生機,為革命之天使,為社會之警鐘;本其天真爛漫之機能,以打破名分之羈絆,得純粹之自由,正當之交際,男女之愛情,庶幾維系于永久,且能真摯,……易氏此劇,真足為現代社會之當頭棒,為將來社會之先導也。”[1]在這期雜志的影響下,“娜拉”成為青年們崇拜的偶像,“出走”成了他們的熱門話題和積極行動,《玩偶之家》成為作家們爭相模仿創作的作品。陳平原《娜拉在中國》一文統計了《玩偶之家》在中國的傳播情況,分析了現代作家筆下的娜拉型作品,認為易卜生的娜拉形象對中國現代作家的創作產生了很大影響,“世界上不知有哪個國家能像中國一樣創作了如此眾多的娜拉型劇本。中國人把娜拉迎進家門后,進行了新的創造,使她在中國復活和再生。這里有從沉睡中醒來的娜拉,也有尚在痛苦中呻吟的娜拉;有從家庭出走以謀求自立的娜拉,也有從追求個性解放到投身社會革命的娜拉”,最后得出結論:“作為個別形象的‘娜拉’,可能妥協,可能墮落,更可能被黑暗的社會吞沒,但作為整體形象的‘娜拉’卻始終伴隨著中國革命的步伐,一步步走過來。”[2]確實如此,《玩偶之家》對中國社會、文化和文學都發生了巨大的沖擊。

而且,這一沖擊并非一陣旋風,而是得以持續。1925年,茅盾在《譚譚〈傀儡之家〉》一文中指出:“易卜生和我國近年來震動全國的‘新文化運動’是有一種非同等閑的關系;六七年前,《新青年》出‘易卜生專號’,曾把這位北歐的大文豪作為文學革命,婦女解放,反抗傳統思想……等等新運動的象征。那時候,易卜生這個名兒,縈繞于青年的胸中,傳述于青年的口頭,不亞于今日之下的馬克司和列寧。”[3]茅盾認為,五四新文化運動多個分支都與易卜生及其《玩偶之家》有著密切關系。而蕭乾在發表于20世紀40年代的《易卜生在中國》一文中,認為易卜生的作品適合當時中國社會的境況:“與其說我們選擇了他,毋寧說他表達了文學革命開始時年青的中國人的情緒。那時的中國是如此地病入膏肓,她需要一個膽大的、能夠痛下針砭的醫生。那時對我們來說,易卜生以一個猛烈地反對偶像崇拜的形象出現了。當我們發現一個劇作家居然激勵妻子們逃離她們的以自我為中心但是合法的丈夫……這對我們的影響之大是西方人難以想象的。起自黃帝時代的社會習俗受到了挑戰,個人開始維護他們獨立思考與行動的權力,中國,這個在亙古未變的山谷中沉睡著的巨人突然從一個使人苦悶的夢魘中驚醒了。”[4]蕭乾認為,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對中國傳統思想有著顛覆作用,啟發了當時人的思維和行動。1956年,阿英在《易卜生的作品在中國》一文中也指出:“易卜生的戲劇,特別是《娜拉》,在當時的婦女解放運動中,是起了決定性作用的。我們從當年的典籍中,也不難找到無數的篇章,證明這些影響和作用。”[5]在半個世紀歷史的不同時段中,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不斷被提及,也足以證明這一影響的巨大。

現代作家中更有人坦陳自己的人生及創作均受到《玩偶之家》的影響,其中以白薇講得最為透徹。在《我投到文學圈里的初衷》一文中,白薇談到自己“文學上的因緣”,是由田漢帶來的英文版“易卜生底《娜娜》”[6]開啟的。正是在易卜生作品的影響下,白薇創作了三幕劇《蘇斐》,這是一個娜拉型作品。而且,白薇也把自己的人生看作出走的娜拉的一種記錄。在自傳體長篇小說《悲劇生涯》的序中,她自陳:“這篇東西,是寫一個從封建社會勢力脫走后的‘娜拉’,她的向上,想沖出重圍,想爭取自己和大眾的解放、自由,不幸她又是陷到什么樣的世界,被殘酷的魔手又是怎樣毀了她一切,而她還在苦難中掙扎,渡著深深的想前進的長長的悲慘生活”;“一個出走后又在前進的‘娜拉’,她的真實是不能因毀謗和打擊而消滅的。她不怕艱難,毒箭,山崩地裂地壓碎;她不顧無謂的評價,不稀罕聲名。她只抱著一顆鮮紅熱烈的向上的心,反抗一切使她及使社會發展的障礙,要奮斗到底!她并不管它成或敗,只顧生活,生活,真摯地去生活,受難地去生活,生活就是她的整個。”[7]這說明,白薇對自己的娜拉式的漂泊人生是有著充分認識的。劉思謙就指出:“無論是行為方式還是精神氣質,娜拉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五四’這一代人。從一定意義上可以這么說:現代女作家都是中國的‘娜拉’。”[8]其實,不僅是現代女作家,現代男作家中的大部分人也是從家庭、家族、家鄉走出來的“娜拉”。正是這種心靈的契合,現代作家們接受了《玩偶之家》,試圖描繪自己心中的娜拉形象,并衍生思考娜拉出走后的人生問題。

這些以“娜拉出走”為開端、以“漂泊”為主線的作品,進一步激發了青年們出走的勇氣。正如馮至詩中所表述的:“那時無論如何,/要跳出/窒悶的家庭;/那時無論如何,/要舍棄/狹窄的家鄉。//外面在招手。/外面在呼喚。”[9]在外面世界的召喚下,青年們遠離家族、家庭、父母的約束和管制,以孤獨、凄苦為代價獲得自由,獨立追求屬于自己的人生。同時,大量青年不斷出走的行為又為創作提供了大量的創作素材。而且,無論是勇于出走還是退縮自守的青年,都可以從作品中獲得安慰;對出走的青年來說,作家們寫出了自己的生活,讓他們感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心靈契合感;對不敢出走的青年來說,他人的事跡可以鼓舞自己的熱情,也可以緩解現實的壓抑和痛苦。在讀者的追捧下,這類作品也就得到了發揚光大。雖然青年們還不能完全脫離傳統文化的束縛,但至少離家出走已經不再成為一個特例,其合理性不待辯論,且成為大多數青年的向往。正是在這種環境下,新文學作家從激賞娜拉出走行為、模仿塑造娜拉形象而進一步冷靜思考娜拉出走之后的問題,漂泊母題敘事文學作品不斷增加,而且無論作家是否展現了出走之后青年的痛苦與迷惘,是否質疑新的一定就好的這樣的流行思維,但都不曾否定這一出走行為的意義。作品中的人物大多以娜拉為榜樣,在大時代中離開家庭,在流浪漂泊探索人生,從而催生了漂泊母題敘事文學的高潮。

二、形象再造與出路探尋催生中國式娜拉的創作高潮

在當時作家的理解中,娜拉的形象有兩大標志:肯定自我與勇敢出走。因此,對娜拉來說,出走是實現人格尊嚴的重要手段,漂泊在外是保有個性解放的唯一方式。表現在文學創作上,在戲劇方面,胡適的《終身大事》最先出現,還有熊佛西《新人的生活》,侯曜的《棄婦》,郭沫若的《卓文君》,歐陽予倩的《潑婦》,丁西林的《一只馬蜂》,曹禺的《雷雨》、《日出》、《北京人》,白薇的《蘇斐》、《打出幽靈塔》等;小說方面,有魯迅的《傷逝》,馮沅君的《隔絕》、《旅行》,廬隱的《或人的悲哀》、《蘭田懺悔錄》,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記》、《一九三○年春的上海》(之一),茅盾的《幻滅》、《動搖》、《追求》、《虹》,蔣光慈的《少年飄泊者》、《沖出云圍的月亮》,葉永蓁的《小小十年》,巴金的《滅亡》、《新生》、《霧》、《雨》、《電》、《家》、《春》,洪靈菲的流亡三部曲,白薇的《炸彈與征鳥》、《悲劇生涯》,謝冰瑩的《一個女兵的自傳》,張資平的《苔莉》、《紅霧》,葉靈鳳的《未完的懺悔錄》等。在娜拉及其出走行為的啟發下,現代作家們不僅模仿娜拉出走的行為和出走前的宣言,而且從中國現實出發,進一步演繹娜拉出走后的生活,讓漂泊成為中國式娜拉尋找出路的必經之途,豐富了中國漂泊母題敘事文學的內涵。

娜拉出走之后應該何去何從?娜拉在離開舊家庭后的漂泊過程中,現實的種種壓力使得其難以把握自己的未來人生道路,一些娜拉折翼難飛,進而停滯、沉淪、墮落,只有特別堅強的人才能堅持自己的方向踏上新征途。魯迅曾在《娜拉走后怎樣》的演講中指出:“娜拉或者也實在只有兩條路:不是墮落,就是回來”,“還有一條,就是餓死,但餓死已經離開了生活,更無所謂問題,所以也不是什么路”[10]。而茅盾1935年在《從〈娜拉〉說起》一文中,一開始承認“五四”以來中國的“娜拉型”女性走了很多彎路,演出過許多悲劇,但最后還是充滿信心地指出:“十多年前為‘娜拉精神’引出了‘狹的籠’的女性,也不是完全演了悲劇的。十多年前的女戰士現在還能卓立在陣線上的,豈不是也還有在那里。但她們卻已不是‘娜拉主義’所能范圍,她們已經是‘盧森堡型’的更新的女性!”[11]茅盾認為,娜拉已經轉變成“盧森堡型”的新女性,即社會共產黨人。郭沫若也在1942年紀念秋瑾的文章中指出,“我認為秋瑾所走的路正是《娜拉》的答案:‘求得應分的學識和技能以謀生活的獨立,在社會總解放中爭取婦女自身的解放,在社會的總解放中擔負婦女應負的任務,為完成這些任務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犧牲。’——這就是那答案的內容。”[12]這就進一步把娜拉形象和當時社會結合起來,最終為娜拉找到了社會革命的路。正是在這些思想觀念的指導下,作家們在敘事文學作品中作出了各種嘗試,讓娜拉的漂泊之路變得多樣化,用生動形象的作品參與現實的討論,也充分豐富了漂泊母題的表現內容。這主要有三種表現形式:

娜拉的第一種“選擇”是“回去”。魯迅的《傷逝》和師陀的《鳥》(收入集子時改名為《歸鳥》)等作品都寫了回去的故事。《傷逝》中的娜拉型女性子君是因為愛情的失落而回到舊家庭的,《鳥》中的易瑾則在理想和工作都失落之后不得不回歸舊家庭。《傷逝》中,子君和涓生相戀后曾說:“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13](P116)讓涓生都感嘆其勇敢和無畏。但婚后的子君把個人發展的全部希望寄托在愛情上,漸漸陷沒于家務,沒時間讀書、談天和散步,見識越來越淺陋,在涓生眼里成了庸常的家庭主婦。愛情結束后,子君離開與涓生的小家庭,被領回父親的家,在“她父親——兒女的債主——的烈日一般的嚴威和旁人的賽過冰霜的冷眼”中死去。子君的離家是為了涓生,用自己的生命換了涓生的自由,并希望其“維持較久的生活”[13](P133)。在這出自由戀愛的悲劇中,子君以回歸舊家庭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給涓生這樣的啟蒙者一個深刻的打擊,新文化理想并不能救贖出走的娜拉脫離現實困境。而《鳥》中的易瑾被潮流裹挾沖出家門:“往外飛,成為一種傳染病,大家同時感受到暗示,直象春雨天的燕子,誰也不愿再將腦袋埋進書本……于是一簇一簇飛出去了,盡量的遠,盡量要自由,盡量的喧鬧,還盡量來一個自在的大呼吸。”[14](P79-80)但革命并沒有解決青年們的問題,尤其沒有為女性準備合理的發展道路。在重重打擊下她為了生存漸漸放低了目標:“當她初入社會的時節,原想做一番可以嚇到同學和朋友的事業;哪知路越走越狹,后來就單單希望有一個愜意的丈夫,再后來又只望別人不要象一塊抹布一般將她拋棄。自然,她已然明白了自己并不是什么‘鳥’,可仍不得不繼續在暗淡的世界上飛來飛去。”她從信奉積極進取、果斷冒險的精神,改奉“凡事不必過于認真,馬虎一天算一天”[14](P90)的哲學,命運每況愈下,生活得越來越動蕩不安,最終因“裁員減費”收拾行裝回家,被迫回家討生活。這種“回去”的選擇不論是主動還是被迫,都展示了現實生活對娜拉們的重壓,出走后的娜拉并沒能找到新生的路,除了像侯曜《棄婦》中的女主人公吳芷芳那樣最后在悲傷絕望中發瘋,也只有回去一途了。

娜拉們的第二種“選擇”是“墮落”。曹禺的《日出》和張資平的《紅霧》等作品寫到了娜拉們出走后受到經濟壓力、政治局勢的影響而被迫墮落,甚至最后不得不回歸舊家庭或舊的生活方式。新式的文化教育給了青年們看待社會的新眼光、新視角,但漂泊中如何在城市生活下去,還得靠自己去爭取經濟來源和社會保護。這對現代青年尤其是女青年來說,的確是個現實問題。如果缺乏堅定的意志,“沉淪”常常不可避免。《日出》中的陳白露是女子學校的優等生,家道中落后留在城市,從社交明星、電影演員、當紅舞女一直做到交際花,她最大的愿望是一覺醒來可以解決經濟問題,可一直在不穩定的生活中搖擺。在眾人的批評聲中,她為自己能夠活著而驕傲:“我一個人闖出來,自從離開了家鄉,不用親戚朋友一點幫忙,走了就走,走不了就死去。到了現在,我不是好好活著,我為什么不自負?”“我沒有費著腦子騙過人,我沒有用著方法搶過人,我的生活是別人甘心愿意來維持。因為我犧牲過我自己。我對男人盡過女子最可憐的義務,我享著女人應該享的權利。”[15](P250-251)陳白露的悲劇就在于她有了個人自由,卻無法解決生存問題,在社會上找不到賴以養活自己的“體面”方式。而《紅霧》中的麗君也曾經“麻醉于自由戀愛的思想”,反抗包辦婚姻,和青年李梅苓同居,向往著新式婚姻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滿,但很快發現這種生活平凡、單調、乏味而生厭,她被迫成了一位傳統的家庭婦女。她向丈夫提出分手,要找回自己的自由。但她離開李梅苓后,投向耿至中懷抱,又一次成為丈夫的附屬品。她在身心的雙重痛苦中,甚至后悔受了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影響,丟棄丈夫、孩子逃出了家門。麗君經過了愛情的種種波折,從此否認戀愛、報復男性,要在男女關系中反敗為勝,“我是最不喜歡把自己的身體歸某一男子的所有。要女子私有幾個男性才對的”[16](P431-432),企圖通過玩弄男性而實現女性的強勢地位,不過這只是另一種畸形之路。麗君最后雖然不再因為金錢而依附于男性,卻成了男性的經濟來源,在經濟方面成了男性利用的對象。麗君墮落后也想振拔,但這不過是想回歸而不得的另類選擇,她用錢讓男性屈服,也不過是另一種舊生活方式的回歸。娜拉們墮落之后不管是真的回歸舊家庭還是回歸舊的生活方式,實際上都免不了一種無奈的回歸。

娜拉們的第三種“選擇”是“革命”。蔣光慈的《沖出云圍的月亮》、白薇的《炸彈與征鳥》、茅盾的《虹》等作品描繪了娜拉們在現實壓迫后的沉淪、反抗后,最終找到了一條光明道路。《沖出云圍的月亮》中的王曼英最初離家去H鎮入軍事政治學校參加革命,并非是自己的選擇,而是聽從男友的勸告,之后又經歷了艱苦的南征,在革命轉向低潮后在外漂泊。她發現自己的美貌、肉體有著征服人的力量,便“利用自己的肉體的美來將敵人捉弄”,“向敵人發泄自己的仇恨”[17](P56、57)。她自以為這是在反抗,卻被別人點醒是墮落,因此她走到了繼續革命實現自我和放棄革命繼續沉淪的十字路口,最終在他人的引導下選擇了前者。蔣光慈在作品中流露出明顯的男權意識和傳統觀念,作品沒有從女性生命邏輯的角度去探討女性沉淪的原因,忽略了女性的自我發展,這樣的娜拉并未得到真正的發展。這一點,在白薇的《炸彈與征鳥》、茅盾的《虹》中得到了糾正。《炸彈與征鳥》中的玥為了尋求生路,成功從酷暴的夫家出逃,“要為一切的重新,破壞而反抗”,“為一切的重新,勇往而前征”[18](P66),把自己命名為“征鳥”,準備參加革命,去喚醒民眾。當然,玥在流浪過程中遇到了各種艱難曲折,看透了當時社會的所謂婦女解放運動,也意識到“自己原是一個極平凡極平凡的小民,她自己有多大的力也不過是團體中底一個小小分子,斷不能自命征鳥征鳥的作那英雄思想的妄想”[18](P202),但最終在四處漂泊的歷程中改變了哀哀戚戚的人生態度,準備犧牲身體和情感,為了革命事業而努力。而《虹》的主人公梅行素則顯得更為積極進取。梅早年接受了娜拉的影響,卻在現實生活中曾一度失去了對新文化的熱情,屈服于父親的要求而出嫁,但覺醒后又走出家庭,經受住一系列考驗,最終找到了人生方向。作品突出的是梅自身的性格、勇氣和毅力:“她只是因時制變地用戰士的精神往前沖!她的特性是‘往前沖!’她唯一的野心是征服環境,征服命運!……她只能堅毅地壓住了消滅了傳統的根性,力求適應新的世界,新的人生。她是不停止的,不徘徊,她沒有矛盾。”[19](P6)對梅來說,他人的引導只是一種思想啟示,堅信自我力量才是她轉變的關鍵。因此,她的離家、漂泊,其實是一種追尋和探索自我的啟程:“有一股力──不知在什么時候占據了她的全心靈的一股力,也許就是自我價值的認識,也許就是生活意義的追求,使她時時感到環境的拂逆,使她往前沖。”[19](P160)在上海經過堅定的革命者梁剛夫的引導,要強的梅閱讀了很多有關書籍,對革命有了更深的認識,徹底地走上了革命道路。茅盾通過梅的人生經歷,重點展示了現實社會給離家青年的多種引誘、壓力,并讓人物在考驗中脫穎而出,進一步拓展了出走的娜拉們的發展之路,使得漂泊母題敘事文學創作在中國現代得到了長足發展。

結 語

也許當時任何人都沒有想到,《玩偶之家》及娜拉形象的影響所及,為中國現代漂泊母題敘事文學創作提供了很多新的內涵和模式。這些作品呼應了《玩偶之家》中娜拉的出走,具體展現了更為艱難的離家步驟,接續著娜拉的出走探索了“出走之后怎樣”的問題,讓漂泊成為眾多人物追求自我發展的必經之路。這些作家在漂泊母題敘事文學作品中著重表現娜拉們離家漂泊的探索過程,而不是發展后獲得的實際利益,很多作品的漂泊人物甚至至死也未找到新生的路。可惜的是,隨著時勢的變化,集體革命最終還是取代了個人對自我的探索。雖然20世紀40年代路翎在《財主底兒女們》中讓出走的蔣純祖不斷進入個人內心進行自我分析,用盡一切熱情去感受探尋的痛苦,在漂泊中繼續探索著個人自我的發展。但這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作品已經轉入了集體主義的話語,把娜拉的出路和社會變革簡單地掛鉤,失去了作家們追尋個人發展的現代視角,失落了娜拉出走探討的精髓,使得漂泊母題敘事文學創作高潮也走向了衰落。但娜拉的意外擔當,催生了中國現代漂泊母題敘事文學的創作熱潮,對中國現代文學的富足與繁盛,具有不可磨滅的意義和價值。

[1]袁振英.易卜生傳[J].新青年(易卜生號).1918,4(6):613.

[2]陳平原.娜拉在中國[A].在東西方文化碰撞中[C].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87:242、253.

[3]茅盾.譚譚《傀儡之家》[A].茅盾全集(第 33卷)[C].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148.

[4]蕭乾.易卜生在中國[A].[斯洛伐克]馬立安·高利克.伍曉明等譯.中西文學關系的里程碑[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99.

[5]阿英.易卜生的作品在中國[A].阿英全集(第貳卷)[C].安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819.

[6]白薇.我投到文學圈里的初衷[A].白薇作品選[C].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4.

[7]白薇.悲劇生涯序[A].白薇作品選[C].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13-16.

[8]劉思謙.“娜拉”言說——中國現代女作家心路歷程[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16.

[9]馮至.那時……[A].馮至美詩美文[C].馮姚平編.東方出版社,2005:101.

[10]魯迅.娜拉走后怎樣[A].魯迅全集(第 1卷)[C].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166.

[11]茅盾.從《娜拉》說起[A].茅盾全集(第16卷)[C].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140-141.

[12]郭沫若.《娜拉》的答案[A].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19卷)[C].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220.

[13]魯迅.傷逝[A].彷徨[C].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

[14]師陀.歸鳥[A].蘆焚短篇小說選集[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

[15]曹禺.日出[A].曹禺文集(第 1卷)[C].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250-251.

[16]張資平.紅霧[A].張資平名作——愛之焦點[C].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7:431-432.

[17]蔣光慈.沖出云圍的月亮[A].蔣光慈文集(第2卷)[C].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57、65.

[18]白薇.炸彈與征鳥[A].白薇作品選[C].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19]茅盾.虹[A].茅盾全集(第 2卷)[C].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亚洲成人| 看国产一级毛片| 手机在线看片不卡中文字幕| 日韩免费成人|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色婷婷在线影院| 欧亚日韩Av|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午夜日本永久乱码免费播放片| 国产剧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99视频全部免费| 国产欧美网站| 亚洲综合狠狠| 制服无码网站| 国产黑丝视频在线观看| 97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最新在线| 女人18毛片久久| 高清不卡毛片|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欧美a在线看|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区91| 8090成人午夜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gif|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不卡色老大久久综合网|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国产精品播放|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亚洲日韩av在线|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狠狠v日韩v欧美v| 免费无遮挡AV|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伊人精品成人久久综合| 自慰高潮喷白浆在线观看| 99精品免费欧美成人小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三级毛片在线播放| 中国丰满人妻无码束缚啪啪| 一本二本三本不卡无码| 114级毛片免费观看| 夜夜操国产| 91麻豆国产视频| 狂欢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91毛片网| 国产精品视频系列专区| 伊人激情综合网| 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 欧美激情伊人| 国产精品hd在线播放|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 国产免费高清无需播放器| 2020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 亚洲人妖在线|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日韩av资源在线|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91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美女无遮挡免费网站| 激情综合五月网| 波多野结衣无码AV在线| 丁香综合在线| 91偷拍一区|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 熟妇无码人妻| a毛片在线播放| 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熟妇无码人妻| 91网在线|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