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成, 周 密, 張小波
(三亞學院 a.理工學院;b.教務處,海南 三亞572022)
加強民辦高校實驗隊伍建設是新建民辦高校成為新型現代化大學的必備條件和重要內容,是建設一支獻身實驗科學、技術精良、熱心服務的實驗技術隊伍的必經之路[1]。傳統教育觀念重理論輕實驗,限制了實驗室功能的實現,影響了實驗技術人員作用的發揮[2]。使得實驗技術隊伍在新建民辦高校中還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僅停留在口頭重視的層面,致使這支隊伍與高等教育發展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新建民辦高校人才隊伍主要包括:教學、科研、管理、實驗技術等方面。實驗隊伍建設是實驗室工作諸多因素中最核心的內容,在人才培養、實驗教學改革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2年教育部高教司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質量30條)中明確指出“教師隊伍是質量的根本保證”,“實驗教學作為整個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起著重要作用”。實驗教師隊伍作為實驗教學的核心,自然對整個實踐教學環節的質量水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3]。
實驗室隊伍在新建民辦高校人事管理體制中的地位不高,長期以來被定義為“教輔人員”。而且各高校都對實驗技術人員的有關政策具有一定的歧視性,如在福利待遇、課時費計算、師資培訓、職稱晉升等方面都存在差異。這必將導致實驗隊伍人員不穩定,認為從事實驗室工作就低人一等,認為它是輔助性工作,不如搞理論教學、科研等工作有前途,碩士、博士研究生不愿意到實驗室從事實驗相關工作[4]。這種現狀源于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教學觀念和對實驗室工作“無足輕重”的偏見,只有評估時才想起實驗室對通過評估是多么重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必須轉變觀念,花大力氣加強實驗隊伍建設。
實驗室師資隊伍人事管理及其業務歸口管理較為混亂,存在著實驗教學歸教務處管理、實驗室的日常工作歸課程所在二級學院管理、實驗室資產與設備歸科研設備處管理、而實驗技術人員的培訓及經費又歸校人事處管理等混亂現象。這就使得實驗室像一個被分解的車輪,不能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出現相互指責,誰都不負責的現象。不能充分發揮實驗室高效管理、高效利用的優勢,致使工作效率低下,對實驗技術人員的打擊也大,造成惡性循環。
不同于公辦高校聲譽高、待遇好,能夠吸引更多人才流入,新建民辦高校教師無論是在年齡、學歷、職稱、學科、人才引進都處于劣勢。而且新建民辦本科高校因其建校時間短、沉淀不夠,實驗技術隊伍主要以本科初級、中級職稱為主。學科結構不合理,缺乏工程實踐經歷。且高職稱、高學歷的實驗人員少,低職稱、低學歷的實驗員多[5]。
學科帶頭人、教授、博士和碩士作為實驗技術人員者那就更是少之又少,在現有民辦高校的統計數據中,兼職者居多。因學校面臨評估、實驗教學等多方面壓力,為彌補職稱問題大多招聘離退休人員,導致隊伍年齡老化,活力不夠。使得實驗室隊伍缺乏中堅力量,更談不上可持續發展,一旦隊伍中老人退休后,就會出現嚴重的斷層。
長期以來,實驗隊伍處于不被重視的地位,一直被視為教輔人員,是服務于教學工作的二線人員[6]。然而,實驗教學對實驗技術人員的要求往往較高,他們要熟悉與實驗課程相關的理論教學體系、所涉及實驗項目的實驗的目和實驗內容,還要做好實驗前儀器設備準備工作,甚至協助教師管理。學校、二級學院和實驗室缺乏科學的近期和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校內實驗隊伍的培訓、深造學習工作十分重要但非常薄弱。所以,實驗技術隊伍的使用和培養,仍停留在“重使用,輕培養”的階段[7]。實驗技術人員對外交流學習困難、機會難得,一些有志學習深造的實驗技術人員通過考研、考博而離開實驗室。
一些實驗技術人員在進入工作崗位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工作崗位“教輔”的性質,由于自身觀念和意識滯后,對實驗室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奮斗目標,事業心、責任心不強,鉆研業務不夠,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科研工作主動性差[8]。自己都沒有給自己足夠的重視,使得在學校層面就會造成不良影響,使學校的重視度更加降低,造成惡性循環。
近年來,在教育部的大力倡導下實踐教學越來越得到充分重視,迎來了加強實驗隊伍建設的絕佳時機。社會就業形勢轉變為實驗師資隊伍建設提供了良好的人才來源,實驗室工作開始具有一定吸引力[9]。民辦高校管理層需要重新審視高校實驗室和實驗技術人員的地位,轉變“教輔”觀念,把實驗技術隊伍納入到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整體規劃當中[10]。建設高素質的實驗師資隊伍要從學校著手進行政策引導,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選拔培養得力的領軍人才。二級學院落實實驗室建設措施,實施積極的考核機制。實驗室人員自身要努力,激發主觀能動性。
學校的政策引導是營造實驗師資隊伍建設外部環境的重要因素,在定編、人才引進、考核、職稱晉升、人才交流等方面政策中應充分體現對該隊伍建設的重視。提高實驗室及實驗隊伍的地位,包括認識和待遇兩方面。打通實驗技術人員的職稱晉升渠道,注重引進、培養和使用相結合。
(1)轉變觀念,提高待遇,科學設崗。正確認識實驗技術隊伍在民辦高校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重新審視實驗技術人員的地位與作用。摒棄“輔助”人員的傳統觀念,將實驗師資隊伍納入到學校師資隊伍的整體當中,破除教職人員身份系列之間的界限。隨著這支隊伍的整體素質發生的變化,他們已不完全是傳統的“教輔”人員[11]。
(2)建立有利于隊伍良性發展的考核機制。實行業績考核,獎優罰劣,獎勤罰懶,引導成長。考核指標要對實驗技術隊伍工作有基本要求,保障實驗室工作的正常運行。同時,要對創新性、研究性、提高性的工作給予充分的肯定。形成正確的導向,調動實驗人員的積極性、自覺性和創造性。
(3)引進高層次人才,落實政策。學校在高層次人才引進中,要教學、實驗室通盤考慮,根據實驗師資隊伍的特點,更好的引進領軍型人才。要給實驗隊伍的晉升打通渠道,可設置正高崗位,在薪資待遇上享受同等條件,讓高水平人才能安心留下來,也給整個隊伍看到希望的光明。
(1)找好用好帶頭人。在學院范圍內,通過引進、選拔等方式產生,帶頭人對于隊伍建設的好壞至關重要。帶頭人要高水平、肯奉獻、有思路。
(2)制定切實可行的隊伍建設規劃。改革實驗技術人員成長模式,根據學院學科發展和教學科研任務制定出中長期、近期實驗師資隊伍建設規劃,明確目標方向,改變長期以來被動發展的局面[12]。要求并鼓勵實驗室人員參與理論教學、科研和教學研究項目中去,使實驗室人員不能僅僅滿足于實驗室常規工作。
(3)健全培訓機制,提高業務素質。使培訓工作常態化,做為一種繼續教育的模式。可以結合本學院組織培訓,也可以將實驗室人員安排到相應的科學研究室接受培訓。加強過程管理,鼓勵對外交流學習,通過各種系統培訓積極營造自主學習、自我提高、相互學習的良好工作氛圍[13]。
(1)樹立理想,正確認識本職工作。自身首先要轉變觀念,重視實驗室工作,嚴格要求自己,熱愛本職工作、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多學習,勤思考,豐富和提高自己的專業理論知識,關注相關學科理論的新進展,不斷補充和更新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4]。多動手,勤實踐,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術能力。
(2)積極參與科學研究和教學研究。在做好日常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努力參與科研和教研工作,在此過程中提高自身學科業務素質,積累經驗,逐步過渡到積極爭取申請科研和教研項目。勤總結、多思考,在工作中不斷總結,勤于思考,善于發現,銳意改革。
新建民辦高校實驗隊伍的建設是一項復雜而長期的系統工程,他們在國家科教興國戰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須充分重視該隊伍的建設,從學校到學院再到實驗技術人員自身都要不懈努力,把這支隊伍建設好使用好[15]。
[1] 王 菱,潘 云.關于加強高校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的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2,19(6):128-132.
[2] 羅聯社,王友明.實驗室技術隊伍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9):155-158.
[3] 教育部高教司.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提高質量30條)[EB].[2012年05月23日].http://sizhengb.xpu.edu.cn/Learning_material.asp?id=17&bh=197.
[4] 張遠方.高校實驗室隊伍建設的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25(6):40-42.
[5] 黃永琴.實驗隊伍建設模式改革的研究與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4):156-168.
[6] 徐世同,曾繁麗.加強高校實驗隊伍建設促進創新型人才培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8(9):152-154.
[7] 朱 麗,董先明,楊樂敏.高校實驗技術隊伍現狀分析及措施[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8):310-312.
[8] 楊新建,李 紅.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實驗員隊伍建設的思考[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7(4):180-182.
[9] 王玉清.高等學校創新型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2):194-197.
[10] 孫 健,陸國棟.高校實驗教學隊伍建設的思考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27(10):92-95.
[11] 孫大貴,劉仁龍.高校實驗教學隊伍建設的探索與改革[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31(11):43-45.
[12] 齊 龍.高校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江西農業學報,2010,22(5):201-203.
[13] 肖耀峰,何 源.淺談高校實驗技術人員隊伍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8):417-419.
[14] 周訓勝,林衛國.加強高校實驗教學隊伍建設的思考[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3(8):42-44.
[15] 花向紅,鄒進貴.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實驗隊伍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2):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