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珠 招康賽 楊立君
(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廣東 深圳 518049)
植物在自然環境的物質循環中起到了積極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們在光合作用過程中,不斷地釋放氧氣,補充了動植物和人類呼吸、燃燒等耗氧造成的氧不足,對保持大氣中的氧的平衡做出了貢獻。植物不單能使人類生活改善,在保持水土、吸收有毒有害氣體、增加森林覆蓋率、維護生物多樣性對生態安全非常重要。隨著城市的擴張和不法分子的盲目濫采,造成大量原生植被等資源遭到嚴重破壞和枯竭。同時,隨著原生環境逐漸破碎化,外來入侵物種侵入本地生態系統,造成更進一步的危害。同時存在病蟲害、森林火災等威脅,最終導致深圳市原有生物系統保護工作面臨諸多困難。
深圳市地處華南熱帶亞熱帶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自然地理條件優越,具有豐富的植物資源和植物物種多樣性。作為經濟高速發展區,工業化、城市化過程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由于人口和經濟增長的壓力,植物資源與植物物種多樣性正受到嚴重威脅。如何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各種豐富的植物資源,發揮它們重要的作用,是深圳市當前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深圳的自然植被分常綠季雨林、常綠闊葉林、紅樹林、竹林、灌叢、灌草叢、刺灌叢、草叢等。廣大丘陵山地植被以散生馬尾松、灌叢和灌草叢為主,還有部分人工林。種類豐富,野生植物和常見栽培植物2854 種,隸屬于234 科1262 屬。其中野生維管植物210 科946 屬2142 種;栽培植物115 科398 屬625 種;歸化植物25科62 屬78 種;外來入侵植物5 科8 屬9 種。
深圳濕潤的氣候和良好的水熱條件,為野生植物的生長提供了理想的環境條件,因此蘊藏出比較豐富的植物資源。2142 種野生維管植物中蕨類植物45 科93 屬207 種,裸子植物5 科5 屬7 種,被子植物177 科864屬1928 種。有約1600 種的各類資源植物,包含材用、食用、藥用、淀粉、油脂、芳香、鞣料、纖維、觀賞等各類,蘊藏著巨大的潛在價值。它們是深圳市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優勢和巨大推動力。但是,隨著深圳市經濟發展的加速,給生態系統造成了巨大的壓力,野生植物的生存空間急劇縮小,并受到大氣和水質污染加劇等各種威脅。
深圳的山地、風景區、公園、寺廟、廣場、街道以及空閑地等場所擁有的森林、灌叢、綠籬、花壇、草地、樹木品種豐富的栽培植被。人類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一方面破壞或摒棄了許多原有的自然植被和土生植物,另一方面又引進了許多外來植物和建造了許多新的植被類群,盡管這些影響或干擾是有意識的或是無意識的,直接的或是間接的,而具有完全不同于野生植被的性質和特性。作為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栽培植被的第一性生產者的作用屬于次要地位,而美好和凈化環境的作用則是主要的功能,綠色空間大小及其生態效能都是城市生態環境質量的重要參數,并在城市規劃中加以應用。
深圳市環境的差異,對植物群落分布和組合的影響,首先表現在:由于地處熱帶和亞熱帶的過渡地區,其地帶性代表植被類型——常綠季雨林也顯出其過渡性的特點,例如分布偏低,一般僅分布在高程200 米以下的丘陵臺地,組成種類,外貌和結構等特征都比熱帶林遜色。
其次,植被的南、北坡差異顯著。深圳市山地丘陵南、北坡的光、熱、水、土條件差異明顯,植被和分布也不相同。南坡的光、熱條件充足,但土壤淋溶作用較強,沖刷較嚴重,有機質含量低,干燥,因而植被呈現旱生性類型,如馬尾松-桃金娘、崗松-鷓鴿草群落等;北坡的條件則相反,植被呈現中生性類型,如馬尾松-桃金娘-芝箕群落或灌叢林。梧桐山南、北坡植被差異尤為顯著,所以在北坡或谷地種植柑桔,其生勢、產量、品質都較好,在南坡就差得多。因此在土地利用上,必須考慮植被的生境條件特點,進行合理的、因地制宜的規劃。
此外,深圳市的山地雖然海拔不高,但植被生境條件的垂直變化也有明顯表現。例如海拔867 米的七娘山,300 米以下為馬尾松林或稀樹灌叢,400~700 米為灌草叢,間有片狀分布的季雨性常綠闊葉林,700 米以上至山頂為山地草叢。植被的這種垂直分布,是植被對環境的相應反映,了解植被的這種分布規律,有助于對山地的開發利用。
深圳是中國經濟社會改革和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城市規模的擴大給深圳的植物物種多樣性、植被覆蓋率保護造成巨大的壓力。合理、有效、科學的保護深圳植物物種多樣性、植被覆蓋率對深圳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植物在自然環境的物質循環中起到了積極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們在光合作用過程中,不斷地釋放氧氣,補充了動植物和人類呼吸、燃燒等耗氧造成的氧不足,對保持大氣中的氧的平衡做出了貢獻。植物物種調查是生態安全評價的重要內容之一,利用植物物種多樣性方法來觀測生態環境變化,既可以彌補理化手段所存在的不足(方法簡單且費用低廉),也便于開展群眾性的監測工作。植物不單能使人類生活改善,在保持水土、吸收有毒有害氣體、增加森林覆蓋率、維護生物多樣性對生態安全非常重要。
城市建設用地侵占了原生植被的生存空間,而導致大量原生植被直接遭到砍伐,如寶安區、龍崗區的許多植被較好的山地被用作建設工地;沿海的紅樹大叢林,因圍墾造田、挖塘及砍伐而造成面積大減,這對沿海的生態平衡帶來一定的影響。
不法分子對某些資源植物的盲目濫采,造成了資源的破壞和枯竭。如土茯苓Smilax glabra 的地下根狀莖是制作“龜苓膏”的原材料之一,由于利益的驅動,本地山民對其進行了大規模地開采,使深圳地區土茯苓的野生種群遭到了極大破壞,成年植株的數量銳減,目前在深圳地區成年的土茯苓植株已不多見。
如果原生植被的生境受到較大干擾,形成破碎化的生境后,外來入侵種就很容易侵入本地生態系統,與本地植物競爭生存空間,造成較大危害。如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就對深圳地區的天然植被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優勢種和建群種往往集中分布,如一株受到病蟲害的侵襲,很容易傳染給周圍的其他植株,使整個種群都受到傷害,大大降低了優勢種的生態作用,并威脅到其種群的生存。
森林火災破壞作用大,可以直接燒毀大量的森林物種,使森林的生境很難恢復,并改變區域的小氣候、土壤及植被組成和演替。深圳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旱季正好時逢秋冬季,林中枯枝敗葉較多,一旦發生火災,將會在林區迅速蔓延,因此在旱季一定要加強防火力度。
生態環境對野生植物的生長發育及繁殖演化有極其重要的影響。保護野生植物,不是僅僅保護某些物種,而是對物種所賴以生存的環境進行的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是生境保護的有效的手段。對深圳地區而言,可根據地區狀況,進行分區、分級保護,將整個地區分為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郊野公園、公園等。這些機構或單位的建立和對原始植被區的劃分可以有效地保護部分物種生態環境的穩定,同時也可以改善城市外貌和居住環境。
部分植被區域與住宅區鄰近,雖然居住環境良好,生態景觀的具有可觀賞性,但是潛在的人為活動對野生植物原生地會產生巨大威脅。因此對植被區周邊地區居民和進入植被區的游客進行生態保護教育和宣傳,共同參與保護,嚴禁對植被的生態破壞。
深圳野生植物資源豐富,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然而大量資源植物還未得到開發利用。目前在園林綠化上,只有秋楓Bischofia javanica、榕樹Ficus microcarp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 及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 等少數種類被廣泛利用,相當數量的城市綠化樹種和景觀植物都是國外引進種,應當重視開發利用野生觀賞植物于園林。天然藥物研發和野生蔬菜開發仍處于較為落后的階段,深圳在這方面的開發潛力是巨大的。
伴隨著城市化的迅速發展、城市人口急劇增加和產業的高度集中,不可避免地引發了一系列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城市化進程使得土地利用發生了根本變化,這些人為因素導致在城市及周圍地區自然物種變得稀少,原生植被演化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植物一方面有人類所賴以生存的食物、工業原材料、藥品等商品化功能的直接價值;另一方面有支撐與維持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如對氣候調節、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土壤肥力的更新與維持、營養物的循環、二氧化碳的固定等難以商品化功能的間接價值。在城市中其間接價值可能大大超過直接價值,保護和發展野生植物資源,無論是對于保護群落的物種組成,維護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平衡,還是促進深圳本地經濟,改善人民生活環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深圳市環境保護局,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深圳市生物物種資源保護規劃與預警系統.
[2]邢福武,余名恩,等. 深圳植物多樣性及其保育[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3]田興軍. 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生物學[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4]張維平. 保護生物多樣性[M]. 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1.
[5]陳靈芝,馬克平. 生物多樣性:原理與實踐[M].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8.
[6]胡濤,毛顯強等.我國生物多樣性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方案研究[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2,37(3):19-25.
[7]胡濤,錢翌等.缺乏有效的問責機制:我國生物多樣性執政能力初探[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2,37(3):26-30.
[8]倪亦菲,錢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大部門制管理生物多樣性案例研究[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2,37(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