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利
(中航工業導彈院)
健康是一個人生活和工作質量最不可或缺的后盾。關注職工健康,增強全員健康意識,不斷提升職工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健康水平,是落實“以人為本”思想、促進企業和諧建設的一項戰略性任務,對于企業內聚人心、外樹形象的文化建設與和諧創建具有十分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48年成立時在它的憲章中給健康定義: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身體虛弱,而且是軀體、精神與社會和諧融合的完美狀態。
身體健康-----主要是指生理健康。它是具體而客觀的,通過體檢和測量可以確定。主要包括:(1)人體結構完整,各項生理功能正常。(2)身體對各種刺激的感應、適應和耐受能力。(3)身體生理組織對疾病(細菌、病菌、寄生蟲等)的抵抗能力等。
心里健康主要是指精神層面的健康。如,(1)智力正常,那是一個人生活、學習、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2)情緒健康,穩定的情緒和愉快的心情是情緒健康的重要標志。(3)意志健康,行動的自覺性和果斷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標志。
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和工作壓力,給人類個體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保險業最先提出健康管理的概念,醫生采用健康評價的手段來指導病人自我保健,為健康管理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世界衛生組織(WHO)于1988年開始制訂健康促進醫院計劃,并建立了健康促進醫院國際性網絡,健康管理開始成為組織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上世紀九十年代,大量企業決策層意識到員工健康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效率、效益及發展,這種自覺性的提升使健康管理第一次被當成一項真正的醫療保健戰略,企業決策層開始改變職工健康的投資導向。
在中國,2005年公司設立健康管理師新職業。同年,中國醫師協會成立醫師健康管理和醫師健康保險專業委員會。2006年中華預防醫學會成立健康風險評估的控制專業委員會。2007年中華醫學會成立健康管理分會。
所謂健康管理,就是針對組織的健康需求,對組織的健康資源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的過程。組織可以通過這個過程,有效的促進組織成員的健康,從而為組織創造不竭的精神動力、創造快捷高效,創造和諧環境。
健康管理的主要工作內容:
1.健康狀況體檢:收服務對象的個人健康信息,包括個人一般情況、目前健康狀況和疾病家族史、生活方式(膳食、體力活動、吸煙、飲酒等)體格檢查(身高、體重、血壓等)和血脂、血糖等。
2.健康及疾病風險評估:即根據所收集個人健康信息,對個人健康狀況及未來患病或者死亡的危險用數學模型進行量化評估。
3.健康管理咨詢:針對評估結果,制定健康管理計劃,提供健康指導,明確跟蹤方式。制定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并指導。
4.健康管理跟蹤服務:提供健康信息和接受健康指導,定期寄送健康通訊和提示,以及個性化改善計劃。審核和獎懲職業衛生制度的落實情況。
5.專項健康及疾病服務:根據個體或群體病例提供專項服務。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相關危險因素管理、精神壓力緩解、戒煙、運動、營養及膳食咨詢、個人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改善咨詢、疾病高危人群教育等。
據國家權威調查統計,我國18歲以上人群高血壓發病率為18.8%,血脂異?,F象為21%(以上為2002年統計數據),高血糖為7.7%,脂肪肝為14%(以上為2008年統計數據)。統計分析為逐年上升趨勢。
年度比較可以看出職工疾病率趨勢總體得到控制,說明職工健康意識在增強,同時良好的生活和醫療保障也控制了重點病情的漫延。但血脂異常和患脂肪肝有明顯增加,尤其是血脂高和脂肪肝患病率與國家普遍水平相比較,明顯過高。數據表明,近二年職工患腰椎、頸椎和尾椎增生的明顯增多,且患者年齡趨于年青化。職工患精神疾病也呈增長趨勢,特別是由于患抑郁癥而正常死亡情況偶有發生,在職工心理上自然產生不良情緒與影響。
現代社會經濟是在不斷發展進步,但人的生活壓力可以說也是空前之大,而且來自各個方面----職場壓力、社會壓力、個體壓力綜合作用,導致職工心理與行為的扭曲、積久成疾。據世界精神病協會年會統計,我們國家5%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壓抑,如崗位調整、家庭矛盾、經濟困難、人際關系惡化、親人生病和失去;也有許多事情讓人焦慮,如考試鑒定、求人辦事、等待消息、投資失敗等。這些事情都會給職工帶來情緒波動,或緊張不安,使之感到壓力。
1.健康管理工作認識不平衡,宏觀認識與具體行為脫節健康管理工作是潛移默化的,但其精力投入和時間投入經及適度的經費投入則是長期的,顯性的。許多企業領導,對健康管理工作的意義認識不高和理解不深刻。主要表現為:始終把健康管理當作一項一般活動,當作文體活動,而沒有當作一項企業的重要管理來抓。
2.健康體系資源各自為政、系統工程效力沒充分發揮企業健康管理體系組織上的資源主要是醫院、職業衛生健康管理體系的主管部門、企業黨工團組織等。這些部門在職工健康管理工作中都做了不少工作,但仍然遠遠不夠。主要是方法上還基本上是自行其事,缺乏系統考慮;對職工的培訓很少見職工心理課程;宣傳上對職工健康管理缺少概念知識、重要意義、管理方法的正面引導;職業衛生健康狀況信息沒有讓職工周知和充分利用,職業疾病的預防知識也沒有強化灌輸;醫院對職工體檢的整體信息沒有公示、系統分析、建立網絡查詢系統,針對性指導和跟蹤服務。
3.健康工作推進有計劃無考核,工作效果無標準檢驗
一些企業每年制訂《職工健康工作計劃》,但工作往往不落實。
實際上,單位領導在匯報中很少提及此項工作。此外,由于考核中重任務業績,對健康促進工作沒有標準分值,因此此項工作考核沒有好差權重概念,基本流于形式。對職能部門的履行職責情況,同樣沒有檢查、考核、評價。健康促進工作的效果,由于缺乏基礎數據、比較數據的支撐,相對認定困難。
4.健康管理無規范,信息資源零散,服務職工效用發揮不足
無論是職業衛生健康信息,還是醫院體檢信息,還是職工個體精神狀況信息,都分布各部門專有。信息傳遞與利用率極低。特別是需要基層單位做大量職工健康促進工作,但單位對這些信息知曉情況太少?;鶎訂挝槐旧磉€沒有建立職工健康檔案,做不到體貼入微,細致深入,面面俱到。醫院缺乏利用信息對高危個體和高危人群跟蹤指導和健康干預。
職工健康促進是一個繁雜的、細致的、持久的系統工程。如何提高全員對健康管理重要意義的認識?如何科學高效地推進職工健康管理工作?如何讓現有資源發揮更大作用?如何調動全員參與和自覺參與健康促進工作的積極性?筆者提出的工作途徑與方法:
1.落實職責,提高認識,確保健康管理機制有效運行
有力的組織領導體系是開展職工健身活動的可靠保障。各單位要建立健康管理領導小組,納入單位黨政工作考核,把職工健康真抓、抓實,當作一項長期重要戰略任務加以強化。要制定企業職工健康發展規劃,檢查、考核、評比各單位職工健康管理工作的職責。
2.制定規范、建立標準,把職工健康真正管起來
要建立健康管理工作的規范和考評、考核標準,明確在職工健康管理中職能部門、單位領導的主管責任,讓工作按制度化推進。
醫院是職工健康管理的主要職能部門、權威部門。在醫院設立專門崗位,明確專門職責,專職開展健康管理工作。人力資源部門要做好健康管理知識培訓。職業衛生健康工作主管部門要確保體系有效運行。工會、團委、女工委等組織根據工作對象特點開展健康促進活動。
3.持續改進,提升質量,提高職工健康活動的硬件、軟件水平
健康促進設施建設是開展職工健康活動的物質基礎。這幾年根據需求的變化,企業各社區不斷完善健康促進的硬件條件建設,逐步提高水平?,F在,比較集中的住宅社區的健康設施內外兼顧,動靜結合,水陸兼備,老少皆宜,基本上只要職工想鍛煉,總能找到一個或者多個適合自己的場所。
4.積極倡導,不斷創新,構建展現職工健康風采的舞臺
積極倡導和實踐“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生活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健康理念,始終堅持積極倡導、不斷創新、活躍職工,長年堅持的職工健康促進活動組織原則。
5.心理疏導,健康干預,讓健康鍛煉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職工健康管理,重在科學指導,既要加強身體健康促進,又要加強心理疏導溝通。一要開展職工大眾普遍受惠的傳統文體活動,調動更多的職工參加文體活動;二要組織和體育專項協會制定活動計劃,穿插其中開展專項活動,滿足專項愛好者的需求;三要對特殊群體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促進活動,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多發病、早發病人群的亞健康改進,制定科學健康飲食計劃等;四要根據單位職業衛生健康狀況和要求,設計一些更適宜更有效促進職工職業衛生健康的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
綜上所述,職工擁有科學、文明、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能夠提升其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文明素質,提升職工整體的健康水平,而強化職工健康管理,大力開展健康促進活動將促進這種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建立。職工健康是企業的寶貴財富,職工健康管理是給職工送健康,也是企業送給職工最大的福利,同時也是為企業單位完成艱巨的生產科研任務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