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藝人_哩嚕 攝影_哩嚕
制“皂”快樂
手藝人_哩嚕 攝影_哩嚕
你有多久沒動手了?還是醉心于現代化技術帶來的“便利”?
陶行知說:手和腦在一塊兒干,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動手,曾經是豐衣足食的本錢,現在卻成了網絡熱詞DIY(Do It Yourself)。城市人有多久沒有感受過,來自物質的豐盈。離開“手”的教育,何以具有“創造力”?
皂的起源,有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西元前7世紀古埃及皇宮里,一名腓尼基廚師打翻了食用油,為掩飾錯誤,他便用灶爐里的草木灰覆蓋之,并將這些浸透有油脂的草木灰捧到室外扔掉。就在他回到廚房,想用手去除手上污垢,沖走一切“證據”之時,他發現:油膩洗掉了!甚至是以前的老污垢,都一并洗凈。
傳說無從考證,但混著植物油的草木灰成了“皂”,世代相傳下來,這個美麗的錯誤,帶來了皂的潔凈與滋潤。廣義上,油脂、蠟、松香或脂肪酸等和堿類起皂化或中和反應所得的脂肪酸鹽,皆可稱為肥皂,能溶于水,有洗滌去污之作用。
天然冷制手工皂,用料天然環保,沒有化學添加劑,潔凈力強,同時在反應的過程中會產生對皮膚具有滋潤保護作用的甘油成分,是化學洗護用品的絕好替代品,其制作過程在廚房即可完成。
冷制皂由于在整個制作過程中低溫操作,可以最大限度保持油的營養成分。天然冷制皂因為采用純天然原料,因此色彩溫和,色澤溫潤,即使添加了天然花草、礦物泥,都不會有鮮艷的顏色。
但這一份源于天然的質樸,讓早已受夠了各種化學制劑的肌膚,多了一個自由呼吸的可能。
世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花費時間的,一個手工皂,從制作到使用需要一個多月的周期。
下面,就介紹這款皂中含有的特級初榨橄欖油和綠色酪梨油等天然植物油的上乘制成皂。橄欖油的潔凈力和保護力皆強,添加椰子油、棕櫚油后泡沫變得豐富細膩,其溫和滋潤的護膚能力,是幼嫩皮膚的首選。
總油量:600g
配方:特級初榨橄欖油300g,未精制酪梨油100g,甜杏仁油60g,椰子油90g,棕櫚油50g,氫氧化鈉85g,純凈水222g(配圖:手工—1)
工具:不銹鋼盆1個、鍋1口、量杯1個、玻璃瓶(瓶蓋鉆兩個對稱孔)1個、電子秤(精確到克)1臺、玻璃攪拌棒1根、溫度計2支、攪拌器1個、橡皮刮刀1個、手套1雙、眼罩1副、硅膠模具或干凈無水無油牛奶盒若干(配圖:手工—2)
步驟:
1、用電子秤(精確到克)按配方稱量油脂,將油依次倒入不銹鋼盆。
2、隔水加熱油脂,有固體油脂的需要將油脂加熱融化,快完全融化時離火,油會繼續升溫,攪拌融化,插入溫度計,等待冷卻。(配圖:手工—3)
3、稱量氫氧化鈉,倒入玻璃瓶。注意眼和手的保護措施,不要碰到氫氧化鈉,不要灑到外面以免造成腐蝕。
4、用量杯稱量水,慢慢倒入裝氫氧化鈉的玻璃瓶,用玻璃棒輕輕攪拌,溶解氫氧化鈉至透明,插入溫度計,等待降溫。(為幫助降溫,可提前將玻璃瓶放入一盆水中)(配圖:手工—4)
5、待油和氫氧化鈉溶液均降溫至38-42度時,開始將溶液緩慢倒入盛油的盆中,并用攪拌器進行攪拌。開始時要持續不停地攪拌40分鐘,讓溶液和油充分混合反應。
6、繼續攪拌,攪拌器保持在盆中轉圈(不可用打雞蛋的方式),中途可稍事休息。攪拌到油呈濃稠狀,提起攪拌器時能掛住一個像甜筒冰淇淋那樣的尾巴即可。
7、用橡皮刮刀把油入模。(配圖:手工—5)
把裝好油的模具放入泡沫箱,牛奶盒需要用繩子扎一下,以免皂形上大下小。蓋上毯子保溫,保溫很重要。(配圖:手工—6)
1至3天后脫模,切割成塊,置于陰涼通風處讓皂繼續在空氣中反應,等待4至6周后可以開始使用。放置得更久則酸堿度更合適,對皮膚更好。(配圖:手工—7)
制“皂”問答
制皂過程需注意什么?
溶解過程建議在廚房洗手盆內完成,以免濺射,保護皮膚、眼睛不接觸到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鈉溶液,如果接觸到必須迅速用流動的清水沖洗。攪拌的時間根據油品成分和溶解劑的不同以及季節溫度的變化,可能需要兩三個小時乃至七八個小時,甚至更久。不要提前入模,使用過的容器和工具上仍然有強堿,最好用報紙擦拭過后浸泡至第二天再清洗。
如何保存肥皂?
冷制植物皂里含有許多天然成分和未參與皂化的潤膚油脂,因此平時要將香皂存放在陰涼干燥的地方,滋潤成分才可以保鮮。不用的皂可放在冰箱里,使用期限最好不超過一年。要使用透水良好的盛器,避免積水。
皮膚有什么正常反應?
當皮膚剛開始接觸皂的時候,長期接觸化學制品的皮脂膜一下子無法適應,無法在短時間內恢復油脂和酸堿平衡,所以才感覺干燥、緊繃,敏感肌膚甚至會因為排毒而起小痘痘。一段時間后,會自然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