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后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觀——基于歷史唯物主義的批判性反思

2013-04-11 01:29:58曾慶娣
湖北社會科學 2013年7期
關鍵詞:理論

曾慶娣

(廣州中醫藥大學 人文社科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在歷史唯物主義的闡釋史上,意識形態概念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范疇角色。恩格斯和列寧都曾對意識形態理論在歷史唯物主義中的意義和重要作用進行過深刻的揭示,從盧卡奇到哈貝馬斯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傳統,甚至把意識形態理論置于歷史唯物主義的核心位置。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伴隨著元敘事權威的式微,歷史唯物主義受到普遍的質疑,凸顯而出的問題是:歷史唯物主義能否成為分析和解決當代復雜的意識形態問題的科學理論工具?后馬克思主義對這一問題作出的否定性回答近年來在國際國內學界引發廣泛關注和熱議。本文就這一問題進行批判性的考察,并將視角集中于拉克勞、墨菲與齊澤克,通過比較發現,后馬克思主義為當代意識形態理論的發展提供了富有啟發性的洞見,但無論后馬克思主義為意識形態問題重構怎樣復雜的學術譜系背景,歷史唯物主義始終是探討當代意識形態問題無法超越的基本理論視界。

一、拉克勞與墨菲:“話語接合”對“經濟基礎/上層建筑”類比的顛覆

20世紀的最后15年,在意識形態的一般問題上,最重要和最富有爭議的著作是拉克勞與墨菲的《霸權與社會主義戰略:走向激進民主政治》。這本書引起重要爭議的原因在于,拉克勞與墨菲試圖在全球政治地形發生轉型的背景下提出一種后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理論規劃。這種理論規劃實際上是通過后結構主義和后現代主義的“反本質主義”邏輯把客觀的“社會”存在改寫成一種主觀的話語空間,在其中政治的對抗性基礎變成一種與社會條件無涉的個體對抗,政治本身變成一種霸權斗爭(即話語爭奪的斗爭)。拉克勞與墨菲的意識形態觀,其理論實質是徹底地拋棄了歷史唯物主義的經濟基礎/上層建筑的地形學類比,把意識形態變成非階級主體之間的話語接合實踐。

無可否認,后福特制的來臨導致了西方社會結構的變化以及政治過程的重新分裂,資本主義一度具有的龐大的工廠管理部門以及給工人提供發展其集體反抗意識的機會大體上都被破壞掉了,伴隨而來的是意識形態熱情的式微。在拉克勞與墨菲看來,導致意識形態理論衰落的真正原因在于:一是隨著整體主義和自然主義社會觀危機的出現,“意識形態”一詞膨脹得越來越厲害。有人模糊了意識形態與非意識形態之間的界限,意識形態由此也泛濫成災,在這種情況下意識形態批判可能會推進新實證主義和客觀主義。二是能夠為形形色色的被扭曲的意識提供中性視角的元語言學立場的土崩瓦解,由此導致的后果是意識形態侵入了整個社會領域,同時失去了分析的視角。[1](p201-220)在這種背景下,意識形態是否有復興的可能?拉克勞指出,“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愿意完全拋棄意識形態觀念。我認為,如果它的意義發生了特定的變化,它就能夠得以繼續存在下去?!盵2](p115)

所謂“意義發生特定的變化”,即是用“話語接合理論”去改造傳統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觀。拉克勞與墨菲認為,馬克思主義的地形中一直存在兩種主要的意識形態觀念,第一種觀念認為意識形態是虛假意識;第二種觀念認為意識形態是任何社會形態所必需的一個層面。在他們看來,這兩種飽含本質主義的意識形態觀念都應該受到拋棄。因為意識形態并不是由對實證主義本質的誤認組成的,相反,它是由對任何實證性之穩定性的茫然無知組成的,是由對任何終極縫合之不可能性的茫然無知組成的。意識形態是由話語組成的,通過意識形態話語,社會試圖把自己建構在閉合的基礎上,建構在意義固化的基礎上,建構在對無限的差異游戲的茫然無知的基礎上。因此,拉克勞與墨菲認為,意識形態是任何總體性話語的總體性之意志?!霸捳Z”在后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一般而言,結構主義最重要的貢獻就是認為語言是理解文化和社會生活的關鍵,后結構主義則把社會生活消解為話語。拉克勞與墨菲進一步認為,政治化的對抗是由話語建構起來的,顛覆性行為從來不會從剝削與壓迫的單純事實中自發產生出來。拉克勞與墨菲的中心論點是,只有當民主革命在具體的歷史條件下被重新借用和界定,并被切換到相關的社會場所時,一種對抗話語才成為其被政治化的話語。

根據拉克勞、墨菲的理論邏輯,他們關于意識形態理論的主要觀點包括以下三點:1.意識形態是一種政治,作為意識形態的政治是社會行為者的話語偶然連接的過程與效果;2.政治意識形態具有一定程度的社會本體論的意義,而不是簡單的上層建筑;3.包括馬克思主義在內的所有意識形態都是一個開放的政治話語與社會運動領域。在拉克勞、墨菲那里,政治就是意識形態的代名詞,這種政治意識形態是一種社會存在,意識形態的存在場所彌散在各個領域,無處不在,但又無處可尋。在拉克勞、墨菲的理論視野中,所有的實踐就是政治,就是政治話語連接,而且是偶然的連接,因此,意識形態各要素和環節之間的連接關系不能被簡單地還原為具有總體性、必然性和因果性的辯證關系,而是一種更為松散的、去中心化的、多元而疏離的對抗關系。基于對意識形態的這種認識,拉克勞、墨菲認為,作為一種現實存在的意識形態理論與實踐,馬克思主義理論已經陷入僵局。左派的任務并不是去拋棄自由民主的意識形態理論,而是應該沿著激進多元民主路線去深化和發揚它。

由此可見,拉克勞與墨菲的后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觀的主要特征是:1.它是非階級的意識形態;組成意識形態的因素并不必然帶有階級屬性,這些因素可以被表述成各種意識形態話語,表現為不同的階級。2.它是一種話語游戲,拉克勞、墨菲抹空了意識形態的實質性內容,意識形態批判不再是對真實的社會生活的揭示,而是成了話語的構造和鏈接。顯然,在拉克勞與墨菲看來,徹底的結構主義認同形成理論比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更加深刻,因為后者僅僅承認政治話語能夠影響利益形成。歷史唯物主義的階級分析不能為反對資本主義剝削、種族歧視主義、性別歧視主義和同性戀恐懼等當代各種形式的社會運動提供一個充分的理解框架,而后結構理論和身份認同形成理論能夠把握當代西方社會壓迫性權力關系的多樣性本質。拉克勞與墨菲的這一判定來源于這樣一個理論定位: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人階級是必然分裂的,并且重構它的統一體只有通過革命過程才出現,革命重構的形勢由特殊機制組成,這一形式與機械論的解釋沒有任何關系。不同主體立場之間的分裂已經變成資本主義國家持久的現實,這就意味著歷史唯物主義范疇要退出社會地平線的政治話語領域,激進民主多元主義將為社會主義者提供新答案。[3](p9)

顯然,后馬克思主義在葛蘭西、阿爾都塞和后結構主義方法之間取得的合成性成就,實質上是對歷史唯物主義的總體性誤判。在西方馬克思主義傳統中,葛蘭西首先闡發了一種非還原論的意識形態概念,同時他的霸權概念從根本上遠離了經濟主義。在葛蘭西看來,意識形態并不是資產階級用來欺騙工人的簡單戰術性工具,而是起著一種結構性的作用,也就是說,界定政治領域的術語就是通過意識形態的斗爭建構起來的。意識形態也具有本體論的效應,意識形態不僅提供借以解決沖突的協調性因素,也建立起政治斗爭的規定性框架。矛盾的多元決定理論是阿爾都塞思想中的重要內容,多元決定論指出所有的社會現象都有著復雜的因果機制,不能借助于任何“基礎”歸結為簡單的因果關系。但在阿爾都塞看來,這種多元決定論的思想卻充分體現在馬克思關于上層建筑的討論中。即是說,雖然葛蘭西和阿爾都塞都反對將馬克思的思想解釋為一種簡單的經濟決定論,但在很大程度上他們仍然是在歷史唯物主義的框架內分析意識形態。拉克勞與墨菲卻執著于徹底清除還原主義的經濟基礎/上層建筑模式。這其實是對葛蘭西和阿爾都塞思想的語境性誤用。

二、齊澤克:“無意識幻象”對“社會存在”的“幽靈化”改寫

在拉克勞與墨菲的合著《霸權與社會主義戰略:走向激進民主政治》出版后不久,齊澤克發表了代表作《意識形態的崇高客體》,兩部著作在理論邏輯上存在著許多重要的連續性。這些連續性最關鍵地體現在“話語接合”方面。在拉克勞與墨菲那里,意識形態就是“話語接合”的實踐。個人的階級結構地位通過某些具體而有力的政治話語與個人接合從而取得一致性,但是沒有哪個個人的結構地位能夠保證必然與某一特定的政治話語產生認同。即是說,意識形態的運作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性的、流動的。齊澤克則進一步揭露這種開放性的意識形態的微觀運作機制。齊澤克認為每一種明確的政治話語都為一個隱藏的虛幻結構所支撐。一種政治話語能夠具有強大的號召力,不是因為它明確地聲明了什么,而是因為它對我們并未言明的欲望作出了隱蔽的回答,它引導我們如何產生欲望。產生欲望的機制也就是意識形態的運作機制,這種機制隱藏在人的無意識中。基于此,齊澤克把意識形態的本質歸結為無意識幻象,這正是《意識形態的崇高客體》的理論主題。因此,幻象是個關鍵術語,它的含義可以分兩個層面來探討。

第一,幻象是建構現實的先驗圖式。圖式是康德批判哲學的關鍵性概念之一,根據康德的論述,圖式是想象力的一種先驗產物,它既不是事物的具體形象,也不是經驗的概念,而是一種概念的感性結構方式、結構原則,是作為接通具體感性材料的中介和途徑的一個環節。就康德而言,通過先驗圖式論可以把主客體的統一置于一種具有內在結構和內在機制的必然聯系之中,呈現出主體對客體的建構具有一種能動性和創造性的過程和方式。就齊澤克而言,康德的圖式說正好為幻象提供了一個借鑒意義,主體的身份和現實感就是來自于幻象的建構。在齊澤克看來,幻象相當于先驗范疇的圖式,如果沒有了先驗理念,那么感性世界不過是一堆雜亂無序的經驗而已,難以構成一個有序的現實世界。主體的現實感需要幻象框架來提供,幻象是一種避免精神崩潰的方式。

第二,幻象是建構欲望的腳本。欲望,是拉康精神分析理論的關鍵詞之一。拉康關于欲望的經典命題是:人的欲望就是他者的欲望。拉康的這種觀點來自科耶夫對黑格爾主奴辯證法的解釋:人的欲望指向的不是一個實在的、既定的對象,而是指向另一個欲望。從這個意義上說,欲望是一種社會產物,是語言結構出來的。齊澤克就是在這個維度上展開了欲望與幻象的關系。齊澤克認為,幻象與人的欲望有關。從欲望的關系角度來看,幻象顯現為對“你到底想怎么樣”的回答,顯現為對他者欲望之謎的解答。正是幻象本身,給我們建立了一個框架,使得我們能夠欲求某物?;孟缶哂心撤N誤導性,在幻象場景中,欲望不是被實現、被滿足,而是被建構(提供其客體,等等)。通過幻象,我們學著如何去欲求。

從這種對幻象的理解入手,齊澤克得出的一個關鍵性的結論是,意識形態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虛假意識”,而是成為建構社會現實不可缺少的中介,在某種程度上它就是一種社會存在。他指出,“這大概就是意識形態的基本維度:意識形態不僅僅是‘虛假意識’,不僅僅是對現實的幻覺再現,相反,它就是已經被人設想為‘意識形態性’現實自身?!庾R形態性’是這樣一個社會現實,正是它的存在暗示了參與者對其本質的非知?!盵4](p33)這段話表達了齊澤克對當代意識形態性質的基本看法。意識形態幻象的意圖是要構建一個有關真正存在的社會的景觀,構建一個沒有被對抗性的分工所割裂的社會,構建一個其各部分的關系呈現有機性、互補性的社會。就像他所說的,“它是一個‘幻覺’,能夠為我們構造有效、真實的社會關系,并因而掩藏難以忍受、真實、不可能的內核。意識形態的功能并不在于為我們提供逃避現實的出口,而在于為我們提供了社會現實本身,這樣的社會現實可以供我們逃避某些創傷性的、真實的內核。”[5](p64)

顯然,齊澤克的理論邏輯是從精神分析理論出發把意識形態歸結為現實的活動,歸結為社會存在,進而歸結為無意識主體的欲望,提出當代社會中“意識形態直接就是社會存在”的命題。一直以來,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最基本原理就是,任何意識形態都是社會存在的反映。而在齊澤克眼里,意識形態已經成了一種無所不在的幽靈。他指出:“‘意識形態’可以指稱任何事物,從曲解對社會現實依賴性的沉思的態度到行動取向的一整套信念,從個體賴以維系其與社會結構之關系的不可缺少的媒介,到使得主導政治權力合法化的錯誤觀念,幾乎無所不包。”[6](p3)意識形態如幽靈一般,化身為觀念的、物質的、現實的社會存在的形式,并以諸多境界深入到所有的社會生活??梢赃@么說,齊澤克的“無意識幻象”理論對社會存在的“幽靈化”改寫,已經超出了歷史唯物主義自身的邏輯結論。

一方面,“意識形態直接就是社會存在”這一命題導致的必然邏輯后果是無法把握社會的歷史性與結構性,也就抹殺了意識形態的階級性。在馬克思看來,在階級社會中意識形態的意義就是充當階級社會的維護意識,意識形態具有階級性。他對意識形態的經典表達是:“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這就是說,一個階級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著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的資料,因此,那些沒有精神生產資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統治階級支配的。”[7](p98)顯然,馬克思認為,意識形態都是統治階級進行階級實踐的觀念表現,體現著階級實踐的內容。雖然馬克思也強調在全部人類歷史中意識形態承擔著人類文化發展載體的角色,但是在馬克思那里階級性是意識形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層面。齊澤克把意識形態定位于一種社會現實,實質上是抹殺了意識形態的階級性。

另一方面,“無意識幻象”理論揭示出了意識形態這種社會文化現象背后的人類心靈機制,這是它的價值所在;但它把意識形態本身當做一個社會存在,實質上是抹除了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區別。這是“經濟決定論”的另一種激進版本,即夸大了意識形態這種社會文化現象的自主性。這也是后馬克思主義共同享有的理論框架:對意識形態進行非還原論的理解,對文化——政治決定機制進行了更為復雜的解讀。事實上,意識形態雖然作用于社會存在,能通過社會存在推動或阻礙社會的發展,但意識形態畢竟是觀念層面的精神活動,是人們認知的結果,并不直接就是社會存在,就是經濟基礎,或者直接就是“物”本身。把意識形態等同于社會存在,泯滅意識形態與社會存在的區別,實質上表明齊澤克沒有真正理解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從而無法說明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真實動因。意識形態與社會存在的關系非常復雜,我們既要避免抽象的決定論,也要避免意識形態作用的無限夸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尋找到意識形態批判的最好路徑,超越資本主義意識形態。

三、批判性反思:歷史唯物主義的當代性

顯然,拉克勞、墨菲與齊澤克的意識形態觀之間存在著差異,兩者最大的區別在于,拉克勞、墨菲延續了經典意識形態概念,仍然是在意識層面上來探討意識形態的建構功能。齊澤克的意識形態觀則實現了對經典意識形態概念的擴展,把意識形態定義為無意識幻象。但是,從理論的總體邏輯而言,拉克勞、墨菲與齊澤克的意識形態觀具有根本的一致性。兩者共同質疑了歷史唯物主義這樣的宏大敘事的適用性和恰當性,一致強調拋棄“經濟基礎/上層建筑”的二元劃分方式和去階級化,凸顯意識形態與文化抗爭的重要關聯。以拉克勞、墨菲和齊澤克為代表的后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從基于社會經濟的分析完全轉向文化領域的話語分析,從以階級為中心轉向以權力為中心,從政治一元論轉向政治多元論。顯然,去階級化的后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觀從政治上否定了工人階級政治本體論,以權力抗爭取代階級斗爭,以激進的多元主義文化抗爭和民主建構否定勞動對資本的反抗,否定了以推翻資本的統治為目標的無產階級革命的必然性。

拉克勞、墨菲與齊澤克的意識形態觀清晰地標示了西方馬克思主義到后馬克思主義理論路徑的轉變,這種轉變以是否在意識形態領域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為分水嶺。以盧卡奇為代表的早期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觀奠基于對第二國際理論家的“正統歷史唯物主義”深刻批判之上,他們批判第二國際理論家把歷史唯物主義理解成經濟決定論的錯誤,堅持以歷史唯物主義的總體性方法論探索無產階級改造世界的階級使命的產生機制,實施對資本主義“社會總體的總體改造”。[8](p91-92)無論是盧卡奇還是法蘭克福學派的意識形態觀,都重視研究工人階級的階級意識問題。發端于20世紀70年代的后馬克思主義理論有一個明顯的方法論轉折,即在哲學方面嫁接后現代主義和后解構主義理論。顯然,齊澤克接納的主要理論資源是拉康的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而拉康主義的學說主要是一種后現代文化分析理論。雖然拉克勞、墨菲的理論主要表現為一種政治理論,但是,正如鮑曼所說,后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理論更多地得益于所謂的文學理論、大陸哲學、解構主義和符號學,而不是“正統的”政治理論。[9](p13)他們從方法論上對歷史唯物主義進行了批判和解構,直接的理論后果是,特別突出地強調種族、代際和性別沖突,把性別和種族提高到與階級等量齊觀的重要地位,以社會經濟為基礎的階級分析被文化的話語分析所拆解。當代西方各種新社會運動所表征的無固定階級載體的無政府主義狀態,正是這種后現代主義理論取向的文化權力抗爭的現實版本。

從西方馬克思主義到后馬克思主義理論路徑的轉變,既體現了后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觀的合理性,又暴露出其嚴重的理論缺陷。不可否認,拉克勞、墨菲與齊澤克的研究基于當代資本主義最新發展的一些經驗事實。當代資本主義革命的口號是放松管制和拆除凱恩斯主義在資本和勞動之間設立的社會契約,資本主義的結構調整和全球擴張產生了新的資本主義秩序和勞資關系。后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觀對新形勢下如何實施革命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從今天的現實來看,盡管全球資本主義的發展使西方社會結構經歷了重要的變化,當代西方社會的政治對抗卻更突出地表現為經濟領域的權力統治和不平等。這意味著,歷史唯物主義所揭示的資本主義體制內的階級對抗根本沒有消除。馬克思曾經斷言:“資本和勞動的關系,是我們全部現代社會體系所圍繞旋轉的軸心”,[10](p589)這個論斷仍然具有現實性。實現人類解放的關鍵在于解決資本和勞動的關系問題,探討當代意識形態離不開歷史唯物主義,否則無法說明當代西方社會的根本性質和其結構性演變的根源,也無法真正揭示當代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后馬克思主義的去階級化的意識形態觀非但不能說明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危機,相反恰恰驗證了80年代以來西方左翼在新自由主義強勢壓力下的總體意識形態危機。

后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觀對經濟基礎/上層建筑二元劃分的徹底拋棄,從根本上消除了歷史過程內在矛盾的自我運動,徹底否定了歷史發展的內在本質,最終將歷史運動歸結為一種開放而不確定的未來趨勢。然而,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作為科學的理論與批判的哲學,具有巨大的確定性的信念引導價值。它在不同的層面上實現對人的現代性處境及其面臨的復雜的意識形態問題的深刻理解,能夠創造性地把握社會生活的實踐本質并歷史性地反思現代社會的根本矛盾,它不僅能為我們理解當代復雜的意識形態問題提供真實的思想框架,而且其所蘊含的深刻的批判性也為當代人類所面臨的重大而緊迫的意識形態課題劃定了基本的思想方向。

但是,后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觀提醒我們,在當代語境中,歷史唯物主義的傳統敘述方式已面臨嚴峻的挑戰,歷史唯物主義的一些具體結論應隨著時代變化和經驗科學研究的深入而改變。歷史唯物主義對于資本主義社會的剖析確實發揮著獨特的批判功能,但這種功能并不是以一種固定不變的圖式來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現實的,而是以一種辯證的方法論與思維方式來對時代問題和社會現實進行具體考察。賴以存在的實踐基礎和所反映對象的變遷,決定了歷史唯物主義也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要想以現時代的問題為中心,重新發掘和認知歷史唯物主義對于分析和解決當代復雜意識形態問題的理論價值,就必須繼續完善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體系并豐富其內容。

[1]Ernesto Laclau.The Death and Resurrection of Theory of Ideology[J].Journal of Political Ideologiesa,1996,(13).

[2][英]恩斯特·拉克勞.意識形態與后馬克思主義[J].陳紅,譯.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8,(6).

[3][英]恩斯特·拉克勞,查爾特·墨菲.領導權與社會主義的策略——走向激進民主的政[M].尹樹廣,鑒傳今,譯.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

[4][斯洛文尼亞]斯拉沃熱·齊澤克.幻見的瘟疫[M].朱立群,譯.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

[5][斯洛文尼亞]斯拉沃熱·齊澤克.意識形態的崇高客體[M].季廣茂,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

[6][斯洛文尼亞]斯拉沃熱·齊澤克.圖繪意識形態[M].方杰,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7]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匈]盧卡奇.歷史與階級意識[M].杜章智,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9][英]保羅·鮑曼.后馬克思主義與文化研究[M].黃曉武,譯.南京:鳳凰傳媒集團,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

[10]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歡
理論
堅持理論創新
當代陜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論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多項式理論在矩陣求逆中的應用
基于Popov超穩定理論的PMSM轉速辨識
大電機技術(2017年3期)2017-06-05 09:36:02
十八大以來黨關于反腐倡廉的理論創新
“3T”理論與“3S”理論的比較研究
理論宣講如何答疑解惑
學習月刊(2015年21期)2015-07-11 01:51:44
婦女解放——從理論到實踐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片在线永久|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凹凸国产分类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色亚洲|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8| 久久五月视频| 88av在线|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97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国产玖玖视频| 欧美a√在线| 天天综合网色|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 毛片最新网址|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一区二区影院| 国产在线第二页|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99人妻碰碰碰久久久久禁片| 熟女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三级片在线看|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 亚洲成a人在线播放www| 67194亚洲无码| 国产精品污视频| yjizz国产在线视频网|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 青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色综合天天操|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日韩人妻无码制服丝袜视频|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朝桐光一区二区| 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手机在线免费不卡一区二|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黄色网站| 天天色天天综合网| 永久成人无码激情视频免费| 色天天综合| 亚洲精品你懂的| 永久毛片在线播| 国产免费网址| 亚洲精品第五页| 国产在线视频福利资源站|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久久成人网|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日韩欧美视频第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网站免费观看| 伊人AV天堂| 亚洲最大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日韩精品久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 青青青国产视频手机|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99r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亚洲天堂网视频| 99激情网| 国产一级二级三级毛片| 人妻91无码色偷偷色噜噜噜|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干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制服| 婷婷亚洲视频| 亚洲性视频网站|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亚洲高清日韩heyzo| 九九九九热精品视频|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二三区| 丝袜久久剧情精品国产| 免费aa毛片|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 91av成人日本不卡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