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曉丹,袁蓓
(無錫高等師范學校財金系,江蘇無錫 214153)
從“云南綠大地”看財務舞弊
余曉丹,袁蓓
(無錫高等師范學校財金系,江蘇無錫214153)
摘要:大部分上市公司似乎已將追求企業最大利潤作為其首要目標,財務舞弊案更是屢見不鮮,為社會生活和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帶來了嚴重的危害性。文章采用理論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從財務舞弊的定義出發,以“云南綠大地”為例,進行內因和外因的分析,闡述對上市公司財務舞弊行為的思考,進而提出有效防范財務舞弊的一些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財務舞弊;綠大地;成因;防范治理
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財務舞弊已成為當今經濟社會常見的一個問題。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2010年修訂版)》中對舞弊是這樣定義的:“舞弊是被審計單位的管理層,治理層,員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騙手段獲取不當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為”。從以上定義可以看出,財務舞弊是人為的主觀故意行為,帶有預謀性質,損害了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導致財務報告的嚴重失實,是違法行為。從國內外一系列的財務舞弊案可以看到,財務舞弊已由最初的手段單一,主要集中在期末進行,到如今的手段隱蔽多樣,且演變成具有系統性。財務舞弊的發生損害了上市公司的信譽,妨礙金融市場健康高速發展的同時,也破壞了市場經濟秩序,使投資者遭受嚴峻的信心考驗。因此,如何完善對財務舞弊行為的預防措施是上市公司最先關注的問題,下面就以“云南綠大地”舞弊案為樣本進行分析與研究。
云南綠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大地”)創建于1996年6月,2007年12月下旬在深交所掛牌買賣,主要經營的項目有苗木培育,苗木栽種,苗木銷售和綠化園林工作。公司共有151087100元的注冊資本,何學葵更以董事長的身份登上胡潤富豪榜。但好景不長,隨著綠大地違法披露財務信息的消息傳出后,公司被證監會立案偵查,結果表明“在04年至07年短短三年間,何學葵等人通過開立多個銀行賬號,操縱資金的流向,虛增近3億的收入。上市后,2008年和2009年各自虛增8564.68萬元和6856.1萬元的收入。”2011年3月17日,何學葵因欺詐發行股票被捕,同時公司還存在偽造公文,文件,單據等多種舞弊行為,自此,綠大地財務舞弊案的序幕被逐步揭開。
2.1虛增各項資產
2.1.1虛增存貨
綠大地的總資產從開始到公司發布招股說明書止共有4.5億元左右,其中存貨這一項目竟高達1.8億,然而作為其主營項目的苗木在財務報表上的報價(300元)與市場價格(60元)有著近五倍的差額。
2.1.2虛增固定資產
綠大地在馬鳴基地有三口深水井,共計固定資產216.83萬元,平均下來每口井將近72萬元。但是從披露中看出綠大地位于金殿基地的一口深水井僅需8.13萬元,同樣的深水井為什么存在著這么一個龐大的數字差,它里面究竟隱藏著什么?
2.1.3虛增無形資產
綠大地在04至07年期間陸陸續續虛增了近4000萬元的土地成本,其中以公司05年購買馬鳴土地為最,虛增價值高達3190萬元,在此之后又對其基地的灌溉系統虛增近800萬,對基地的改良土壤價格虛增2124萬,幾者相加已接近7000萬。
2.2虛增利潤
從招股說明書看出,綠大地在上市前三年實際獲得的利潤與其披露的利潤不一致。通過調查綠大地的各年度報表,發現公司06年和07年分別多計收入0.41億元和0.2億元,09年少計負債0.94億元,2010年一季度利潤表中的每股收益0.1元更是與2005年的0.67元相差較大,種種跡象表明,綠大地的各項行為均是為了增加公司利潤,提升業績。
2.3利用關聯方虛增收入
據相關資料顯示,在綠大地上市前三年,公司每年前五大客戶的采購比例總和在其全年銷售收入中占據主導地位,而同為綠大地客戶的曉林園藝工程公司的法人在持有本公司80%股份的情況下,還擔任了鑫景園藝工程公司的股東,擁有公司10%的股份,并多次向綠大地購買苗木,采購金額在300萬元以上。隨著綠大地上市,天綠園藝公司,鑫景園藝工程公司,自由空間園藝公司這些與綠大地有大量業務往來的公司均由于不知明原因接二連三地辦理了公司注銷手續,讓人不得不懷疑綠大地存在暗箱操作和嚴重的關聯方交易。
3.1從內部探討綠大地舞弊行為形成的原因
3.1.1公司治理結構具有嚴重的缺陷
綠大地在治理結構方面存在較大的問題,從公司披露的名單可以看出,自2007年起,公司屢次變更董事和獨立董事,至今除兩位原董事外,其余均為生面孔;監事會成員更是頻頻變動,到2013年止,公司監事已全部換掉;截至2013年公司四次更換財務總監,五次更換總經理,六次更換(代理)董事長秘書。
如此頻繁的變動公司管理層,為綠大地的財務舞弊提供了機會。董事會的多次調整使決策無法實現連貫性,監事會的提名權被董事會掌握,流于形式,獨立董事的作用幾乎沒有發揮,公司的組織結構如同擺設,組織機制存在漏洞,缺乏應具有的約束力。何學葵擁有了公司38.18%的股份,公司主要經營權被其掌握,內部人控制現象嚴重,在這種情形下,為使公司上市發行,勢必會造成公司舞弊行為的發生。
3.1.2公司內部控制制度薄弱
實施內部控制的目的在于“三個保證”——保證財務報表的可靠性,保證經營的效率和效果,保證所有業務均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有效的內部控制可以降低由于人員的操作失誤和環境的不確性帶來的差錯,同時通過檢查、溝通、監督等手段及時發現并糾正公司存在問題,將風險降到最低。縱觀綠大地財務舞弊案,其內部控制制度存在諸多缺陷,主要體現在下述兩方面:
(1)未對存貨實施有效管理。存貨的不斷增加是引起綠大地事件發生的主因之一。從公司招股說明書中的數據顯示:綠大地的存貨金額從2004年的9462.72萬元一路上飆至2007年的19165.38萬元,占公司流動資產的70%不到。隨著存貨比重的增加,公司庫存的存貨銷售不出去造成了資金周轉困難,加之農業常受氣候的干擾,使得公司需計提存貨減值準備,然而這一提卻帶給綠大地1.51億的大額經濟損失。
(2)各部門職責未分離,欠缺獨立性。何學葵在公司擔任過董事長,董事長秘書,總經理三個重要職務。李鵬在2012年12月發生職位變更,由內審負責人變成財務總監,而徐云葵也從副總經理一躍成為內審負責人。正是存在這種不相容的職務,使得綠大地內審工作的質量大大降低,獨立性得不到保障,各部門無法相互牽制,內審部門不能發揮其監管職能,從而產生了舞弊行為。
3.2從外部探討綠大地舞弊行為形成的原因
3.2.1法律監管機制不健全,懲處力度低
目前,我國的法規存在多方面的問題,一些急需的法規未出臺,而一些陳舊的法規仍未更新,這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無法可依的狀況。另外,我國的法律制度對舞弊行為處罰成本低,收益大是造成財務舞弊的一個實質性原因。如對綠大地的處理非常輕微:公司被罰400萬元,何學葵,趙海艷,蔣凱西,趙海麗等人被處有期徒刑1—4年不等,同時予以緩刑執行,這些舞弊責任人均未受到罰款的處罰。對綠大地的判決與其虛增1.96億元收入和I P O募集資金3.46億元相比真是微不足道,這樣的判決結果對于性質惡劣,危害股民個人利益的綠大地而言,實在是太輕,毫無疑問,正是這種不健全的法律機制使類似綠大地這樣的上市公司看到了進行財務舞弊收益,促使更多的上市公司甘冒風險進行違法違規行為。
3.2.2注冊會計師審計未發揮鑒證監督作用
審計機構應當為社會公眾服務,披露真實正確的審計報告,當發現與之合作的公司存在財務舞弊行為時,應本著誠信原則,結束與上市公司的合作。但有一些事務所為了和客戶簽訂合約而不得不迎合上市公司,選擇幫助公司隱瞞,一同舞弊,同流合污。
綠大地上市以來,會計師事務所變更了三次,由最初的鵬城會計師事務所到中和正信會計師事務所,再到中審亞太會計師事務所,最后到中準會計師事務所,每次變更事務所的時間均在出具年報之前,同時審計費用也從原先的30萬變為50萬。在整個過程中,審計費用為何突然增加,前后任注冊會計師有沒有在交接前進行有效溝通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綠大地如此大幅度的更換事務所,可以猜想公司與事務所之間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較大的意見分歧,其購買審計意見的可能性非常大。
4.1全面規劃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減少舞弊機會4.1.1增強獨立董事的獨立性
獨立董事應當由公司的中小股東投票得出,目的在于保護這些少數股東自身的利益。實際上很多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都由大股東提名,被大股東所掌控,從而忽視一些中小股東的心聲,無法將獨立二字真正落實到職責崗位上。同時,獨立董事應當以與公司沒有任何聯系的外部董事為主,當公司決策與公司利益發生矛盾時,獨立董事可以不受他人影響,作出公平正直的判斷,不使其變成一個虛有其名的職位。
4.1.2提高監事會的地位
公司應當注重對監事會制度的建設,使其脫離董事會的控制,從而有效發揮監控作用。此外,監事會成員僅從職工和董事會等內部選出是不合理的,還應當由熟知法律,審計,財務,經營管理等專業知識的外界人士來擔當。當他們發現高層經營出現問題時,應賦予其查閱公司財務信息,召開股東大會等權力,必要時,可提出是否解聘公司董事或經理的建議,以此來牽制董事會。
4.1.3嚴格篩選經理層人員
各部門經理的選擇是否恰當會直接影響到該部門的工作質量,一個有優秀經理帶領的部門勢必會有好的發展前途。目前,許多上市公司采用考核員工綜合業績指標的方式來決定其是否升遷,但這會暴露出一個弊端——員工會為了高薪高職位而作假。因此對于經理的聘用,不應只看其短期業績,而應多加注意其給公司帶來的長期收益,這樣既能激勵有能力者更好的為公司效力,又能給那些弄虛作假的人帶來壓力。
4.2有效提升上市公司內控運行,防范舞弊行為
4.2.1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
一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應當貫穿于整個經營活動過程,涵蓋公司生產經營的各個崗位和部門,主要涉及:銷售和收款的內部控制,采購與付款的內部控制,生產與存貨的內部控制,籌資與投資的內部控制以及貨幣資金的內部控制,對每一環節實行嚴密控制,從源頭上扼制舞弊行為的出現,避免風險的發生。除此之外,在建立內控體系時,應從公司的實際需求出發,符合內控的工作理念,使其與公司的目標具有一致性。
4.2.2切實加強內部審計工作
內部審計工作主要由公司內部設置的審計委員會負責執行,主要評價公司各收支及經濟業務活動的真實合法,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的有效性。審計委員會應從監事會中分離出來,專司其職,將事前、事中、事后三項審計有機結合,嚴格審查授權批準,職務分離,以求將內部審計工作落到實處。抓好內審人員的后續教育,經常性地開展內審人員座談會,使其相互交流工作經驗與心得,從而不斷強化對財務舞弊的防范。
4.2.3不斷提高內部監督的力度
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加強對公司法人的監督。對于公司內部發生的重大決策事項,建立集體審批制度,嚴禁出現“內部人控制”現象,防止管理者獨斷行事;二是加強對公司內部各部門的監督。建立各部門相互制約制度,即對一項經濟業務需經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制約的部門方可完成;三是加強對關鍵管理人的監督。對于重要的崗位,嚴格實施職責分離制度,通過定期輪換和定期稽查,防止內部人員徇情枉法,中飽私囊。
4.3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規體系,嚴厲打擊舞弊
4.3.1制定信息披露制度
制定嚴格詳細的信息披露制度,尤其是非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范圍,使投資者及時掌握上市公司真實準確,合規合法的即時信息與內部信息,可以有效降低因信息透明度低而引發的附加成本。
4.3.2完善各法律法規細則
一方面,雖然我國公布了《公司法》、《證券法》等法律條文,但這些條例只是進行了一個總體敘述,相關概念較為寬泛,缺乏詳細的實施細則,因此對各項行為細劃懲處范圍,懲處方式與懲處標準,強化可操作性成為當務之急。另一方面,大小股東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若中小股東要起訴大股東,其會面臨大額的訴訟費,因此,如何維護中小投資者的權利與利益也需在法律法規中加以明確。
4.3.3加大對舞弊人員的處罰
從總體上看,我國對舞弊人員和懲罰過于仁慈,大部分都以行政處罰為主,達不到既定的處罰力度,為了嚴肅舞弊的性質,應充分發揮民事賠償責任作用,進一步追究舞弊人員的刑事責任,提高舞弊成本,使成本大于收益,從經濟上杜絕舞弊的發生。一經發現,嚴懲不怠,給舞弊者造成恐慌,對舞弊人員起到威懾作用。
4.4完善注冊會計師審計機制,及時揭露舞弊
4.4.1提高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質量
社會審計是防范舞弊行為的有效途徑之一。注冊會計師提供的審計報告會直接影響投資者或信息使用者的判斷。因此,在進行審計工作的過程中,注冊會計師應當保持職業謹慎,做到獨立,客觀,公正,不受外界壓力,經濟利益,關聯關系和自我評價的威脅,竭盡全力履行對大眾,對顧客,對同行的義務與責任,從質量上把好第一道關。
4.4.2強化注冊會計師的行業自律
強化行業自律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第一,將注冊會計師協會與政府相隔離,使兩者不存在利益關系;第二,細分各領域的專業委員會,分類匯總各方面存在問題;第三,加強對各部門,各項業務的監督制度;第四,加強對會員的道德誠信教育,提供會員援助,強化對會員的監管,真正做到“三自我”:自我約束,自我規范,自我管理,真正實現行業自律。
4.4.3改善會計師事務所的準入退出機制
在創立事務所時,應采用合伙制的組織形式。在這種形式下,注冊會計師一但存在違法行為,其就會付出高額的成本,從而能提高注冊會計師的防風險意識,進一步規范自身的行為,進行自我約束。與此同時,還要對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考核,從人員數量,業務收入,服務質量等方面進行評價,發展優秀事務所,淘汰不合標準的事務所,以調動現存事務所的積極性。
在當今,財務舞弊不僅僅是單純的會計問題,同時還涉及到公司治理結構和法律制度等。但是歸根到底,最本質的原因的還是管理層的利益驅動。因此,一方面應從舞弊根源開始防范,加強個人的道德誠信意識,另一方面要完善監管環境,創造誠信社會。對財務舞弊的治理是一項長期工程,社會公眾應團結起來,真正做到信息披露的“公正,公平,公開”。
參考文獻:
[1]張博亞.綠大地內部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完善[J].財務與會計,2011,(9):17-18.
[2]李濤.從綠大地事件看上市公司監管[J].財會研究,2012,(6):61-63.
[3]劉怡.關于我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問題的探討[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22-124.
[4]李俊梅.注冊會計師會計舞弊識別能力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2.
[5]張信敏.我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問題研究[D].河南:河南大學,2009.
[6]趙笛.新華社痛批資本市場懲戒功能缺失[E B/O L].(2011-12-07).ht tp://f inance.i feng.com/stock/z qyw/20111207/52192-90.shtml.
責任編輯:張隆輝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094(2013)04-0027-04
收稿日期:2013-06-04
作者簡介:余曉丹(1970-),女,浙江天臺人,無錫高等師范學校財金系講師,會計師、注冊會計師。研究方向:會計學教育。袁蓓(1992-),女,江蘇無錫人,無錫高等師范學校財金系。
Know ing FinancialFraud on theBasisof“YunnanGreen Land”
YU Xiaodan,YUAN Bei
(Department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 Wuxi Teachers’College, Wuxi Jiangsu 214153)
Abstract:Most listed companies seem to take the pursuit of maximum profit of the enterprise astheir primary objective, so financial fraud occurs frequently, which has brought serious harm to sociallife an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is article uses the method of combinationof theory and case, starting from the definition of financial fraud and taking "Yunnan GreenLand"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Green Land’s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s, to state the thought of thefinancial fraud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and propose some suggestions which guard against financialfraud effectively.
Keywords:Financial Fraud;Green L and;Causes;Preventive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