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長星
(中國石化洛陽分公司,河南洛陽 471012)
新形勢下企業工會實現新作為的有效途徑
代長星
(中國石化洛陽分公司,河南洛陽 471012)
隨著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現代企業制度的不斷建立,企業生產管理經營的內外環境發生了深刻而復雜的變化,工會工作從定位到方式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企業工會必須改變現有定位、思路、方式,圍繞中心,服務發展,開拓創新,才能適應和滿足新變化所帶來的新要求和新挑戰,不斷開創企業工會工作的新局面。具體來說就是要認清三個變化,實現三個作為,開創三個新局面。
企業工會;職工利益群體;企業和諧穩定;勞動關系;企業民主管理
企業工會是全國總工會的基層組織,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促進企業持續有效發展的可靠保證,企業工會工作是企業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現代企業制度的不斷建立,企業生產管理經營的內外環境不斷變化,企業工會工作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突出表現在企業工會工作領域更加廣泛,工作對象更加復雜,工作內容更加繁重,面對這些新變化應運而生的新問題、新要求、新挑戰、新機遇,企業工會工作的定位、思路、方式等都要不斷變化;只有變化,才能適應新形勢,才能有新作為,才能不斷開創企業工會工作的新局面。
(一)職工利益群體多樣化
隨著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職工隊伍的結構不斷變化,形成了不同的職工群體,每個群體有每個群體的利益訴求。歸納起來按照性質來分,當前我們企業有經營管理者群體、全民工群體、改制企業群體、勞務工群體、再就業群體、外協服務群體等。這些群體分布企業生產管理經營的方方面面,分布在企業的各個環節和崗位。正是這些不同性質、不同身份、不同崗位的群體支撐著企業這艘巨輪,維護著企業這臺機器的有效運轉,創造著企業的各種效益。每一個體具體利益的訴求都不僅僅是個體本身的訴求,而是他所在群體的整體訴求,是共有的訴求。每一個體的訴求表達處理不當就會引起群體性上訪事件的發生。每一個具體的利益受侵所造成的爭議都會引起群體性爭議。
(二)企業和諧穩定任務重
企業和諧穩定是企業生產管理經營的基礎。企業職工不是生活在封閉的環境中,職工的思想受到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影響使各個企業勞動關系沖突在數量上呈迅速增長、性質上呈日益劇烈之勢。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加劇了我國企業勞動關系的矛盾,并且這種影響還沒有完全結束。從勞動關系和工會發展史看,工會既是勞動關系矛盾的產物,又是協調勞動關系的重要社會組織。如何在協調勞動關系矛盾、建立合作和諧的勞動關系中更好地發揮工會作用,既是黨和政府、社會、企業、職工對工會寄予的深切期望,也是工會需要認真思考和解決的問題。企業只有在一個穩定和諧的環境中,才能更好地實現企業的方針目標。所以,正確地引導各個職工群體、統一各個職工群體的思想認識,將各個不同群體的職工凝聚起來、團結起來、組織起來,是工會組織一項緊迫而重要的任務,是一個新的挑戰,更是確保企業科學發展的永恒的課題內容。
(三)兩個利益必須都要維護
既要維護職工合法利益又要維護企業整體利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要維護好職工的合法權益就必須掌握好、協調好、實現好職工的實情和利益訴求。既要從宏觀上把握職工群體的變化趨勢,又要從微觀上關注職工個體的具體情況。既要關心不同職工群體的經濟利益,又要關心他們的政治權利、勞動權利和文化權利。同時,在整個企業的管理體制中,工會與行政所形成的勞資雙方不是對立的,從法律地位上講是同等的,利益上基本一致。因此工會還要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因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企業的健康有效持續發展是每一個職工群體的根本利益所在。只有企業的利益得到了保證,職工個體的利益才能得到實現和維護。
(一)民主管理要有新作為
企業民主管理,作為職工對企業實施有效監督和管理的一種方式,已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工會的重視和職工的重視。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企業民主管理工作在深化中不斷完善,在完善中不斷提高,總體是好的。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突出表現在企業管理意識濃,民主意識淡。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經濟中,不斷強化管理、細化管理、優化管理,不斷推進和實現企業管理的科學化和現代化,但是對民主管理實際作用發揮得少、措施落實得少、制度具體執行得少,而使民主管理出現了口號多、組織網絡多、制度多的現象,甚至有的還形成了民主管理與快速決策對立的認識和思想,影響了民主管理的發展。其實,民主管理是現代企業充滿活力和生命力一種管理方式,它是依靠廣大職工的智慧凝聚來推動企業發展創效的一種中國特色企業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推行民主管理是工會組織的重要責任,工會組織要把推進和提升職工民主管理作為重要工作不斷研究,積極探索工會基層民主管理的新形式、新方式,在推進企業科學管理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同時,企業廠務公開和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盡管實現了全覆蓋,但是重點、內容、標準、要求等需要不斷延伸和擴展,特別是要在職工關注的政治權力、經濟權力、精神文化權力方面進行加強,力爭逐步實現企業民主管理的法制化。
(二)工會工作要有新機制
企業工會工作的特點是對象多、困難大、人員少、任務重。工會工作的好壞與工會工作機制密不可分。從新形勢下企業工會工作的實際來看,要確保工會各項工作的實現和落實,必須依靠健全的工會工作的各種機制。在健全和完善原有的民主管理機制、干部培訓機制、勞動競賽機制、工會工作評價機制、職工權益保障機制、文化活動機制等同時,要不斷豐富內容,加大投入,在提高職工滿意度上下功夫。同時要結合新形勢,逐步建立健全職工素質提高機制、職工大維權機制、就業指導機制、職工心理健康治療機制和新媒體宣傳教育機制。通過各種適應新實際需求的新機制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全面提高工會工作的水平和企業職工的滿意度,努力使企業工會成為企業職工真正的工作之家、生活之家、保障之家、心靈之家、成長之家。
(三)理論研究要有新成果
加強工會理論研究工作是推動工會工作實現新發展的重要手段。理論是先導。理論創新是制度創新、機制創新和其它創新的前提和基礎。沒有理論創新,就不會有工作創新。工會工作要適應形勢發展要求,認真履行各項社會職能,就必須把工會理論研究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認真研究和解決工作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使工會工作更好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增強實效性。現階段要重點加強對工會在企業改革發展大局中充分發揮作用的問題、現代企業制度下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問題、多種用工形勢下的勞動關系和諧問題、工會自身建設問題和工會工作發展趨勢問題等問題的研究。要結合工會的發展規律和企業工會工作的實踐,不斷總結成績,找出規律,用理論的創新來推動工會工作的創新,使企業工會工作更好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增強實效性。
(一)開創工會班組建設工作的新局面
班組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基本單位,從企業內部的縱向結構看,無論企業采用何種組織結構,無論企業有多少管理層次,都離不開班組,班組是企業組織結構的基礎;從企業內部的橫向看,班組又是企業生產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企業的各項經濟技術指標最終靠班組來完成,各項規章制度、工藝規程和技術標準都要靠班組來提供,企業的各項專業管理都要靠班組來落實。班組在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改革、穩定、發展中發揮著更大作用。而且,班組是企業最基層、最活躍的組織,也是企業各項工作的具體落腳點和有力實踐者。同時,工會組織是黨領導的職工自愿結合的群眾組織,在協調企業勞動關系,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保護、調動和發揮企業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維護穩定、促進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企業行政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職工利益的忠實代表者和維護者。作為傳統的工會組織,如何在現代企業中擺正自身的位置,如何處理與行政方的關系,如何找到協調兩者的工作切入點,班組建設就恰恰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遇。在工會與班組的關系上,兩者處于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狀態。概括地講,班組建設是煅練、提高工會組織工作能力的舞臺,而工會組織的積極參與是促進班組建設深入開展的有力保證。而新的形勢和任務,需要工會不斷地加強和創新班組建設工作,最重要的是要開展先進班組創建活動,普遍提升班組工作水平;加強班組民主管理這一薄弱環節管理,反映班組職工需求,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激發班組職工活力;積極組織開展班組群眾經濟技術活動,通過開展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技術練兵、安全技能訓練等活動,提高班組成員的素質,促進班組安全、生產、技術指標的完成;重視做好班組工會小組工作,建設“職工溫暖小家”活動,開展互幫互助活動,關心職工物質文化生活,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推動班組精神文明建設;推進建設規范的班組建設工作制度,使工會班組建設邁上法制化的軌道。
(二)開創工會社會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企業是社會管理的一部分。群眾工作是社會管理的基礎工作。工會組織是黨領導下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既是社會管理的參與者,又是社會管理的推動者。要充分發揮組織體系健全、聯系職工廣泛、熟悉基層情況、了解職工意愿等優勢,積極地組織帶領職工參與社會管理工作,維護企業的穩定和發展。特別是在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時期,正處于深入改革、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正處于各種社會問題、社會矛盾的凸現期,迫切需要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妥善解決這些問題和矛盾,應對各種社會風險,推動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工會工作要利用與社會管理有著天然聯系的優勢,積極主動參與社會管理,是時代賦予工會組織的社會責任。要充分地發揮協調作用。利用自身的優勢,積極協調企業內部勞動關系,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積極協調企業與職工的利益關系,化解勞資對立矛盾,避免形成社會矛盾,確保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要大力加強服務,積極開展幫扶救助困難職工活動、心理援助、再就業工程、素質提升培訓活動等,滿足職工不同的需求,使職工充分地享受到企業發展的成果;要積極發揮引領作用,引導職工群眾廣泛地參與社會管理,合理組織各種職工團體,大力建設職工服務社會的志愿者隊伍,展示出企業職工不同的風采,使職工在參與社會管理中不斷增強自信心和責任感。
(三)開創工會基層文化建設的新局面
文化是一種精神現象和觀念形態,具有較強的指導性、激勵性、感召性,通過耳聞目睹具有較強的潛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文化一旦形成可以較長時間地影響人的思想、行為和思維,陶冶人的情操,決定人的言行。工會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基層工會文化是工會文化的重要內容。因為工會基層組織是工會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工會的各項工作任務都要通過工會基層組織來落實,工會的作用最終要通過工會基層組織來體現。在長期的工會工作中,我們已經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工會文化,開展的各類文體活動、技術比武活動、勞動競賽活動、“創爭”活動、操作法評選活動、五星級職工之家建設活動等都是工會文化建設的范疇。這些工會文化活動已經深入人心,成為了工會的固定金字招牌。但是新時代要有新特征,職工需求有新特點,基層工會文化建設必然面臨新挑戰、新問題、新變化。只有適應新時代的需要,貼近職工群眾的新要求,為廣大職工所喜聞樂見,這樣的文化才能發揮出應有的凝聚、引領、教育和激勵的作用。當前最突出的是要積極運行新媒體手段這個平臺建設基層工會新媒體文化,如工會網絡、班組博客、職工微博、班組或車間qq群、職工手機報等,加強思想交流、信息發布、溫暖提醒、問題通報、矛盾處理等;大力建設基層職工書屋、閱覽室或工會電子書屋,培育一線職工的學習習慣,增強職工學習的積極性,不斷提高職工的素質;積極發掘基層職工健康勵志向上的閃光點,大力開展多樣的宣傳活動,使平凡人展現出不平凡的人生,引導職工健康生活、快樂工作;建設企業勞模文化長廊等設施,弘揚先進文化、弘揚先進典型,激發職工積極向上積極進步的積極性;要充分發揮工會大學校的作用,開展多樣化的職工夜校、網校、講座等活動,引導職工主動參與學習提升的積極性,滿足職工不同的文化需求,豐富職工不同的文化生活要求,培育職工積極的人生態度。
(責任編輯:王友才)
D412.6
A
1008—6153(2013)01—00010—03
2012-12-09
代長星(1967-),男,河南洛陽人,大學學歷,中國石化洛陽分公司聚酯部思想政治工作部主任,政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