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勝利石油管理局河口采油廠采油五礦,山東東營 257200)
工會組織提升員工職業幸福感的實踐與思考
李敏
(勝利石油管理局河口采油廠采油五礦,山東東營 257200)
工會組織要分析新形勢下員工職業幸福感的現狀及影響因素,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不斷提升員工的“職業幸福感”。要強化教育引導,讓員工在陽光心態中“感知幸福”;打造溫馨家園,讓員工在和諧環境中“享受幸福;暢通發展路徑,讓員工在價值實現中“創造幸福”。
工會組織;企業員工;職業幸福感
為人民群眾謀幸福是各級組織、領導干部的職責所在。工會組織作為聯系企業與員工的橋梁和紐帶,作為員工利益的最直接維護者,如何發揮自身優勢,以人為本,把提升員工的幸福感作為落腳點,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員工的根本利益,為員工謀幸福,已成為工會組織不可推卸的職責。
何為“幸福”?幸福是一種心理上的主觀感受,它由多種心理因素相互聯系,包括幸福的感情、需要、認知和行為等諸多因素。在影響人們幸福感的獲得中,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工作。在工作中產生的幸福感,對于企業來說,是檢驗企業管理成效的重要標尺;對企業職工來說,是否擁有幸福感,既是對企業的滿意程度、忠誠度的體現,又是對職工個人生活質量的衡量以及實現自身價值的一種表現。特別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人們對于幸福的期望和追求也日益強烈,幸福感更多地表現為生活和工作的滿足、心態和情緒的愉悅以及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的和諧。
員工職業幸福感的獲得具有多源性,既有來自于外界的積極評價,也來自于員工自我價值得以實現的內在因素。
(一)環境的變化使員工思想上受到沖擊
隨著近年來油田體制改革給職工思想觀念帶來的一次又一次的沖擊和陣痛,大部分職工在思想上發生了較大的轉變,危機意識、競爭意識逐步增強,能夠主動去適應、體驗改革中的各種風浪,并迫切地希望通過各種先進管理理念的引進,不斷提高自己的經濟收入,從而獲得生活質量的改善和人生價值的實現。但一部分職工由于受個人能力、固有思想的制約和限制,始終無法以積極的心態對待新形勢的沖擊,更談不上做企業改革的擁護者和支持者,反而面對改革惶惶不可終日,無法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就容易造成對工作的麻木和倦怠。
(二)對自我價值的實現和自身利益的追求和期望
幸福本來就是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和社會的認可和回報,大部分職工在新形勢下,通過工作中的自我加壓,逐漸實現了對自我價值的認同和尊重,通過工作獲得了成就感、自豪感和榮譽感,從而進一步激發和啟動職工的潛能,促進員工職業幸福感的提升。而部分職工在價值取向上過分強調功利性,只注重“果”不問“因”,在新形勢下,無法正確處理好“大家”與“小家”、“大我”與“小我”的關系,從而影響了職業幸福感的體驗。
(三)上下溝通不暢直接影響員工職業幸福感
在新形勢下,由于企業管理者與職工之間的溝通有障礙,使部分員工不能通過正常渠道來表達自己的挫折感和滿足感,造成他們的滿意度和成就度的降低。重點反映在生產一線的職工,由于他們難以適應改革帶來的新的價值觀念,加上上下溝通不暢,造成了情緒不穩定、人際關系不和諧,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員工的主觀幸福感。
工會組織是企業與員工之間的聯系紐帶,在提升員工職業幸福感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應該而且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
(一)強化教育引導,讓員工在陽光心態中“感知幸福”
幸福是人生的一種向往,不僅與財富有關,更與內心相連,需要進行廣泛深入的教育引導。工會要教育職工把“我靠企業生存,企業靠我發展”當做一種理念,不斷提升工會建設職能,圍繞著原油生產中心任務,組織有長遠意義的勞動競賽。競賽要緊貼生產實際,以“管理上水平、安全無事故、效益最大化”為目標和評比標準,在廣大職工中掀起向先進學習、向典型看齊的活動熱潮,營造出弘揚正氣、奮發有為的積極氛圍。在競賽過程中,要運用“培訓、練兵、比武、晉級、表彰”五位一體的工作模式,鼓勵職工在學習練兵的提升中挖掘自身能力,同時號召大家把聰明才智運用到創新創效的實踐中去,以期收到“以賽促學、以學促高”的良好效果。工會工作要抓住企業文化這一有效載體,促進企業各項任務的完成和目標的實現。
(二)打造溫馨家園,讓員工在和諧環境中“享受幸福”
幸福需要傳遞,幸福更需要營造。工會組織要把“心里裝著職工,處處為職工著想”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當作建家的基礎,站在采油廠大家庭的角度,對每一名員工突出以人為本,倡導親情管理。
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因此工會干部在工作中必須注重情感因素的投入,注重感情交流、感情融化和感情影響。生日時的一塊蛋糕,病痛時的一句問候,比任何大道理、深理論都更能拉近干群距離,事半功倍。一直以來,采油廠工會堅持問需于職工,問計于基層,開展了“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的“幸福一線”工程;各級工會一次一次的現場落實,一次一次的基層調研,點滴入手、真情關懷,以職工切實所需為出發點,先后為基層一線配發了電動車、電視、冰箱、電磁爐等生活設施,切實解決了一線所需,贏得了廣大一線職工的一致歡迎。
(三)暢通發展路徑,讓員工在價值實現中“創造幸福”
工會組織要在員工中大力倡導“我靠企業生存,企業靠我發展”的理念,通過強化工會組織職能作用,增強廣大職工參與管理的意識,促進民主管理。不斷挖掘蘊藏在職工群眾中的激情和力量,使之成為推動企業不斷走向勝利的不竭動力。
廠務公開是民主管理的必要前提,也是“全心全意依靠職工建家興家”的重要通道,不但要充分認識,而且要力求實現“三個轉變”,即由被動公開向主動公開轉變;由部分公開向全面公開轉變;由單向公開向雙向公開轉變。堅持以“有問題不隱瞞、有難點不回避”作為廠務公開的宗旨,做到反映實情、注重民意,自覺接受職工的監督。要讓廠務公開真正走進“陽光地帶”,還需要在公開中把握住“四個點”,即職工闡述的觀點、議論的熱點、關注的焦點、困惑的難點進行全面、真實的公開。對于職工關注的企業改革、用工用人、機構精簡、企業經營狀況、業務招待費以及經濟考核情況等全都納入到廠務公開的范圍,及時真實地向職工作答,并把廠務公開向生產經營和管理深層次領域延伸。
(一)工會工作要做到“情理”交融
“情”,是做好工會工作的起點,是協調人際關系的動力。工會工作者要帶著深厚的感情去工作,使對方切實感受到溫暖。“理”,是貫穿于工會工作全過程的主線,工會干部要深入到員工中去,引導員工站在宏觀的高度,從企業發展的大趨勢、企業改革的大格局、企業生存的大環境中知形勢、明方向,增強工作的干勁。工會干部要在行動上率先示范,要求群眾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求群眾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二)工會工作要做到“服務”為先
在新形勢下,工會干部要站在企業發展的立場上,樹立“服務觀念”,以平和的心態,弱化“教育”、“說服”色彩,堅持以員工情緒為第一信號,以員工愿望為第一需要,以員工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工會工作的標準,盡其所能為員工提供優質服務。
(三)工會工作要做到“幫助”在前
工會工作是以人為對象,只有立足以人為本,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以人為本首先要關心人、幫助人,盡力為他們排憂解難。要關心思想上的進步,盡可能創造有利于職工工作的和諧氛圍;要關心生活,要幫助員工解決實際困難,增強凝聚力。了解職工所需所想,對員工反映的實際困難,不管能否解決,都不能回避,應當滿腔熱情,主動關心。
(責任編輯:王友才)
D412.6
A
1008—6153(2013)01—0022—02
2012-11-09
∶李敏(1978-),女,大學學歷,勝利油田河口采油廠采油五礦工會干部,政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