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
(濱州職業學院護理學院,山東 濱州 256603)
試論職教學生關鍵性能力的培養
王寧
(濱州職業學院護理學院,山東 濱州 256603)
當前社會就業形式的發展要求職教學生必須具備包括專業能力、社會能力、選擇方法策略的能力、獨立工作能力等諸多能力在內的關鍵性能力。為此,職業院校需建立一種新的職教模式。要重新進行專業設置,促進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改革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優化師資結構;改進考核方式。在管理上,通過激發學生對能力培養和鍛煉的愿望、分層次教學、組建團隊、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等途徑,促進學生關鍵性能力的培養。
職教學生;關鍵性能力;職教模式
當前,隨著社會經濟與科技的迅猛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一方面,高科技、技能型人才緊缺;另一方面,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越來越多的職業教育畢業生難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當今社會處于信息時代,科學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時間進一步縮短?,F代化的社會生產技術體系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系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需要有獨立的學習能力、工作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另一方面,信息革命引發了產業革命,許多跨行業、跨崗位的工種不斷涌現。產業勞動按單一崗位分工的模式已經不適用了,工作越來越趨向綜合,需要的也不再是僅僅對一個崗位(工種)熟練的人才。特別是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不僅要求未來的人才具有較強的自主能力、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更要具有超越職業領域的個性能力。
可見,當前社會就業形式的發展要求職教學生必須具備包括專業能力、社會能力、選擇方法策略的能力、獨立工作能力等諸多能力在內的關鍵性能力,這就要求學校將學生關鍵性能力的培養作為教育的重要目標。
我國傳統的職教模式的特點一是封閉性,二是學科性,三是專門化,已不適合職教生關鍵性能力培養的要求。有鑒于此,可以參考一些國家或組織富有特色的先進職教模式,如以能力為本位的加拿大“CBE”模式,以模塊教學為特點的國際勞工組織倡導的“MES”模式,結合本國實情,從實際出發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教模式,以此培養我國新世紀的建設人才。
(一)重新進行專業設置,促進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
職業技術學校開設的專業,要拓寬傳統的窄專業,開發形成寬專業和復合專業,以便培養基礎寬厚、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要求學生除了掌握所學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還要掌握相關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如學機械的還要掌握用電知識和技能,學文秘的還要具有公關本領及辦公自動化相關知識。根據對專業的調整,運用系統對接、信息論和控制理論,將本地區現有和即將需要的職業依據性質和任務進行分類,確定出每種職業的領域、工作范圍、工種、工作任務、技能,并據此制定出我們的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編寫出新穎的、推動新時代生產力發展的、能培養學生關鍵性能力的新教材。
(二)改革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保證關鍵性能力教學的實施
傳統教學方式是任課教師在課堂上講授,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改革應該將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設立適合學生實踐的場所(實驗室、模擬實習室及工廠、企事業單位),解決學生學與做的銜接問題。應從簡單的理論開始,先使學生形成初步印象,再把大量的理論知識融會到學習、實踐教學中去。通過實踐使學生理解所學理論,使理論在實踐中得到強化、升華。在理論的指導下,學生的技能必會獲得迅速的提高。應綜合運用演示法、講授法、讀書指導法、練習法、復習法、問答法、參觀法、討論法、模擬法、角色扮演法、實習實驗法、發現教學法、嘗試教學法及現代化電教手段。尤其是電化教學手段在當今教學領域中的廣泛應用,是教學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實施電化教學,會使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課堂體系及課堂結構發生巨大變化,這對于優化教學過程、增進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素質,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變知識教育為智能教育將起到重要作用。
(三)優化師資結構是學生關鍵性能力培養的重要措施
教師在學生關鍵性能力培養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專業教師,除需具有一般教師必須具備的素質以外,還必須具備本專業及相關專業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熟練的專業技能。既能擔任理論教學,又能進行實習指導,能將理論與實踐合二為一。他應該熟悉本專業需要些什么知識,熟悉本專業的昨天、今天、明天;具備接受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還要有開拓創新、積極探索的精神。知識面狹窄、沒有技能、不能接受新生事物而只能照本宣科的教師不能指導培養具有關鍵性能力的學生。
(四)合理的考核方式是實施關鍵性能力培養的重要保障
應該改革傳統的學業考核的方式和內容??梢院蛣趧硬块T聯合,采用筆試、口試、實地操作等考核方式對學生進行考核。要求學生必須獲得勞動部門的上崗證書、等級證書及學校的相關證書??己说膬热莅凑贞P鍵性能力的有關內容進行。不僅考核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專業操作技術,還應該考核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包括生產設計能力、謀職創業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應變能力以及策劃、營銷、公關的能力等等。明確了考試方式和內容,有利于指導學生在校學習的整個過程,使學生按考核的要求去學習、訓練,逐步鍛煉成為一個具備關鍵性能力的人。
(一)激發學生對關鍵性能力培養和鍛煉的愿望
進入職教學校,學生和家長還是習慣性地把目光停留在分數上,這也正是我國目前教育評價標準的一個弊端。首先應當讓學生及其家長更新觀念,努力營造出一種氛圍,即單純的卷面分數高低只能說明學生對知識的認知程度,不能說明知識已經轉化為真正的工作能力或已形成了崗位能力。使學生和家長明確社會更需要流利的表達能力,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獨立的思考和工作能力等關鍵性能力。學校則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對表現較好、能力突出的學生可以大肆表揚;對學習成績好而協調能力較差的同學,要個別談心,幫其樹立自信心。必要時還要同家長溝通,與家長達成共識,創造一個良好的輿論環境,使學生逐漸形成培養自己關鍵性能力的愿望,并有意識地培養和展示自己的能力。
(二)分層次培養學生的關鍵性能力
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基礎不同,家庭環境、熏陶不同,因此不能對所有的學生提出千篇一律的同一要求,當然也不能放棄對任何一名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能力表現有所差異:有的動手能力強,擅長技能操作;有的思維特別活躍;有的則擅長交際。在學校教育中,首先要為每一位學生找到適合展示自己的機會,助其確立自信,然后根據不同學生的弱項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梢酝ㄟ^課堂教學、課外活動、技能比賽等多種途徑,從學生感興趣的某一方面入手,逐步引導使其全面發展或就某一方面形成特長。
(三)組建團隊是培養學生關鍵性能力的一種可行形式
團隊精神是德國職業教育所推崇的,也是目前我國各類企業逐漸重視的方面,職業教育也應加以關注。要按照學生的特長和興趣有意識地組建團隊,在考核學生個人的同時也考核團隊。使學生在團隊學習和活動中,鍛煉協調能力,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通過團隊觀念的培養,學生之間相互促進,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在社會實踐中推動關鍵性能力的培養
鼓勵學生多接觸社會。學校應盡可能地創造機會,幫助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通過參觀考察、聯合模擬招聘等行之有效的形式,使學生明確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對照自身能力差異,使學生有就業危機感,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習愿望,自覺培養關鍵性能力。
總之,學生的關鍵性能力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培養和鍛煉出來的。作為施教者的教師,要以新觀念為統領,進行有益的探索和創造性的勞動,把學生生命中求知的欲望燃燒起來,創造的潛能開發出來,塑造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具備關鍵性能力的人才。
(責任編輯:閆麗君)
G712
A
1008—6153(2013)02—0136—02
2013-02-05
王寧(1977-),女,山東濰坊人,大學學歷,濱州職業學院護理學院教學科助理實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