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文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遂寧 629000)
淺談高職學院中層干部離任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李成文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遂寧 629000)
隨著高職學院辦學規模的擴大和中層部門主要負責人權力的增大,加強高職學院中層干部離任審計勢在必行,這對加強中層干部管理,維護經濟秩序,強化權力監督,推進黨風廉政建設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并為高職學院組織部門選拔任用干部提供了參考依據。筆者針對高職學院現行中層干部離任審計存在“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時效性滯后”等實際問題,提出了加強高職學院現行中層干部離任審計的對策。
高校;中層干部;離任審計;對策
近年來,中央連續出臺了一系列選人用人的法規和黨內條例,嚴查組織部門在選人、用人上存在的腐敗,用制度、規定、條例規范選人用人。在中央下發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中規定:在考察黨政領導職務擬任人選時,“對需要進行經濟責任審計的考察對象,應當委托審計部門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審計”。這一規定為加強高職學院中層領導干部審計監督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據、真實了解高職學院擬提拔或內部平調任用中層領導干部的經濟管理行為和工作能力水平提供了工作思路。
中層干部離任審計是對擬提拔或內部平調任用的領導干部在就任新崗位前對其履行原崗位的經濟責任情況進行審計。如當某高職學院的教務處處長擬提拔為學院的副院長或某高職學院的教務處處長平調為學院成教處長時,中層干部離任審計對象則為教務處處長,本文探討的中層干部審計對象是指高職學院某部門中層正職擬內部平調為學院某部門中層正職。中層干部離任審計的結果將直接為學院組織部選拔任用干部提供最新最實的參考信息和依據。
高職學院中層干部離任審計的主要內容為:單位(部門)財經法規、制度的貫徹與執行情況;單位內部各項管理制度和內控制度的建立與執行情況;本單位(部門)財務收支的預算、計劃、分配與決算的執行情況;各項資金的收入(包括學院撥款和單位創收)與支出使用管理的真實性、合法性情況;資產的購置、管理使用、保值增值與安全完整情況;經費使用的審批程序、聯合辦學合同簽訂與執行效果情況;各項收費的標準及分配發放的合規性與真實性情況;各類專項資金的管理使用情況;本人勤政理財與廉潔自律情況。
高職學院對擬內部平調領導干部需要進行離任審計的,依據干部管理權限,由學院組織部根據擬內部平調領導干部的具體情況,制訂離任審計對象,報學院黨委批準后,書面委托當地審計局或學院審計部門進行審計。離任審計結果由受托審計機關按規定時間及時報送學院組織部門,作為中層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參考依據。
高職學院中層干部離任審計具有特殊目的性,其對象是擬內部平調任用的領導干部,同時中層干部離任審計對于防止擬提拔或擬內部平調任用領導干部“帶病上崗”具有很強的“防疫功能”,因此,開展中層干部離任審計十分必要。
一是反映了高職學院擬內部平調任用中層領導干部在原工作崗位的履職績效。中層干部離任審計具有較強的目的性和針對性,以被審計中層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為主線,以審計事實為支撐,全面客觀地反映被審計中層領導干部的履職績效,為學院黨委及組織部等部門綜合考核、任用中層干部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二是有利于實施關口監督前移,更好的發揮審計監督功效。中層干部離任審計的審計結果不僅關系到被審計中層領導干部的執政績效,更關系到其政治前途,因此,被審計中層領導干部會在履職期間會更加注重自身的勤政廉潔,更加自覺接受審計監督,從而有利于從源頭上推進懲防體系建設,為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筑起一道堅固屏障。
3.1 未能建立適合高職學院的可供操作的相關規章制度和評價體系
當前高職學院開展中層干部離任審計主要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頒發的《經濟責任審計暫行規定》。這一規定在審計的程序、內容上有了法規依據,但在實際操作中審計標準、審計評價、審計建議的具體執行等內容比較籠統、抽象,從而使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對象審計評價隨意性增大。高職學院審計人員對中層領導干部審計評價是否客觀、公正、公平,直接關系到中層領導干部的平職任用或降職任用或不用,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中層領導干部的命運。但目前為止高職學院對中層干部離任審計尚未形成一套健全而又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
3.2 審計內容的局限性
中層干部離任審計除了真實性、合理、合法、合規性的監督之外,還應注重效益性的評價,否則便成了大多數中層干部一慣性思維——無過便是功。目前高職學院中層干部離任審計的內容主要圍繞“財務收支”進行審計,主要側重于對原始憑證、記帳憑證和會計決算等資料的審計監督。這種審計模式強化了監督功能,但忽視了效益功能。
3.3 審計的時效性滯后
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和要求,高職學院中層干部離任審計應堅持“先審后離”。但是一些組織部門并沒有本著“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的原則,對學院的重要部門、重要崗位的中層正職進行預先安排,而是在中層干部集中調整后,采取“批發”、“一攬子”委托的辦法,作為高職學院內部審計機構只能被動接受審計任務,“先審計、后離任”的原則沒有得到有效貫徹落實,高職學院審計機構對中層干部離任審計與高職學院黨委對中層領導干部任用嚴重脫節,審計歸審計,任用歸任用,審計工作僅僅停留在形式和程序上,審計成果沒有得到真正運用。
3.4 高職學院內部審計力量薄弱
目前通過對四川省內12所高職學院調查了解的情況來看,有近8所高職學院幾乎都是把年齡偏大而又無專業技能的職工充實到監審部門。有的高職學院監審部門幾乎沒有審計人員,有的僅有1人,學院內部監審機構的審計力量嚴重有限,同時還承擔著其他的審計項目,如目標管理審計等。因此要在相對較短時間內完成中層領導干部離任審計并作出客觀全面的績效評價,審計風險較大。
4.1 建立適合高職學院的科學規范的審計評價體系
高職學院中層干部離任審計的評價對象是部門中層正職領導干部,評價內容是經濟責任,評價結果是學院組織部門對中層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據。為了使審計人員對審計事項評價有據可依,高職學院應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并結合學院自身的實際,制定一套科學、規范、實用性較強的評價體系,在指標體系構建上,要緊緊圍繞經濟責任和內部控制及其執行情況來建立定性分析評價指標,突出合理、合法、合規性;要依據以前年度經濟數據執行情況,結合高職學院自身實際,從經濟數據角度制訂定量分析評價指標、突出其效益性。然后將定性分析評價指標與定量分析評價指標有機結合,從而全面科學評價離任審計的部門中層正職領導干部。
4.2 服務高職學院發展,強化效益審計
隨著高職學院規模的擴大和質量的提升,高職學院中層干部離任審計應從查錯防弊向防護性和建設性轉變,要按照現代審計的發展方向和中層干部離任審計從“財務型”向“績效型”轉型的重要標志,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標準,重點審計部門經濟合同或經營目標管理協議書,在效益上做文章,審出其審計成果,把“效益”作為中層干部離任審計的重要指標,從而達到真正轉變審計理念,真正拓展審計視野,真正抓住審計重點,真正提升審計水平,真正體現中層干部離任審計效益性的目的,為高職學院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4.3 加強審計工作計劃前瞻性,著力降低審計風險
高職學院黨委應充分考慮到中層干部特別是中層正職輪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結合中層干部輪崗調整的周期性予以安排中層正職離任審計計劃。從四川省內12所高職學院調查了解的情況來看,在通常情況下高職學院中層干部每2年或3年作小調整,每4年或6年作大調整。基于高職學院中層干部輪崗調整的規律性,學院黨委應在年初安排組織部門提出中層干部離任審計工作預案,防止在年終出現中層正職離任審計擁堵現象,從而達到降低審計風險的目的。
4.4 加強審計人員的教育、培養和管理,著力提高審計人員綜合素質
高職學院審計人員應加強學習國家的方針政策、熟練掌握《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和《內部審計工作條例》,著力提高審計分析和判斷審計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熟悉審計流程,嚴格執行審計前下發審計通知書、準備、實施、終結等程序,研究審計方法、明確審計重點,以獲取充分適當的證據,達到降低審計風險之目的;在對中層干部離任審計評價過程中,審計人員應本著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開展工作,恰當地評價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履行情況;高職學院要高度重視審計人員的素質提高工作,為審計人員持續地進行專業、道德方面的培訓、研討會、經驗交流會的參與積極創造條件,以促進審計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
[1]吳玲玲.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經濟2008,(04).
[2]陳博.剖析“任前審計”[J].中國審計,2010,(05).
責任編輯:張隆輝
G 717
A
1672-2094(2013)06-0147-03
2013-11-05
李成文(1969-),男,四川遂寧人,四川職業技術學院黨委辦公室副教授。研究方向:會計學、審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