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長壽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遂寧 629000)
高職學院校園網絡電視臺建設的策略與實踐研究
——以四川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胥長壽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遂寧 629000)
校園網絡電視臺是傳播校園信息、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的一種重要手段和高校宣傳輿論工作的重要媒介。四川職業技術學院校園網絡電視臺建設堅持以正確導向為根本、以培養目標為關鍵、以團隊建設為基礎、以節目創新為活力、以制度建設為保障,為高職院校網絡電視臺建設提供了有益參考和借鑒。
高職學院;網絡電視臺建設;策略與實踐
網絡電視臺被引入校園,已成為傳播校園信息、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的一種重要手段和高校宣傳輿論工作的重要媒介。充分利用校園電視臺的節目優勢與互聯網的傳播優勢,加強校園網絡電視臺建設已成為目前各高校媒體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四川職業技術學院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以校園網絡電視臺為依托,不斷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在提升學生素養、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構建和諧校園文化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與實踐并取得一定成效,為高職院校網絡電視臺建設提供了有益參考和借鑒。
2.1 正確導向是根本
大學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的重要基地,大學生群體是校園影視文化傳播的主要受眾,校園網絡電視臺建設必須堅持以正面導向為主,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并貫穿于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始終,要通過先進文化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以校園網絡電視臺為載體,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容貫穿于校園網絡電視文化活動中,結合大學生實際,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校園網絡電視臺建設和節目互動,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專業素養、人文素養、文化品味、創新能力。
2.2 培養目標是關鍵
校園網絡電視臺的建設必須目標明確。四川職業技術學院網絡電視臺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政治素養、專業素養、人文素養,提升學生的文化品味和創新意識,不斷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有著明確的目標和工作方向,并積極開展探索與實踐。
2.2.1 開辦《校園資訊》節目,提升大學生政治素養。《校園新聞》作為校園網絡電視臺的常態節目,以學院黨政活動和學生活動為主要報道內容,通過鏡頭生動記錄了學院發展建設的歷史,深受全院師生的高度關注。《校園資訊》也成為校園內最具權威的一檔時政類節目。
2.2.2 開辦《游在遂寧》節目,提升大學生專業素養。學院現開辦有“旅游管理”、“旅游英語”兩個專業,為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同時展示遂寧作為國級優秀旅游城市的良好形象,校園網絡電視臺特開辦有《游在遂寧》欄目,由所學專業學生擔任主持人和解說員,既展示遂寧對外形象,又能提升學生專業素養。
2.2.3 開辦《校園訪談》節目,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校園網絡電視臺在《校園訪談》欄目通過開辦“心理健康”、“并注生命”、“安全常識”、“校園禮儀”、“人文百科”、“就業創業”、“我的中國夢”等師生關注的話題,聘請學院相關專家通過師生對話、節目互動、案例講解等形式,既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又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2.2.4 開辦《娛樂資訊》節目,提升大學生文化品味。通過與遂寧影院、音像店的合作,共同開創《娛樂資訊》節目,適時向廣大學生推薦影視大片和最新歌曲,滿足學生對文化生活的需求,提升其文化品味。
2.2.5 開辦《校園微電影》節目,提升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為提升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學院校園網絡電視臺開辦有《校園微電影》節目,適時推出學生作品,為“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學生和廣大DV愛好者提供作品展示空間。通過學生自編、自導、自演,提升其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2.2.6 加強校園影視文化建設,不斷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校園網絡電視臺在加強自身欄目建設的同時,還積極參與學院“五四”、“國慶”、“少數民族文化節”、“社團文化節”、“金秋音樂會”、“中華經典誦”、“涪水紅帆文化藝術節”、“新生軍訓聯歡晚會”、“教職工歌手大賽”、“教師演講比賽”、“教師專業技能大賽”等活動現場的節目錄制、后期制作與展示活動,既豐富了校園網絡電視臺節目內容,又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
2.3 團隊建設是基礎
校園網絡電視臺建設需要一支具有思想素質高、業務能力強,以學生為主體的工作隊伍,要培養其寫作能力、表達能力、動手能力,增強其創新意識、協作意識,就必須加強業務培訓與工作研討,為校園網絡電視臺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人才基礎和智力支持。
2.3.1 成立校園網絡電視臺傳播中心,組建強有力的工作團隊。四川職業技術學院校園網絡電視臺自成立以來,根據自身發展需要,憑借學院開辦有“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優勢,由所學專業學生及其他有興趣學生加入工作團隊,先后成立了策劃組、攝制組、音頻制作組、視頻制作組。為“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學生搭建了實踐實習平臺,也為廣大熱愛網絡電視傳播事業的學生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同時也為校園網絡電視臺各項事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保障。
2.3.2 加強校園網絡電視臺專業培訓,提升團隊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為確保校園網絡電視臺工作的順利開展,克服部分學生在業余時間、知識結構、媒體素質等方面的相對而言不足,學院特為策劃組、播音組、攝制組、音頻制作組、視頻制作組等各聘有1名兼職專業指導教師,在加強工作指導的同時,每月為各自所指導小組開展一次專業技術培訓,適時解決了校園網絡電視臺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使校園網絡電視臺始終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2.4 節目創新是活力
青年大學生思想活躍,對新生事物關注度高,因此校園網絡電視臺要滿足廣大學生對文化生活的多樣化需求,只能不斷加強欄目創新和節目創新,調動廣大師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廣大師生成為熒屏的主角,才能增強校園網絡電視臺吸引力和生命力。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校園網絡電視臺堅持以“關注校園生活、追蹤時速動態、展現青春風采、服務中心工作”為工作理念,自覺增強創新意識,不斷豐富欄目內容,提高節目質量,增強對廣大師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5 制度建設是保障
校園網絡電視臺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人才保障、經費保障、場地保障、設施設備保障、傳輸渠道保障,只有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建立長效機制,才能促進校園網絡電視臺建設的科學發展。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黨委高度重視校園網絡電視臺建設工作,從人、財、物等各個方面不斷加大對校園網絡電視臺投入。目前,校園電視臺擁有演播廳2間,在建專業演播室1間,數字攝像機5臺(其中專業級4臺)、非線性編輯機4臺。通過校園網、優酷網定期上傳節目,方便廣大師生員工點播,通過校園LED屏定時播出,方便廣大師生員工觀看。由于制度健全,校園網絡電視臺發展態勢良好,廣大學生在積極參與過程中政治素養、專業素養、人文素養、文化品味、創新能力得到了培養和提高,校園網絡電視臺已成為廣大師生校園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之,高職院校校園網絡電視臺要以正確導向為根本、以培養目標為關鍵、以團隊建設為基礎、以節目創新為活力、以制度建設為保障,不斷加強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和能力建設,才能實現校園網絡電視臺的應有功能,促進校園網絡電視臺的科學發展。
[1]岳彬.加強校園電視媒體實踐促進校園文化建設[J].安順學院學報,2013,(6).
[2]陳美景.淺析高校網絡電視臺的發展趨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9).
[3]劉明?!じ咝k娨暶襟w構筑和諧文化育人平臺實踐探索[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16).
[4]廖宇飛.高校校園傳媒的融合創新探析[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3,(7).
責任編輯:鄧榮華
G 717
A
1672-2094(2013)06-150-02
2013-10-25
胥長壽(1972-),男,四川射洪人。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宣傳統戰部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教育與學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