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甲午再亂:北宋中期的蜀地流言與朝野應對

2013-04-11 12:50:57

黃 博

(四川大學 中國藏學研究所,成都610064)

皇祐四年(1052)十二月六日,宋仁宗與宰相龐籍經過議論后做出了一個任命程戡擔任益州知州的決定[1]4182。多種文獻在描述時表現出君臣之間的憂慮,后來接替程戡出知益州的張方平在程氏故后所撰的神道碑中寫道:

他日帝從容諭時相曰:“昔孟知祥以后唐甲午歲得蜀,至本朝咸平中,歲在甲午,盜發益州,西土大擾,故蜀父老識之。來歲復在甲午,蜀人以為恐,其精擇可鎮靜者。”即而曰:“無易程某矣。”召對便殿,親諭此指。且曰:“為朕再行,即召公為執政。”公頓首曰:“事君者有命無避,安敢以寵利居成功?”帝屬意良厚,優除端明殿學士、知益州。[2]604

從這段君臣對話中可以看到,這次益州知州的任命頗為特別,仁宗在聽到了甲午年蜀地將有變亂的傳聞后,對當地的局勢發展深為憂心,在選定了程戡后怕他因蜀地已是傳說的險地而不愿前往,特意說出了“為聯再行,即召公為執政”的話。《續資治通鑒長編》也記載了仁宗對宰相龐籍說的“戡還當置之二府,可預告之”的話,只是龐籍深感此舉不妥而未予轉達[1]4182。與其說仁宗此時是在運籌帷幄,還不如說是有些舉止失當,其表現并不“從容”。史籍上散見的這一關于蜀地在甲午年將有亂事發生的傳聞,背景可能并不簡單,它或許可以成為一個突破口,揭開正常狀態下不易看到的民間輿論與朝野互動的詳情。皇祐年間蜀地變亂的傳聞可以說也是一種民間輿論,故本文試圖以此為“話頭”,重構皇祐年間蜀地甲午再亂①傳聞及其演進的全過程,借以探討北宋中期朝廷與民間的互動關系,及其背后的各種力量在地方政治運作中的情況②。

一 傳聞其事:歲在甲午,蜀且有變

皇祐年間所謂的甲午再亂傳聞,其核心內容是散布甲午年蜀地將會再次出現動亂的預言,其具體內容,《宋史·程戡傳》曰:

人言:“歲在甲午,蜀且有變。”孟知祥之割據,李順之起而為盜,皆此時也。[3]9756

類似的記載,《續資治通鑒長編》也有。歸結起來,流言的內容指向的是動亂即將發生的預期,而這種預測又不是毫無根據的:朝野上下之所以對此感到不安,即在于流言的依據與某些“邏輯”若合符節。這個預測并非像一般傳聞那樣無中生有,相反,它卻基于一些已經發生過的客觀事實,預測本身所依據的乃是過往歷史為基礎的鑒往知來。

孟知祥是五代十國時期后蜀的開國之君,本為后唐西川節度使,在明宗時通過武力及其它手段逐漸控制了整個東、西兩川,長興四年(933)二月被授予東、西川節度使,封蜀王,十二月明宗駕崩、閔帝即位;第二年,即閔帝應順元年(934)正月,孟知祥在成都稱帝建國,是為后蜀,此年正好是干支紀年的甲午年[4]126-136。這就是所謂的“孟知祥之割據”,可謂甲午首亂。接著是淳化四年(993)二月,王小波率眾起兵,攻掠州縣,引發宋代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一次民變,也即通常所說的“王小波、李順起義”;十二月,王小波傷重死,由李順代領其眾,淳化五年(994)正月攻入成都,此年正好也是干支紀年的甲午年[5]11-18。這就是所謂的“李順之起而為盜”,可謂甲午二亂。至于張方平在《程戡神道碑》中引述仁宗所說“咸平中,歲在甲午,盜發益州”的話,則指的是咸平三年(1000)的王均兵變,不過卻是誤記,事實上該年的干支為庚子而非甲午。

甲午只是標記時間的符號,但在每次重復這個記號時都有變亂發生的這一歷史巧合被人發現后,這個時間記號對于四川的意義便從偶然變成必然了。按照這一邏輯,所謂的甲午再亂,就當發生在淳化甲午年的六十年后,這一傳言在蜀地民間肯定經過長期的醞釀和散布,到了傳到朝堂引起仁宗君臣注意的時候,已是皇祐四年(1052)底,離所謂新的甲午年(1054)到來還有一年多點的時間。此前流言早已在民間彌漫,“歲在甲午,蜀且有變”出自“人言”,既啷啷上口,又觸目驚心,而且當時還按照上述邏輯編有口訣。程戡到益州后就發現當地民間盛傳《六十甲子歌》之類的與甲午蜀地再亂相關的歌謠[1]4384。在這樣的情況下,蜀地的普通民眾成為傳播流言的主體。當時成都隱士張俞就描述說,面對流言,“無知民傳聞其事,鼓為訛語,喧譊震驚,萬口一舌”[6]459。盡管有些恐懼和焦慮,但從民眾“傳聞其事,鼓為訛語”的表現來看,老百姓對宣傳流言有相當的熱情。在流言四起之時,人心惶惶在所難免。值得注意的是,北宋前期流言在蜀地經常出現,太宗末年張詠治蜀時就因白頭翁午后吃小孩的流言而造成“一郡囂然,至暮,路無行人”的恐慌[3]9801。有時面對流言,蜀地官府也自亂陣腳,跟著民眾作鳥獸散。司馬池為郫縣尉時,“蜀人妄言戍兵叛,蠻將入寇,富人爭瘞金銀逃山谷間。令閭丘夢松假他事上府,主簿稱疾不出”[3]9903,可見流言在蜀地的威力。

詭異的是,盡管蜀地流言頻生,仁宗時期社會局勢卻一向安定,似乎頗為可怪。自王均亂后,蜀地再無動亂出現。到仁宗初年,四川社會朝野上下已開始營造“太平氣象”。天圣三年(1025),漢州德陽縣發現一塊寫有“天下太平”的木頭,朝廷特意下詔將該地改名太平鄉[1]2379。天圣六年(1028),益州又獻異花,取名為“太平瑞圣花”[1]2485。不過,由于宋初蜀中變亂頻生的不良記錄,朝廷對蜀地的疑心并未消除。這一時期,朝廷對蜀地采取高壓管治政策,一方面用嚴刑峻法鎮懾蜀民,“蜀自王均、李順再亂,遂號為易動,往者得便宜決事,而多擅殺以為威,至雖小罪猶并妻子遷出蜀,流離顛頓,有以故死者”[7]699;另一方面又嚴格限制民間活動,甚至不惜制造冤案,濫殺無辜,天圣八年(1030)程琳知益州時,“蜀民歲為社祠灌口神,有妖人自名李冰神子,置官屬吏卒,聚徒百余,琳捕其首斬之,而配其社人于內地,道路或以為冤”[1]2547。成都地方官將祭神表演當作謀反予以鎮壓,可見朝廷對蜀人的疑心之重。朝廷派來的官員大多有此疑忌心理。寶元二年(1039),“益州言火焚民廬舍三千余區。時火起南市,知州張逸心疑有變,與轉運使明鎬夜領往,而實不救火,故所焚甚眾”[1]2913。由此可見,蜀地的安定,是在嚴峻刑法加上嚴密監控下實現的,蜀人的不滿自然也與日俱增,對此連蜀地士大夫也頗有微詞,成都人何郯就曾賦詩就朝廷對蜀地特殊化政策表示不滿[8]3454。流言四起,便是蜀地民眾不滿情緒的宣泄,既然不能造反,也就只好造謠了。在這種氛圍下,時人大多認為蜀人“奸訛易動”[6]565——“俗悍巧勁,機發文詆,窺變怙動,湍涌焱馳”[6]452。這樣的地方特殊性又自然強化了外界對四川的“不安”,面對流言,中央和地方、朝廷與民間都心存憂慮,不得不謹慎對待。

二 預為之防:甲午前夕朝廷的舉措與民間反應

“甲午再亂”之說,隨著蜀地民眾的傳聞其事而上達天聽,朝廷也開始憂心忡忡。既然蜀地的相對安定,是在嚴峻刑法加上嚴密監控下實現的,蜀地太平表象背后的社會緊張,朝廷也心照不宣,時刻保持警惕。慶歷末年,兩川多年豐收,社會安定,朝廷反而擔心官吏在繁榮的表象面前有所懈怠,竟然害怕借機有“奸民起而為盜”[1]3964。此外,每當聽到不利于蜀地安定的言論,朝廷都會特別留心。針對蜀地流言頻發的風氣,早在真宗時就制定了嚴厲的規定,對于造謠者,地方官可以先斬后奏,“詔西川諸州長吏,嚴察細民,敢有訛言動眾、情理切害者,斬訖以聞”[1]1089。天圣末年,韓億知益州,“時知星者言,益部當災,非仍饑,且有兵變。上心憂之,推選才堪鎮撫者,而以公行且諭之意”[2]677。結合皇祐四年末“甲午再亂”時的仁宗與程戡的君臣對話,仁宗對蜀地再亂的疑心,其表現可謂前后一致。不過,這次更為重視,除了精擇大臣鎮撫益州之外,隨后還出臺了一系列的防患措施。

皇祐五年(1053)正月,即委任程戡知益州后不到一個月,朝廷下詔整頓蜀地吏治,對“貪濫苛刻、庸懦疾病、害民妨務者”加以處理[1]4191。四月,又因益、梓、利三路蠶事薄收,下詔免去先增上供絹三年[1]4205。八月,考慮到甲午再亂的可能,命鹽鐵判官燕度親赴蜀中考察鹽井利害,“時言者謂前后甲午蜀再亂,憂明年復有變,故遣度往治鹽莢,因預為之防”[1]4228。九月,又“詔臣僚毋得以子孫恩請弟姪任四川職田處官”[1]4232。這一系列的舉措一個接一個,表明流言引起的緊張持續了大半年,不過從詔令內容來看,都是些臨時性的惠民政策,旨在安撫蜀地民眾,看來朝廷對甲午再亂的憂慮主要集中在下層民怨而引發的“內亂”上。程戡入蜀后,基本上也是按照這一思路進行措置的。

程戡剛剛到任時,流言試圖煽動蜀地的駐軍,“至彭州,民妄言有兵變,捕斬之”。程戡的果斷處理,安定了軍心。同時面對可能出現的內亂,程戡在蜀倡議并主持了大規模的筑城工程。入宋以來,“守益州者以嫌,多不治城堞”[3]9756,致使蜀中城防水平相當落后,程戡勇于任事,力主完繕城防,“城以保民者也,故萃以除戎器,戒不虞,聚而莫保,民何依焉”,遂“議版筑,浚池隍”[2]604。八月,朝廷從“甲午再亂”的角度,同意了在四川修筑城池的建議,“詔益、梓路轉運司漸修筑諸州軍城池,毋至動民。言者謂蜀之城池,久廢不治,甲午再亂,不可不豫為備也”[1]4230。程戡首先完善了益州的城池。接著要求四川各州城修葺城池,如蜀州(治今崇州)自唐代立州三百多年,“無城,歲伐木剡而編為之塞”,在接到程戡的指示后,在皇祐六年(1054)正月,完成了筑城之役[9]第43冊,357。集中筑城,大大加強了官府在四川的統治力量,為此仁宗特下詔獎諭程戡筑城之舉“備虞暇豫”[9]第45冊,321。

由此可見,對于甲午再亂的流言,朝廷也是相當重視。盡管朝廷和民眾都對此說又信又怕,不過面對甲午年必有蜀亂的說法,四川本地士人卻心情復雜。事實上,由于朝廷長期疑心蜀人為亂,已在蜀地形成一套高壓政策,而甲午再亂之說如果成真,無疑會使四川的特殊性更為嚴重,必然強化朝廷的這種疑忌心理和嚴厲政策,這是出身蜀中的士大夫所不愿看到的。當時蘇洵就已經認識到外界對蜀人的觀感與蜀地高壓政策之間的關系,他曾反省說:“人皆曰蜀人多變,于是待之以待盜賊之意,而繩之以繩盜賊之法。”[10]354張俞則極力否認歷史上的蜀亂與甲午之間的神秘關系,認為:“甲午之亂非蜀之罪也,非歲之罪也,乃官政欺懦而經制敗壞之罪也。”特別是上一次甲午之亂(王小波、李順起義),是因為“淳化之際,經制燼矣,賦稅不均,刑法不明,吏暴于上,民怨于下”,跟甲午之年沒有關系。而目前的形勢與淳化年間大不相同,“今觀于時則大異,驗于時則甚和,審于民則自安,度于兵則無狀”,因此,“驗之以人事明也,甲午之說誠誕矣”,且語帶譏諷地說:“今則好怪者必曰歲當然,無乃溺于用術而昧于知幾乎?”[6]459張俞雖為隱士,卻熱衷政治③,他的態度頗能代表蜀地部分士大夫的觀點。蜀中知識精英在流言面前,既不像民眾那樣“傳聞其事”,也不像朝廷那樣“預為之防”,而是用理性的分析為本地政治爭取較好的前景。在流言面前,各方呈現出不同的面相,恰與各自的身份和地位息息相關。

三 以靜鎮之:甲午大恐慌的突發與平息

盡管皇祐五年的朝廷在緊張布置各種預防蜀亂的措施,不過事實上當年四川局勢依然平穩,甚至因擔心甲午再亂而被派去視察蜀中鹽井的燕度,在入蜀后經過自己的觀察,自信地向仁宗保證“今甲午必無事”[1]4228。事實上,四川是在平靜中迎來了傳說中“蜀且有變”的甲午年(1054)。甲午年上半年,局勢依然平靜,如張俞所說“自春抵夏,未嘗有毫發驚”,不過因甲午歲兇而形成的緊張和焦慮氣氛仍未消除,“無知民傳聞其事,鼓為訛語,喧譊震驚,萬口一舌,咸曰歲次于某,則方隅有不幸”[6]459。盡管氣氛緊張,然而上半年四川卻仍然維持著安定局面,朝野擔心的“內亂”并未發生。七月,朝廷發布調程戡回朝為參知政事的命令,程勘因此得以入了二府,作了執政[1]4264。仁宗兌現了當初給程戡的許愿,看來朝廷認為他的任務順利完成了。

然而,就在程戡離任前后,四川的局勢突然發生戲劇性的變化。大約在七月間,邊關傳來儂智高欲借大理兵寇蜀的消息,在突如其來的外患威脅面前,蜀人特別是成都民眾情緒急劇失控。甲午再亂說與儂智高入寇說結合起來,甲午再亂的陰影由先前對內亂的焦慮變成了對外患的恐懼,迅速形成類似“大眾歇斯底里”的大恐慌[11]603。儂智高去向模糊,而且極具攻擊性。如果傳聞屬實,危險就迫在眉捷,民眾的恐懼就會失控。對此,張俞以親歷者述說道:

秋七月,蠻中酋長以智高事聞于黎,轉而聞之益,云南疑若少動,歲兇之說又從而沸焉。縉紳從而信之焉,西南一隅,朝庭重憂之矣。[6]459

其實,程戡入蜀前,儂智高事件就已經開始了。皇祐四年(1052)四月,割據廣源州的儂智高起兵反宋,五月攻占邕州(治今南寧),并迅速攻下廣西八州,東圍廣州,其后宋廷派狄青率軍南下平亂,于皇祐五年(1053)正月擊潰儂智高主力,收復邕州,儂智高率殘部西逃[3]14217。儂智高西逃后,一度銷聲匿跡,直到一年多后宋廷才得到他進入大理的消息。至和元年(1054)六月,黎州(治今漢源)上報儂智高“自廣源州遁入云南”,此時朝庭已隱約感到威脅,于是開始在邊境作一些預備工作[1]4263。然后這一消息很快從邊關傳到內地,儂智高欲入蜀似乎正好印證了甲午再亂的預言,蜀地特別是成都居民立即陷入焦慮與恐慌之中,蘇洵說當時,“邊軍夜呼,野無居人,妖言流聞,京師震驚”[10]354。

而此時,程戡正好被召還朝升任參知政事,隨后仁宗任命知開封府呂公弼出知益州,但呂氏固辭,仁宗只好收回成命,重新以知滑州張方平知益州。張氏起初也不愿意,在仁宗安慰下才同意赴任,但這樣一來二去,就耽誤了時間,張方平直到十一月才抵達益州[1]4267。而正是這段時間,恐慌迅速達到高潮。由于益州知州不在,朝廷暫時下令益州路轉運使高良夫“攝守事”,但高良夫面對流言表現得相當驚恐,且高調地倉促備戰,“良夫聞之大驚,移兵屯邊郡,益調額外弓手,發民筑城,日夜不得休息”[1]4306。作為地方當局的代表,高良夫的舉動不排除其借機引起朝廷重視,從而在中央爭取更多資源的意圖,然而這一處置加劇了局勢的緊張,“蜀人久不見兵革,懼甚,洶洶待亂”[12]97,最終導致整個社會情緒完全失控,“民大驚擾,爭遷居城中。男女婚會,不復以年,賤鬻谷帛市金銀,埋之地中”[1]4306。在恐慌期間,民間遭受重大損失。此時,不但是一般民眾,連蜀中精英(縉紳)也開始害怕起來。蘇洵對當時的局勢就頗為憂心,他上書益州通判,指出“蜀有三患,其二將形,其一既萌”,將形之二患即類似李順一樣的民變和類似王均一樣的兵變都屬內亂,而既萌的一患則是儂智高殘部欲寇蜀的傳聞,對此蘇洵擔心外患將會成為內亂的契機,“三患幸而不發則已,不幸而有一起,二者必從而興”,后果將不堪設想[6]439。

看到蜀地完全陷入恐慌引起的混亂,朝廷對成都地方當局的措置失當并未予以糾正,反而“發陜西步騎戍蜀,兵仗絡繹,相望于道”[1]4306。為此朝廷還下詔獎勵搬運兵器入蜀的陜西遞鋪卒,“詔陜西轉運司:自永興軍至益州遞鋪卒,方冬苦寒,挽運軍器不息,其各賜緡錢有差”[1]4292,致使事態繼續惡化。十一月初,朝廷發現局勢不妙,御史中丞孫抃上奏要求朝廷給新到成都上任的張方平打招呼,讓他“先事經制,以安蜀人”[1]4290。因此,張方平在入蜀途中就初步確定了平息流言的方針,經過思慮,他采用了與先前倉促備戰完全相反的作法,即“以靜鎮之”。他對仁宗說:“南詔去蜀二千余里,道險不通,其間皆雜種,不相役屬,安能舉大兵以為智高寇我哉!此必妄也。臣當以靜鎮之。”[1]4306鎮靜對待各類謠言,處變不驚,臨危不懼,是平息恐慌的良方之一,這類處理方式在宋代被普遍采用[13]。

張方平的態度,與蜀中部分士人的觀察頗為一致,很可能受到了他們影響。張俞在張方平赴任成都期間,曾致書討論這一問題:

大理至南詔,南詔至益,其地相去數千里,山川險阻從而可知。然二虜雖大,皆順服之國也,朝廷亦嘗有恩以縻之,今乃舍部族之常居,附遁賊之余黨,歷險隘之遠道,以謀入寇,彼雖蠻夷,亦知其迂而不為也。竊謂蠻狄之性,好詐而貪利,邛部諸蠻,平時以馬貸我,朝廷務于懷遠,所賞必倍,彼類亦諭其意,得非仗寇之釁,矜己之忠,而徼我以惠歟?[6]460

張俞的態度很明確,不相信大理會幫助儂智高寇蜀,并分析消息很可能是“邛部諸蠻”為了自抬身價、趁亂漁利而編造出來的。邛部諸蠻,以邛部川蠻為最大,是居于今西昌一帶的烏蠻集團(今彝族的先民)的一支,由于宋朝采取疏遠大理的政策,雙方直接交流較少,邛部川蠻經常代表大理與宋朝交涉通好,是大理與宋朝雙方溝通的主要中介[14]385-386。因此,邛部川蠻在這一過程中上下其手、趁機謀利是很可能的,張俞的說法不無道理。從張方平后來的行事看,張俞的這一分析是大體為張方平所接受的。

本著以靜鎮之的方針,張方平主要采取了兩個措施,首先停止各種高調地倉促備戰準備活動,緩和民間的緊張情緒,入蜀途中,他“道遇戍卒兵仗,輒遣還”,到成都后,又“悉歸屯邊兵,散遣弓手,罷筑城之役”,接著公開辟謠,宣布儂智高寇蜀不可信,“下令邛部川曰:寇來吾自當之,妄言者斬”;同時,張方平并非一味盲目自信,而是在辟謠的同時積極追查事情的原委,迅速切斷消息的來源,“已而得邛部川譯人始為此謀者斬之,梟首境上,而配流其馀黨于湖南,西南夷大震”[1]4306。這一做法起到了很好的震懾作用,對于平息恐慌、穩定局勢起到顯著的效果。關于揭穿邛部川譯人散布的謠言以及弄清儂智高到大理后的結局,蘇轍有更詳細的記述:

公徐聞智高入蜀之報,本雅州蕃牙郎號“任判官”者所為,遂呼至成都,詰其敢虛聲動搖兩蜀情狀,將斬之以徇。任震恐伏罪,乞以舉家數十口系雅州獄,身自入蕃窮問智高虛實,逾月不至,請舉家為戮。公久之乃許。任如期至,得曉云南書,言智高至南詔復謀為亂,為南詔所殺。公乃釋任而奏其事。[12]97

通過精心的安排,張方平打探出儂智高已死,其借兵寇蜀的傳言當然不攻自破。不過,由于當時信息不暢,事實上宋朝長期以來都沒搞清楚儂智高的結局,《宋史》對此記載互異,一會兒說儂智高“其存亡莫可知也”,一會又說知邕州蕭注“募死士使入大理取智高,至則已為其國所殺,函首歸獻”,李燾在考辨時對此也發出“未知孰是”的感嘆[1]4355。但是,張方平所得到的消息,與《蕭注傳》頗符。1972年,大理出土的“白氏墓碑”也印證了上述說法,碑主白長善的祖先白和原是當年跟隨儂智高入大理的親信之一,“乃大宋皇祐四年壬辰,……降于大理……不得不誅……函其首送于知邕州事蕭□”,至于其隨從,則“不可使玉石俱焚”,他們在大理生活下來,白和原的醫術高超,子孫后代一直在大理繁衍生息[15]47。看來儂智高確實已死。

掌握了儂智高已死于大理這一重要信息,張方平以靜鎮之的處理方式就有了底氣。于是,他在第二年新年期間安排了一場充滿自信的表演,至和二年(1055)正月,“會上元觀燈,城門皆通夕不閉,蜀人遂安”[1]4306。上元觀燈釋放出來的充分自信,最終穩定了成都民眾的緊張情緒。隨后由甲午再亂之說與儂智高寇蜀之說引起的恐慌就迅速平息了。由于本次甲午年未曾出現真正的內亂和外患,蜀地甲午歲兇的觀念便漸漸淡出世人的記憶,到了下一個甲午年(1114),其時雖然已是北宋的末世,卻再無甲午再亂之類的傳聞在蜀中流行了。

從皇祐四年底到至和元年初兩年多的時間內,“甲午再亂”之說從“傳聞其事”到“喧譊震驚”,蜀地特別是成都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上至皇帝下至民眾都被卷入到這一地方政治事件中。朝廷在甲午前夕精擇大臣,預為之防;本地士人心態復雜,積極獻策。雖然預期中的內亂并未發生,但外患卻不期而遇,危機迅速出現后,局勢一度失控。最后恐慌得以平息,朝廷大員張方平與本地士人張俞的計策結合起了重要作用。流言之中,各種力量交織,朝廷、本地士人、民眾甚至緣邊蠻部在這一過程中都試圖實現各自的利益訴求,并隨著事態的演進一一展開活動。流言的興起和變化,調動了各方力量,使朝廷調整了部分酷政,改善了蜀地的政治環境,朝廷通過事件的圓滿解決,終于消除了長期以來甲午蜀地再亂的心理大患,而地方士人借此機會得以表達意見,對地方政治發揮影響。然而,單個的民眾卻是此次事件中的受害者,他們在流言高潮面前驚慌失措,損失慘重,盡管流言來自民間以宣泄不滿,但民眾始終還是各種政治博弈中的弱者。

注釋:

①“甲午再亂”為當時習語。《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75皇祐五年八月戊午條載:“言者謂蜀之城池,久廢不治,甲午再亂,不可不豫為備也。”流言,在古代主要是指言論的公開散布及傳播的過程。孔穎達解釋說:“流言者,宣布其言,使人聞之,若水流然。”見孔安國傳、孔穎達正義、黃懷信整理的《尚書正義》卷十二《金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00頁。

②關于甲午再亂,目前尚無專題的研究。據筆者所知,吳天墀先生曾在討論王小波、李順起義的民間心理影響時點到這一事件,此外黃煥光有一篇討論儂智高復出四川的問題的文章,其中也談到甲午歲兇的事情,不過都未就這一問題展開具體的論述。參見:吳天墀《水神崇奉與王小波、李順起義》,宋史學會1984年年會論文,收入《吳天墀文史存稿》,四川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78-79頁;黃煥光《關于儂智高復出四川問題考辨》,《學術論壇》1985年第7期。

③張俞為當時有名的隱逸詩人,同時又有熱烈的政治抱負,積極參與地方政治議論。參見:祝尚書《北宋西蜀隱逸詩人張俞考論》,《西華大學學報》(哲社版)2005年第1期;官性根《論張俞的治國思想》,《求索》2005年第1期。

[1](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M].北京:中華書局,2004.

[2](宋)張平.張方平集[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3](元)脫脫,等.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7.

[4]楊偉立.前蜀后蜀史[M].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

[5]胡昭曦.王小波李順起義[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6](宋)袁說友,等.成都文類[M].趙曉蘭整理.北京:中華書局,2011.

[7](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8]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第5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9]曾棗莊,劉琳.全宋文[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10](宋)蘇洵.嘉祐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1]戴維·波普諾.社會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12](宋)蘇轍.龍川別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2.

[13]方燕.宋代訛言的傳播與控制[J].甘肅社會科學,2011,(1).

[14]方鐵.西南通史[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15]段金錄.大理歷代名碑[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高清无码精品|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一区| 在线欧美日韩| 精品偷拍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福利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男女性色大片免费网站| 国产真实自在自线免费精品| 在线播放91| 中文字幕日韩丝袜一区| 成人福利视频网| 国产一级二级三级毛片|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在线免费无码视频| 综合网天天| 成年女人18毛片毛片免费|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2021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 手机永久AV在线播放| 91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 午夜欧美在线| 伦伦影院精品一区| 欲色天天综合网| 日韩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放|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手机在线看片不卡中文字幕| 国产三级视频网站| 在线日韩一区二区| 日本高清在线看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欧美性天天|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色婷婷色丁香| 国产99精品视频| 亚洲中文无码h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观看a视频| 97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91po国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无卡顿"|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91精品牛牛| 亚洲美女一区| 国产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国产精品30p| 青青青国产视频| 国产女人18水真多毛片18精品|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狠狠ⅴ日韩v欧美v天堂|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欧美第二区|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亚洲第一视频免费在线|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 国产乱子伦视频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频道| 激情亚洲天堂| 国产一级视频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 成人伊人色一区二区三区| www.日韩三级| 日韩福利在线视频| 日韩无码视频专区| 色综合中文|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777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