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蕙
(勝利油田孤東采油廠,山東東營 257237)
對做好“雙高期”老年人管理服務工作的思考
田蕙
(勝利油田孤東采油廠,山東東營 257237)
人口老齡化是人類社會面臨的挑戰,也是重大社會問題之一。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方法,應對老年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做好“雙高期”老年管理服務工作,更好地為老年人服務,是企業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通過子女盡孝、單位盡責、社會盡力,三方力量的共同作用,建立基于身體和思想兩方面雙管齊下的服務模式,完善相關制度,形成單位、子女、社會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是解決老年人管理服務工作的根本。
雙高期老年人;老年工作;社會保障
人口老齡化是人類社會面臨的挑戰,也是重大社會問題之一。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從2009年起,山東省人口老齡化將進入快速增長期。未來十年,山東每年將凈增七十二萬老年人,比全國提前五年結束人口紅利期。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方法,應對老年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做好“雙高期”老年管理服務工作,更好地為老年人服務,是我們必須充分認識、超前考慮的工作。
高齡、高發病期的老年人是老年人中的弱勢群體。據調查分析,進入“雙高期”的老年人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生活自理困難。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身體器官的老化,老年人逐漸喪失生活自理能力,而“雙高期”老年人身體更加衰弱,生活上依賴他人照料。雖然有的老年人仍能從事家務工作,但是,日常生活中一些較重的家務勞動則無法獨立完成,尤其是患病期間特別需要有人護理和照顧。
二是看病就醫不便。多數“雙高期”老年人都身患多種疾病,并以慢性病、陳年舊疾居多。由于年事已高,運動減少,體質差、抵抗力低,其看病就醫的頻率很高,由于行動受限,就診困難。
三是精神生活欠缺。進入“雙高期”的老年人,因為身體瘦弱和疾病的原因,參加社會活動的機會越來越少,人際交往的范圍越來越窄,日常生活十分單調。
一是單位能力有限。以某單位為例,雖然其一直十分重視老年工作,在資金和人員上大力支持,各三級、四級單位也按照要求開展青年志愿者服務,對患病、孤寡、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等服務。但是,作為生產單位,尤其是一線部門,不可能隨叫隨到。由于個人知識有限,不能為老年人提供專業的醫療、護理服務。
二是家庭服務困難。某單位1000余名老年人中,多數有兩名甚至兩名以上的子女,但是因為異地工作、忙于下一代等原因,在照顧父母的問題上,尤其是遇到重病陪床、異地就醫的情況,無法做到及時照顧。
三是參加活動受限。某單位老年活動室、老年大學、老年文體協會為老年人提供了眾多活動機會。但是,由于老年人居住分散,想到活動室參加活動,也會因為距離太遠和身體活動受限等因素而放棄,只能在小區內、樓下散步、聊天。
老年人進入“雙高期”,處于人生最困難的階段,子女盡孝固然重要,但是能力畢竟有限,單位盡責、社會援助才是長遠之計。根據老年人的不同需求,三方共同努力,建立基于身體和思想兩方面雙管齊下的服務模式,完善相關制度,形成單位、子女、社會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
(一)強化主角—子女盡孝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和萬事興”,老年人退休后,家庭成為主要的活動場所,和睦的家庭、相處融洽的家人在精神生活、心理調節等方面帶給老年人的作用是無法替代的。
一是強化教育。要對企業職工進行法制和道德教育,從社會倫理和法律法規的角度出發,使職工明白照料父母是不可推卸的義務和責任,并通過建立監督、獎罰機制等手段,在企業內部形成“爭當孝順好兒女”的氛圍。
二是知識引導。《弟子規》中說:“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但是,雖然很多子女有心盡力卻無從下手。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大相關知識的宣傳,引導廣大職工學習如何照顧老年人,照料父母首先要眼要到,細心觀察父母需要什么;其次手要到,對父母的需要手勤較快地完成;最后是心要到,對照顧父母真心實意,發自內心。
三是專業培訓。針對“雙高期”老年人多發、易發的疾病,開展護理知識講座,設立長期的咨詢平臺,培養子女掌握家中老人的飲食起居、健康鍛煉和急病搶救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使他們成為老年人的家庭護理員,確保老年人能得到日常、專業、溫馨的護理。
(二)立足本職—單位盡責
做好離退休、退養老年人的服務管理工作是企業的一項重要任務,是老年管理中心的本職工作,企業應一如既往、盡職盡責地做好“雙高期”老年人的服務管理工作。
一是按政策落實好“兩項待遇”。多年來,企業始終堅持對老年工作“高看一眼、厚待一層”的原則,按時、足額發放相關費用。每年的春節、老人節,企業都到老年人家中送去“節日慰問金”;制定老年人慰問制度,由企業出資對患病的老年人進行探望。
二是按規定建設好老年黨組織。以某單位為例,有老年黨員500余名,設立黨支部20個,每月定期開展形勢任務教育,帶領老年人學習時事熱點、重要講話,但是異地居住、活動不便的老年人幾乎不能參加。為此,企業采取了上門送資料,異地寄送資料、電話聯系等方式,確保學習覆蓋全員。
三是按要求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建立健全老年體協、文藝團體等組織,完善活動場所,豐富活動設施設備,依托活動室、老年大學、各類老年組織和陣地,引導和組織老年人參加力所能及的個人喜愛項目,確保其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四是按需要加強單位與老年人的聯系。建立“青年志愿者幫扶機制”、領導與老年人“結對子”聯系制度。在堅持每月上門走訪,幫助老年人做家務、送教育材料的同時,對老年人生病住院、家中遇到特殊困難時,及時對其關懷。
(三)面向社會—社區盡力
老年人進入“雙高期”后,從物質到精神的多層次需求,家庭和企業的力量遠遠不能滿足,必須由社會統籌來解決。當企業和子女不能向老年人提供及時關心和照料時,可以通過社區正規服務、志愿者及社會機構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支持和幫助。
一要建立方便快捷的生活服務體系。“雙高期”老年人因活動受限,其生活范圍相對較小,很多家務勞動不能獨立完成。通過設立以小區為單位的服務隊,預約上門為老年人代購物品、代辦事務、陪同老年人出門等家政服務;通過在小區內設立菜攤,增加副食點數量,開設電話送菜、送副食服務來解決老年人不便出門的問題,使老年人能夠“小事不出門,大事有人幫”。
二要建立專業可信的醫療服務體系。要充分發揮社區醫療服務站的作用,結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開展“簽約家庭醫生”,即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根據轄區居民實際戶數設置服務團隊,一個團隊由全科醫生、社區護士、防保人員3人組成。老年人自愿簽約,選擇服務團隊,以簽約服務的形式,為老年人提供安全、有效、連續、可及的特色健康服務。為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提供上門送藥、健康咨詢和指導服務;定期為老年人提供健康監測、飲食指導、運動指導等健康管理服務。
三要建立喜聞樂見的文體娛樂體系。“雙高期”老年人雖然身體活動受限,但是仍然有參加文體活動的愿望,一些老年人由于距離活動室較遠而放棄。要建立以小區內活動場所為陣地,以小區居民為主體,由社區牽頭,就近開展小型、常態的適合老年人的文體娛樂活動體系。用健康有益、積極向上的文化活動吸引小區老年人從家里走出來,改善其“吃飯—睡覺,睡覺—吃飯”的單調生活模式。同時,聯合各企業的老年資源,打破原有的“各自為戰”模式,讓老年人能夠就近、自愿、量力而為地參加有益身心的文體活動。
(責任編輯:趙揚)
C913.6
A
1008—6153(2013)01—0113—02
2012-11-04
田蕙(1979-),女,山東惠民人,勝利油田孤東采油廠老年管理中心宣傳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