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曉紅
(中石化管道儲運公司聊城輸油處,山東 聊城 252000)
建立健全企業反腐機制是防治企業腐敗的關鍵
武曉紅
(中石化管道儲運公司聊城輸油處,山東 聊城 252000)
建立健全企業長效反腐機制是防治企業腐敗的根本。當前根本的是要加強思想體系建設、組織紀律建設、科學決策機制建設和監督機制建設。通過建立健全有效的反腐機制,將權力運行置于公眾的約束之下,將管理人員的行為置于群眾的監督之下,使權力運行更加公正平穩,使管理人員的行為更加清正廉潔。
企業反腐機制;清正廉潔;民主決策;監督機制
隨著國有企業的市場化改革,國有企業在運行機制、經營模式、管理體制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推動了國企的新一輪發展,但同時也帶來了企業行政監督不力的各種問題,導致近年來不斷有國企負責人因貪污腐敗落馬。企業反腐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要建立健全一套長期有效的反腐體制,依托良好的體制推動反腐工作的圓滿完成,推動企業的長遠發展。
一是要堅持對干部進行黨性教育。在企業里,絕大多數干部都是黨員,他們既是中國共產黨的一份子,也是企業工作中的骨干。正是因為具有這種雙重的身份,黨員干部更要時刻牢記中國共產黨的本質屬性。黨員干部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方針,時刻保持黨員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反對腐敗墮落。在面對的利益的誘惑時,要牢牢依靠黨性來抵制腐敗滋生。在企業中,可以采取召開黨員大會的形式來對黨員干部進行黨性教育,時刻保持黨員干部的先進性。
二是要堅持對干部進行廉正教育。廉潔政治的核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本質是為人民行使手中的權利,杜絕以權謀私。要實現干部清正廉潔,保證干部自覺做到廉正奉公、不謀私利,堅決反對腐敗和奢侈浪費,努力建成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堅持對干部進行廉正教育,有利于保持干部們的廉正思想和艱苦奮斗的精神,避免公權私用。
三是要堅持對干部進行法制教育。依法治國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對干部們進行法制教育,可以使他們懂法、知法因而畏法,使他們不敢以身犯法。在企業中,可以定期開法律研討會,邀請知名法律人士前來演講,用實際中的反面典型來教育干部,起到警示作用。
一是明確組織紀律。如果沒有嚴明的組織紀律,企業就會成為一盤散沙。各級工作人員難以統一思想行動,必定滋生腐敗。因此,明確組織紀律是規范企業人員行為的基礎。只有組織紀律明確了,團體員工才能行而有據,才能杜絕“鉆空子”的現象。在組織紀律中嚴明禁止貪污腐敗,是打擊貪腐的紀律保證,是反腐在紀律上邁出的第一步。
二是加強紀律學習。要高度重視員工對組織紀律的學習問題,要將全體員工特別是領導干部的紀律教育列為一項重要任務,將教育制度化。要讓企業員工真正理解組織紀律,將遵守紀律的意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強用紀律約束自身行為的自覺性。要堅持正面教育與反面教育相結合、經常性教育與集中教育相結合,增強紀律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把紀律的各項規定轉化為自己的行為規范。
三是嚴格執行紀律。紀律的效用取決于紀律的執行力。嚴格執行紀律既是加強紀律建設的基本要求,也是維護紀律神圣不可侵犯的保證。對于紀律的執行,要從嚴從重,可以在企業設立紀律監督委員會,專門負責監督組織紀律的執行,并對違紀人員進行教育、改正、處罰。反腐不僅要依靠干部自己嚴于律己遵守紀律,更要依靠制度來保證紀律的落實。在紀律的實施過程中,要嚴格遵循“紀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則,堅決反對特權階層,反對一切違反紀律、破壞紀律的行為。全體人員要統一思想,自覺主動的維護紀律的權威性。
腐敗是領導人員濫用手中的權力導致的。權力的過度集中必然導致權利的濫用,進而滋生腐敗,因此建立健全科學決策機制是預防腐敗、懲治腐敗的必然要求。
一是堅持集體領導。當前,企業實行的是單一領導機制,即所謂的“一把手”負責制。這樣的行政機制嚴重影響了權力的均衡使用,容易出現決策失誤。加上絕對的權力不受任何限制,必然導致腐敗橫行。因此,建立健全權力制衡機制分散決策權力是很有必要的。相對于單一領導制,集體領導可以有效地分散過度集中的權力、優化權力結構,確保權力的規范行使。在集體領導制下,各部分依靠科學管理,合理的劃分權力設置,各負其責且相互配合,真正實現權力的正確高效行使。同時,在行使權力工程中互相監督,也能夠有效防治腐敗問題。
二是堅持民主決策。在實現集體領導制后,民主決策是決策的唯一正確方式。企業不是“一言堂”,各級領導班子應在民主集中制的原則下,集體討論共商大事。必須嚴格遵守決策規則,全方面多方面地聽取不同建議,最終以表決方式確定決議。民主決策是集體領導制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領導水平的必然途徑,是實現科學決策的必然結果。同時,民主決策可以有效防止某些領導以權謀私,杜絕任何形式的腐敗。
三是堅持權責統一。權力和責任是一對不可分割的統一體,領導在行使權力的同時,必須考慮到行使權力所帶來的后果,承擔與之相應的責任。實現權責統一的方法是建立行政問責制,通過問責的形式,解決一些領導者行政不作為、行政亂作為以及腐敗墮落問題,切實加強對企業管理人員的監管,推動管理者依法盡責地行使手中的權力。問責制的實行形式可以是召開員工大會時對領導人員的問責,也可以在企業里設置專門的問責部門,負責接受群眾舉報來問責行政領導。
防治腐敗不外乎“防”與“治”?!爸巍笔歉瘮栴}出現后以法律形式嚴懲,絕不手軟含糊;“防”則既要通過教育警示使領導人員不想專權瀆職,又要通過合理分權使他們不能以權謀私,更要建立健全監督機制,使他們不敢貪污腐敗。建立健全監督機制是反腐機制中重要的一點,是反腐的關鍵。
一是黨內監督。企業領導人員絕大多數具有黨員和管理人員的雙重身份,因此,自身就要受到黨和企業的雙重監督。在企業行政結構中,加強黨員內部監督是反腐的一項重要手段。通過黨委組織對黨員的監督,黨員與黨員之間的監督來確保企業管理人員的清正廉潔,永葆共產黨員本身。而黨內監督的形式可以是黨內廉正考評、行政述廉等多種方式,真正推動黨內監督的有效實施。
二是群眾監督。群眾是日常工作的參與者,是企業發展最基本的推動者,也是腐敗問題最嚴重的受害者,所以防治腐敗要以群眾為根基,發動群眾反腐是最為有效的。群眾監督最難實行的一點,是企業領導放不下以往高高在上的架子,總是站在群眾的對立面,難以融入到群眾中去。因此,要充分發揮員工大會的積極作用,使管理人員定期向員工述職,自覺接受員工監督。
三是監察部門監督。企業反腐不僅需要領導人員自身廉潔與群眾日常監督,還需要設立監察部門,專門負責監督管理人員的工作行為。企業的監察部門要切實發揮好監督檢查、懲辦查處的作用,主動參與企業的日常活動,增強監督的范圍與力度,切實加大監督職能的實施。監察部門要設立群眾舉報機制,專門負責接收群眾監督舉報,并對舉報進行審核與查辦,加大對腐敗人員的監督處理力度,真正發揮自身監督作用。
四是輿論監督。輿論監督向來是監督體制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而近年來新興媒體的發展更是將輿論監督推向了反腐的第一線。在企業中,利用輿論反腐也是必須的手段之一,可以在企業中設立文化專欄,宣傳反腐倡廉建設。也可以將領導人員選撥、工資發放、福利津貼等問題透明化,置于群眾監督之下,讓群眾發表自己的意見。此外,要重視媒體網絡對反腐的作用,真正做到反腐無死角。
(責任編輯:王友才)
D262.6
A
1008—6153(2013)03—0073—02
2013-04-18
武曉紅(1968-),女,山東陽谷人,大學學歷,中石化管道儲運公司聊城輸油處行政管理站黨支部書記,助理經濟師。